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且慢行 (第2/6页)
然是平调,却属于重用。而户部虽然不在上三部之列,但是事务繁重,职官只比兵部略少而已。 关翳然担任清吏司郎中多年,户部这个位置,一般都是正四品或是从四品,因为一位户部清吏司郎中,往往兼管着三到五个州的事务,除了钱粮赋税,还会兼领一两份差事,例如漕运,大渎水利或是盐铁茶酒的关税。所以同样是清吏司郎中,职权也分轻重,户部在前任尚书马沅手上,就有两位郎中,得以额外再提一级,从三品,其中就有关翳然。 所以关翳然升迁为正三品的莒州刺史,只能说是顺势,连“破格”提拔都算不上。 再加上还是在大骊百余州里边垫底的莒州,说是明升暗降,朝廷给个刺史官帽子、去地方养老都有人相信。 很多人都有些惋惜,户部捅了这么大的篓子,尚书沐言都已经下狱了,还牵涉到了一大批当朝大员和权贵子弟,其中就有个户部右侍郎,很快就跟着沐尚书一起蹲大牢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关翳然若是能够留在户部,从三品,破格拔擢到从二品,补缺右侍郎,好像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宋云间感慨道:“毕竟现在谁会觉得户部尚书、侍郎好当?” “秉公行事,到了户部翻旧账,就等于是把沐言在内一大拨权贵,不是往死里整,就是往死里得罪。” “要说敢捣浆糊,皇帝陛下和你这个国师又都盯着,谁都不敢把自己的仕途开玩笑。” 说到这里,宋云间眼睛一亮,自认抓到了诀窍,一州刺史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实权高位,等于正式跻身了大骊疆臣行列。这就有些微妙了!难道是关翳然背后有高人指点?先从户部这个马蜂窝撤离,品秩提升也不耽误,若是三五年一调,或是等到下次察计结束,不就回到了京城? 宋云间看了眼陈平安,这位指点迷津的高人,莫非正是国师? 陈平安好像猜到了宋云间的心思,竖起大拇指。 宋云间疑惑道:“国师这是表扬,还是讥讽?” 陈平安说道:“你猜。” 宋云间说道:“讥讽?” 陈平安说道:“总算猜对一次了。” 宋云间无言以对。 陈平安说道:“在朝会上,我故意刁难关翳然,先问他何为一州大治,放在洪州这些大州是如何,放在莒州这类小州又该如何,各有哪些具体的评判标准,关翳然一一作答,显然早有腹稿。我再问他如果去了莒州,需要花费多久才能成事,需不需要五年。他说需要十年。我最后问他是不是军令状,他说是。” 宋云间错愕道:“关翳然竟然都不给自己留条退路?!” 陈平安说道:“人不狠站不稳,放之四海而皆准。” 宋云间默然。 如果有心人翻检档案,就会发现关翳然的官场履历是近乎完美的,不是说他升官有多快,而是够扎实! 自己偷摸去了边军,从最低品的随军修士做起,凭借战功,一步步做到了手握兵权的边军实权校尉,再跟随大将军苏高山一路南下,打的都是硬仗,期间曾经负责带兵驻守书简湖。之后继续带兵南下,真是辗转南北一洲战场的功勋武将,年轻一辈的翘楚。 之后转去担任大渎督造官,与那柳清风、刘洵美是同僚。而已经去世的柳清风,早就当上了陪都的尚书,刘洵美也是官运亨通,不输曹耕心和袁正定多少。唯独关翳然,升官太慢。 要知道当年所以人都理所当然以为,给个督造官,朝廷绝对是要重用关翳然,说不定很快就要有资格参加御书房小朝会。但是一直等到关老爷子去世,关翳然还只是个户部郎中。所以就算是向来跟意迟巷那帮文官老爷不对付的篪儿街将种门庭,若说讨论曹耕心,袁正定几个年轻人,多少还能挑出些毛病来,可只要是提起关翳然,都是服气的,京城官场有个公论,给他个某部侍郎当当,不过分。若说再念及关老爷子的那部功劳簿和香火情,关翳然将来杀个回马枪,替家族重新掌控吏部,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关键的,关翳然与陈国师,是有私谊的! 宋云间问道:“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国师。” 陈平安微笑道:“既然撄宁道友不耻下问了,那我就先洗耳恭听,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云间恼得就要起身。 陈平安唉了一声,“撄宁道友修心养性的功夫也太欠火候了。” 宋云间只因为此事与自身大道牵涉不浅,黑着脸说道:“按照市井的看法,只要是能够上山当神仙的人物,哪个不是聪明绝顶的天之骄子?坐在村头闲聊的乡野老翁都会建言,朝廷既然能管好山上的神仙,为何不干脆让他们去衙门里边帮忙,他们还不贪钱,多好。那位崔国师,在这件事上,办得疏漏了……” 陈平安淡然道:“至少要用一千年来还一百年的债,你说这笔买卖划算不划算。” 崔师兄曾经有过一个判断,要么就全盘照搬青冥天下的道官治国,否则一旦炼气士的人数,在官场占据的比例超过二成,国家就彻底变样了。 宋云间摇头道:“不太理解。” 陈平安笑道:“慢慢体会。” 宋云间展颜道:“也对,何必着急知晓答案,慢悠悠自行体悟便是了。” 陈平安说道:“有这份道心就对味了。” 宋云间刚想离开,容鱼快步走来这边,说道:“柳七回信了,说他近期无法从蛮荒渡口脱身,但是好友曹组会抽空走一趟宝瓶洲,拜会国师。至此七天之后登岸,进入大骊京城。由曹组与国师细心讲解柳筋境的学问。” 陈平安点头道:“回头让百花福地跟龙泉郡窑务督造署联系一下,让她们帮忙监督,于近期赶工烧造出一批官窑,我提个小建议,比如样式可以仿制花神杯,至于采纳与否,还是让花神娘娘们自己拿主意。你就跟她们直接挑明缘由,说是我们大骊朝廷送给‘柳词源’和‘曹花间’的礼物。” 容鱼会心一笑。 宋云间啧啧称奇,国师不去户部兼任个尚书当当,可惜了。 陈平安说道:“撄宁道友打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关翳然在官场要过哪一关。容鱼你帮忙解惑。” 容鱼笑道:“关翳然必须要过关老爷子这一关。” “他才真正有资格接纳关氏的香火情,将来在大骊庙堂封侯拜相,届时谁都没有异议,只觉得如此才对。需要让绝大部分官员,反而觉得关翳然是被姓氏拖累了,才会这么晚当上相爷。” “没有按部就班在户部升迁,而是去莒州再打熬个七八年的资历,如此一来,战功显着的边军武将,功在千秋的大渎督造,熟稔一国钱财运转的户部郎中,管理一州事务的地方疆臣,关翳然都做了一遍,等他回京,放眼整座大骊官场,也就没几个官员能够跟关翳然比拼履历了。到了那一刻,关翳然当什么官,怎么升迁都不为过。” 宋云间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只是随即问道:“不是十年吗?” 容鱼微笑道:“让莒州从贫瘠一举转为富庶之地,以关翳然的能耐,花不了十年光阴。” 宋云间揉了揉脸颊,难怪说天底下头等聪明人在山上修仙,二等聪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