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大明版Made In China,碎叶,大明的碎叶! (第6/6页)
了详细规划,王越负责准噶尔盆地,杨信负责塔里木盆地,范广负责亦力把里往西。 成为汉人,他们就会和汉人一样,分到房屋、土地、农具等必需品。 然而,西域实行军管。 并不通行内地法律,一切以本地区内部具体情形为准。 对待汉人,搞地区建设就是雇佣制,这些被释放的奴隶,就能和明人一样赚取工钱了。 在工地上,他们还是二等人,他们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自卑,因为和明人不一样,明人立刻就能分辨出他们来,甚至欺负他们。 他们也不想工作,朝廷发了东西,却不发钱,想糊口就得自己赚钱。 阿尔泰山以北的,准噶尔部。 一个冬天,冻死了十二万人! 阿失就像是发疯的公牛,天气刚解冻,就率领骑兵攻打西域,王越不急不缓,见招拆招,打得阿失没脾气。 军队杀进来也没办法,看跑的够不够快了。 王越对这等小节不看重,被屠城就屠城了,战争中都是在所难免的。 他收到密旨,告诉他,入冬前,他就要调去南方,去拿下两缅。 王越知道,晋升国公的机会来了。 他给皇帝回信,意思是郭登能接替他的职位,建议陈韶担任郭登的副将。 这是送功劳给皇帝的心腹。 陈韶最倒霉,干了这么多年,一场大仗没打,虽然晋了侯爵,却是皇帝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赐的,不是靠战争打出来的。 郭登是皇帝的姐夫,回京后,和公主生了两个儿子,晋升国公指日可待。 王越认为,准噶尔部是狐假虎威,阿失已经有退兵的意思了,毕竟范广把帖木儿汗国拦腰斩断,已经让所有人看到帖木儿汗国的软弱了,崩溃就在眼前。 满速儿已经占据咸海边上,大有复兴之势。 准噶尔部若往西开拓,很快就能恢复元气,还能建立一个哈萨克汗国。 金帐汗国也维持不下去了,这里面全是机会啊。 王越却只能叹息,看着巨大的肥rou,却吃不进去,大明的战线到巴尔喀什湖,已经是极限了。 主要原因是气候问题,全是沙漠,没有补给地,从内地运粮食又太难了。 若非大明采用蒙古人的打法,根本就打不了这么远。 也得益于大明恐怖的财力,皇帝愿意在这荒凉之地,投入亿万块钱,完全看不出回报的投入。 以大明的体量,古代战争的距离问题,巴尔喀什湖是开拓的最远地方了。 大明无力进行西征了,哪怕愿意西征,也管不过来的,只要中亚出现强权,这块地盘就会丢掉。 除非大明能改变战争模式,尤其是运输模式,否则这里就是冷兵器王朝的极限了。 哪怕皇帝想分封诸王也无法牢牢控制此地的,因为此地太荒凉,不是王霸之基,在这里也就当一个小国国王,大国崛起就会被吞并。 王越有些叹息,大明的地理环境,和大唐不一样的。 唐初是长期暖冬,乌斯贜地区都绿草茵茵了,整个西域,因为气候原因而变得极为富裕。 现在的大明,明显是寒冬,热河一年冻死牲畜多少? 漠北诸族为什么年年南侵?因为活不下去。 大明控制了草原,每年往草原里搭多少钱?其实还不如放弃草原,维持长城防御更划算。 以前中枢岁入六百万,还有存余,现在财政岁入六千万,完全不够花。 维系整个草原,花的太多了。 别看热河、宁夏汉人多,却rou眼可见的胡化,这些地方人越多,吸血越厉害。 和西域一个道理。 看似打下万里河山,其实是万里包袱,都是没用的废地。 若是不要,陕甘宁就没法安心谋发展,除非继续修长城,把胡虏挡在长城之外。 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事情,皇帝是放任民间胡化,鼓励出去抢,出去杀。 殖民思想也是这样的,那是胡化思想。 为什么汉人不愿意抢,想和平,因为汉人高人一等,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全世界喊和平呢! 而华夏,在两千年就懂和平最重要。 朱祁钰却是个怪胎,他极力推进大明胡化,脱下衣服去当野人,跟野人抢地盘抢食物吃。 然后把野人屠杀掉,鸠占鹊巢。 这样做,也可以,但世界终究有尽头的,皇帝终究会死的,太子是维持不住如此庞大的疆域的。 再大的江山,终究会崩溃,甚至越大,崩得越快。 而当年把钱花在了为藩国打江山上,等到大明衰落了,这些藩国会疯了似的吃大明的rou。 这和遍地是夷人的世界,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和平思想的精髓。 亲兄弟,在利益面前,也会翻脸不认人,成为敌人。 王越幽幽一叹,在他看来,皇帝越折腾,越消耗大明国力,去填补藩国,反过来促使藩国做大,回来撕咬大明。 一枝独秀的文明巅峰,遍地夷人。 一个遍地是文明巅峰,举世皆敌,哪个情况更好过? 这就是大明不许东南夷汉化的原因,也不许中亚诸夷汉化的原因,这叫敝扫自珍,把好东西藏起来,我不给你用,气死你。 王越越往西打,越觉得这地方贫穷落后,大明将文化播撒过来,最终还得放弃,让他们学会了汉文化,然后用汉文化对付大明。 安南不就是吗,大明养的狗,处处咬大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