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齐宋和谈】 (第2/2页)
br> 早已搭建好的高台,彩带飘扬。 两国派遣的侍女,正在做最后的布置。 今日天气不错,虽艳阳高照,却有阵阵清风,带走了几分暑气。 临近正午,数辆马车从官道两侧驶来。 距离高台三百步时,吴玠叮嘱道:“你等在这里守着!” 让麾下将士留守此地后,他亲自护送常玉坤与史文辉走向议和台。 另一边,刘光世同样让麾下将士停在三百步外。 看着对面须发皆白的宗泽,常玉坤拱手笑道:“汝霖兄,神交已久,今日终于得见了。” 宗泽语气感慨:“博琼兄如今也算得偿所愿了。” 他二人年岁差了二十来岁,虽未见过面,却是忘年之交,先前一直有书信来往。 之所以惺惺相惜,只因二人境遇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因得罪权臣,受到打压,致使仕途坎坷。 不过常玉坤得罪的是蔡京,宗泽得罪的则是吴处厚。 两人都在知县的位置上,蹉跎了近二十年,而今却又同时身居高位,只不过各为其主。 人生的际遇,当真是神奇。 秦桧倒是没想到和谈的两位主使竟还是好友,这让他心头大喜。 如今一来,接下来的和谈应当会轻松许多。 然而,待到双方落座后,常玉坤立刻换了一副脸色。 先前还笑容满面,转瞬之间便变得咄咄逼人:“宋国需对我齐国纳贡称臣,不得再称皇帝,当改为江南国主,接受我国陛下的册封!” 宗泽也不留情面,驳斥道:“贵国不过才占据四省十路之地,焉敢以上国自居?我大宋乃中华正统,不论疆土还是人口,都远超齐国,带甲之士百万,理当齐国称臣!”
常玉坤冷笑一声:“既然谈不拢,那就继续打!本官倒要看一看,宋国的城墙,能否挡住我青州军的兵锋!” 宗泽针锋相对道:“襄阳、扬州之战,距今不过才短短月余,常舍人不会忘了罢?” “襄阳、扬州之战,皆因我军主力未至。” “大可再试一试。” 秦桧听得心惊rou跳,他没想到宗泽会如此刚烈。 他虽看不起韩桢泥腿子出身,可从没小看过青州军。 大宋两次北伐失利,被辽国打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辽国又被更凶猛的金人所灭,然而不可一世的金人,转头就被韩桢按在地上一顿暴揍。 这番对比下来,宋军如何是齐军的对手。 此时此刻,秦桧心头焦急万分,面上却笑道:“两位消消火,莫要伤了和气。” 史文辉也做起了和事佬:“和谈和谈,在于一个谈字。” “对对对,史参军所言有理。” 秦桧赶忙点头附和。 常玉坤与宗泽借坡下驴,顺势找了个台阶下。 端起茶抿了一口,宗泽沉声道:“纳贡称臣休要再提,且不说其他,贵国皇后乃是我国帝姬,让我大宋陛下向女儿称臣,岂不是倒反天罡,视纲常为无物?” 常玉坤好整以暇道:“宋国皇帝可禅位。” 反正赵佶已经禅位过一次了,也不在乎再禅位一次。 “……” 这句话让宗泽语塞。 待回过神,他语气坚决道:“不可能!” 纳贡称臣,他是绝对不可能答应,这关乎大宋的脸面。 若真答应了,他宗泽的名字将遗臭万年,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见气氛有些僵,史文辉知道纳贡称臣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开口道:“既然如此,可效仿檀渊之盟,结为兄弟之邦。” “我大宋为兄!” 宗泽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抢先说道。 史文辉摇摇头:“不妥,兄者长也,宋国孱弱,岂能为兄乎?” 宗泽一步不让:“我宋国必须为兄!” “那就没有谈的必要了,继续打!” 常玉坤说罢,拂袖离去。 “常舍人,常舍人……” 秦桧顿时慌了,也顾不得礼仪了,赶忙起身劝阻。 他到底年轻,为官时间尚短。 “告辞!” 史文辉朝两人拱拱手,也跟着起身离去。 就这样,齐宋两国的第一次和谈,以不欢而散结束。 …… 回到邵伯镇的路上。 马车里,秦桧阴沉着脸,语气责怪道:“宗尚书太过强硬,如今可好,若和谈失败,刀兵再起,陛下定会怪罪。” 宗泽反问道:“难不成让陛下对韩桢那小儿称兄?” “这……” 秦桧语气一滞,而后反驳道:“那也不该闹的如此僵,两国和谈,自当雅量,坐下来慢慢谈才是正途。” 宗泽沉默了片刻,说道:“此事你我做不得主,还需上奏陛下。” “嗯。” 秦桧点点头。 回到邵伯镇后,两人当即联名写了一封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金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