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73章 总算不是鸭蛋了 (第1/3页)
第873章总算不是鸭蛋了 知了!知了!知了…… 树上的蝉鸣不绝于耳,太阳晒得人黏黏答答的。 李建昆在办公室有点坐不住,叼着根来到行政楼楼底下。 他的办公室目前还在最老的华电工厂里,产业园内新落成一幢七层高的办公大楼,里面倒也给他预备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不过暂时没搬。 主要习惯了。 他向来是个比较恋旧的人。 “姜洪!” 在楼底屋檐下,刚好看见现在产业园两个电子厂的总厂长姜洪,李建昆招手把他唤过来。 “咋了老大?”姜洪屁颠屁颠凑上前。 晶圆。 李建昆感慨,世风日下,小纯纯也变得不那么纯了…… 后排稍微好点。 李建昆把保障这对祖孙俩吃穿用度的任务,直接交给了华电工厂的财务经理小纯纯,一个宗旨:要啥买啥,缺啥补啥。 特区的商场实在太好逛了,里面各种进口商品,许多都是内地没有的,让人眼花缭乱,看见啥她都想要。 她用小手扇着红润透汗的脸。 她所精通的学问,每一项都与芯片息息相关。 不待李建昆开口,姜静纯眨眨眼说:“你别跟她说多少钱不就行了。” 从后排下来一个麻花辫姑娘,手里拎着大包小包。 姜洪看出他所想:“林老太太身子骨还挺健朗的呢。” “去新厂那边没有?” “走小珍,喝点茶,晚点再回去,渴死了。”姜静纯上前替她拎了些东西,俩姑娘一起钻进财务部的办公室。 对于芯片业,对于李建昆来说,这位老奶奶堪称一宝藏女人。 林兰瑛女士被誉为我国的半导体之母,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造诣,无需赘述。 毕竟祖孙俩过来,仅带了一只藤条箱。 嘟!嘟! 一辆蓝鸟轿车从厂门方向驶过来。 “小珍姑娘。”李建昆笑着招呼。 李建昆眯起眼睛,瞅了眼犹如白炽的天空,眉宇间有些担忧。 “你要照顾好奶奶嘛,必须要用的东西,怎么能缺呢。” 汽车在行政楼楼底下停稳,开车的姜静纯火急火燎跳下,一件白色束腰连衣裙不少地方都汗湿了。 而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躯体。 他注意到,小珍姑娘手上买的东西,给自己的其实并不多,主要还是给她奶奶买的。 “太太太太热了!” 自从研究院的陈工提出,邀请林兰瑛女士过来指导一下,李建昆后知后觉意识到,当下找遍全国,恐怕都找不出在芯片领域,比这位奶奶更厉害的大拿了。 而但凡她的眼睛停留五秒以上的商品,姜jiejie会立马买下来塞进袋子。 新电子厂目前主要也在生产BB机,旁边还有一座工厂,正在计划上线一个新项目,或者说一种材料的制造―― 工厂里大部分区域是没有空调的,上万平方的开阔场地,即使装上一排这年头的窗式空调也不顶用。 前世老人家似乎辞世于八十几岁,其实也没多少年了。 “对! 这样的烈阳天,汽车空调也不顶用。 见姜洪点头,李建昆又问:“林先生呢,撞见没?” 也是贵得离谱。 问题是,不仅是华电公司,我们整个国家,在芯片领域的人才实在太匮乏了。 “毕竟六十七岁了。”李建昆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想获得这位老奶奶的全力帮助,又担心老人家的身体。 姑娘叫小珍,林兰瑛的亲孙女。 只是今天这样逛两个小时,花了三百多块。 同时许多人并不知道,除了物理学家的身份外,她还是位光学专家、数字家、微电子专家…… “还在隔壁厂里呢。”姜洪回道。 比如老年高钙奶粉。 李建昆在一颗移栽过来的老樟树下,和姜洪聊了会儿工作。 小珍吐吐舌尖:“奶奶估计又要骂我。” 不多时,小珍姑娘从办公室出来,说要回华电宾馆。 附近不远,走路过去不超过五分钟。 特区的招待所资源非常紧张,在设计华电产业园之初,李建昆已经考虑到往后港城公司来人,以及外来专家技术交流等问题,所以规划建造了一座内部宾馆。 年后刚装修好投入使用。 “我送你去吧,刚好我也要出去。” 李建昆开上大奔,载着小珍姑娘,龟速驶离厂区,目的是为了和她多搭几句话。 “小珍姑娘,有对象吗?” 后排,姑娘脸颊绯红,偷瞄一眼他的后脑勺,摇摇头,轻声说:“没哩……” “我们产业园里有不少年轻才俊啊。”李建昆通过后视镜看她一眼。 姑娘赶忙低下头,让人看不见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李建昆倒不是想转职做红娘,主要……他仍然不确定能不能留下林兰瑛。 看得出来,老太太很疼爱这个孙女。 …… …… 把小珍姑娘送到九层高的华电宾馆后,李建昆驱车右拐。 大奔行驶在整洁的柏油路上,路旁有特区的铁血建设者们,正顶着炎炎烈日,做绿化建设。 华电芯片产业园,已成气派。 占地一千亩的园区内,散布着数十座建筑,以柏油路面相连,再以景观和绿植环绕。 这样的大型工程,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工。 然而,这就是特区速度。 大奔靠近一座规模不小的厂房,外面有几辆解放车正在卸沙,厂房已经建好,这些沙倒不是用以建筑。 而是这座工厂的生产原材料。 晶圆,这种十分高端的半导体材料,其原材料是硅,需要从常见的沙子中提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