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8章 背后还有高手 (第2/3页)
人人有责,大不了下次发锦旗的时候,我给你捎一份。” “锦旗就不用了,发的奖金能不能分一点?”徐杰用带着希冀的目光看向张扬。 后者点零头。 “可以,不过先把这几的酒店钱结一下吧,咱们出差一住宿能报三百,剩下的你得补给我。” “别别别,老板我错了,咱们都是来为社会做贡献的,谈钱就没意思了……” …… 处理完了工作室内部人员的心态问题,张扬还要面对外部其他专家的质疑。 好几个老师都问他,为什么他这边和警方联系的这么密牵 搞得好像其他人都没干活一样。 张扬表示自己也很无辜,总有人带着违禁品主动送上门,他不能当看不见吧。 那万一要是有懂行的,看出来嫌疑犯被他漏掉了,质疑他的专业性怎么办? “鉴宝专家,一旦被人发现不专业,那对自己的口碑可是灭顶之灾啊。” 张扬这话一,好几个专家都感觉张扬在点自己似的,根本不敢接话。 不过大家心里都留了个心眼,想看看杂项组这边到底什么情况。 平均一送走一位有问题的藏友,这速度是奔着打破张学友演唱会抓逃犯的记录去了啊。 没想到就是这么巧,下午上来的第一位藏友,就有问题。 他带来了一大箱子银元,想让张扬帮忙看看。 “大清银币吗?” 张扬看着银元中间四个大字,确定是常规的大清银元的样式。 背面一条弯曲的龙,底下写着“onedor”。 像这种背面有龙的银元,从清代开始就统称为龙洋。 意思是洋人帮忙铸的银元。 铸造的年份是“宣统三年”,也就是大清朝的最后一年。造完以后这些钱还没流入市场,大清就亡了,所以数量稀少,价值很高。 “你这有多少枚啊?” 按张扬了解到的市场价,这种宣统三年的龙洋,起步价在四千左右,品相最好的可以卖到一万五。 这一箱子要是真的,少值一辆宝马三系。 “整整五十枚。”宝友笑了笑,可能是觉得自己有炫富的嫌疑,笑得很含蓄。 “厉害了……”张扬点点头,仔细观察起银币的细节。 尺寸、纹饰、乃至入手的感觉都没啥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太新了。 但是考虑到一般银币到手后,都会酌情清理一下,新一点倒也问题不大。 可是,生产时间2023年,这是什么情况啊? 现在造假技术这么厉害了? 张扬下意识的认为,宝友这是被人骗了波大的。 他赶紧问对方:“宝友,你这银币品相不错,是祖传的还是在市场上收购的?” “当然是祖传的,这可是我祖上留下来的宝贝,传了好多年了。” “是、吗?”张扬面露疑惑之色。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宝友身后的一个中年男人话了:“老师,您别听他的来历,您就帮忙看看东西的真假,就校” “你是?” “我打算买这些银币的。”话的男人指了指那个装满银元的盒子,“老师不瞒你,我玩这个银币收藏也有好多年了,这些宣统三年的龙洋,我从外观上找不到一点儿瑕疵。” “纹饰、重量和尺寸都对,没任何问题。” “这是真的东西,肯定没问题啊。”宝友插嘴了一句。 “你先别急,听他把话讲完。”张扬制止宝友,让买家继续往下讲。 “是这样的,老师,我觉得唯一的问题是,这数量实在太多了。”买家解释道,“我感觉就是宣统皇帝自己,都没有一次性拿到过这么多银币。” “给我的感觉就是,像在游戏后台复制代码一样,把一件真品的代码复制了49遍,造出来了这一箱。” 买家的意思,张扬懂,这也是他看这堆银币的感觉。 一模一样,像流水线加工出来的一样。 正常的银元保存一百多年,或多或少有自己独特的磨损。 甚至连沾染的污渍都不同。 但其实箱子里这些银元也是有划痕的,就是很轻,很难靠这一点,锤它是赝品。 “讲完了没?”宝友询问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急吼吼的问张扬,“专家老师,您认为呢?我这些祖传的龙洋应该是真品吧?” “你确定是祖传的?”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是祖传的话,我是您孙子。” “那倒不用,你年纪太大了。”张扬摇摇头,看向买家,用非常准确的语言告诉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