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开盲盒还得是詹森  (第2/2页)
r>    从上面记载的日期看,这个账本记载的八九十年代的一些账目。    距今有着三十年以上的历史。    估计,早已经失去时效性。    咦!    丁长生随手翻着,突然在账本的夹缝里记载着一些数字。    仔细研究了一会,丁长生发现,这些数字应该是几个银行账户的密码。    而账户则记录在账本的最末页。    这也就说得过去了,一本已经失去时效性的账本,还会被阮维兴当成是珍宝。    丁长生开始认真起来,慢慢翻看着账本的内容,寻找着线索。    丁长生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大约是一个月的时间,阮维兴就会往这些神秘账户存一笔钱。    每次从五千美元到三万美元不等。    这个时间间隔持续了足足五年。    后面还有没有往里面存钱,丁长生不知道,因为这个账本记录的时间跨度就是五年。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之前,以及这个时间段之后,都有可能往这些账户里存钱。    可惜,看完整个账本,丁长生也没有找到,这几个账户是那个银行的,又或者是那些银行的。
    所以,他空有账号和密码也取不出钱来。    丁长生之所以知道是往这些账户里存钱,是因为账本上明确记录着,某年某月某日7923账户存款5000$。    某年某月某日2355账户存款25000$。    这个和银行的短信很像,和末页上的数字一对照,就知道这几个数字对应的是那个账户。    至于密码,丁长生就有些无能为力了,他也没办法把夹缝里那些密码和账户对应起来。    丁长生有些失望的收起账本。    目前来说,这个账本对他来说,连根鸡肋都算不上。    只能算是望梅止渴吧。    最后一个盲盒。    光团没入系统空间,丁长生心中一喜,果然还得是看詹森的。    詹森的珍宝是一只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看底款是“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款。    丁长生拿着手机查了一会,咧嘴笑了起来。    今天的一个小目标的任务完成。    放下手机,丁长生舒服的躺在沙发上发起呆。    真想和校长他爹聊一聊,这一个亿的小目标简直不要太简单。    这样怎么能激励年轻人,应该把目标定的高一点,比如十个亿的小目标。    目标太小了,连校长想要败家都没有动力,更不要说创业。    YY了一会之后,丁长生才拿起手机,开始刷短视频。    这时才发现,微信有好几条未读信息。    打开一看,是国内几个同学发过来的合同还有微信消息。    丁长生发了七八个合同邀请。    最后签约发回来的只有三个,分别是:林朝生、文孝明和石磊三个人。    三个人都是丁长生的本科和研究生同学。    不用意外,丁长生他们考的本来就是本硕连读。    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是本科和研究生同学。    那些没有接受的,基本上都回了信息,借口要么是找到工作了,对工作还比较满意;要么就是家里不同意出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