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最大的梦想就是吃块rou(求投资,求评论)  (第2/2页)
着炕前抹眼泪的王秋菊。    她笑呵呵的走了过来:“哎呦,秋菊,你看看着怎么还哭上了,要是感觉不公平,等庄子里的老叔们过来,可以再说说嘛!”    王秋菊见状,嗤笑了一下。    家里事情,只要老头子不改口,谁给你做主。    老头子要是改口了,这后半辈子的日子,那就不要过了,等着赵金华闹吧。    见她不说话,孙秀禾四下看了一眼,笑着问道:“三嫂,爹刚刚过来干嘛?是不是给你什么东西了?”    王秋菊听到这话,怒发冲冠。    直接站起来了。    “老四家的,你这是来看笑话来是吧?老头子把好的地都分给你们了,我们家养的猪也要被拉走,摸摸自己的良心,你说这话丧良心吗?”    一边说,一边气呼呼的说道:“出去,给我出去。”    孙秀禾见状也是一阵的狐疑。    刚刚看自己公公回家一趟,就来了这屋子,现在自己过来房门都栓了起来。    肯定有鬼。    但是看着气势汹汹的三嫂,没找到证据的她还是没什么底气。    万一挨打了,自己倒霉。    随后笑着说道:“哎呦,三嫂,我就这么一说,您怎么就当真了呢!行了,没有就算了,我还要去田里挑水呢!就不跟伱说了。”    说完悻悻的离开了房间。    出了大院,孙秀禾想了一下,便去了隔壁老大家的院子里。    等人走了以后,王秋菊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又开始大声的哀嚎起来,只是这次没有眼泪。    等了好一会,杨广志回来了对着她喊了一声:“行了,人都走了,别叫了。”
    听到这话,王秋菊这才停止了哭声。    看了一眼自己丈夫,这才说道:“这个能换一些钱,但是和地比的话,这钱能有多大的用处。”    杨广志听到这话没说什么。    这点东西能换多少钱,他不知道,但是和地比,还是地重要。    这地可是细水长流,这钱花了也就花了。    重要的是,就算有钱,很多东西,没有票,你有钱也花不出去,就算是花出去了,那价格至少是翻倍。    但是有了好田,每年能多收不少粮食。    家里不至于天天稀饭了。    但是他能说什么呢!    杨小乐在旁边笑了笑:“娘,你别急,这金子你收着,要是有机会了,去城里换掉,放手里也不是个事情。最好能跟生产队借点钱。”    “你这孩子是不是傻了?借钱?借了钱把你卖了还啊?亏你还是红旗高小成绩最好的学生呢!”    王秋菊听到自己儿子的话,在那里絮絮叨叨起来。    听到这话,杨小乐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马上红旗乡就要成为红旗公社,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平账。(不能解释,有知道的可以解释一下。)    现在粮食的产量低,家里孩子多,劳动力少的,粮食不够吃,基本上都会欠着生产队。    这就是倒挂户。    而杨家因为孩子多,特别是杨广志一家更是五个孩子。    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也是吵着要分家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一家人太能吃了。    不过等公社成立以后,村里短期之内就没有倒挂户了。    至于后来的倒挂户,那是后来才出现的。    “咕噜噜!”    思绪间,杨小乐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    王秋菊听到这声音,抱怨了一句;“谈到现在,吃了这么大的亏,饭都没吃!”    说完对着门口喊了一声:“大美,菜摘了没?快去摘菜,一会我来烧饭。”    外面的杨大美听到这话,撇撇嘴,对着旁边的八九岁的meimei吆喝了一声:“走,烧饭去。”    杨小乐看到这一幕习以为常。    倒不是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母亲,而是现在的女娃娃,基本上到了七八岁就要给家里打猪草。    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像自己大姐杨大美,今年14岁,家里的活基本都是她包了。    小妹杨小丽虽然只有七岁,但是生火的技能已经学会了。    这也是现在农村最常见的事情。    不过此时他最在意的是能够吃个饱饭,特别是rou。    一个星期两个鸡蛋连解馋都算不上。    至于rou?    那更是别想了。    算算时间,上次吃rou还是六月份夏收的事情了,就这还得紧着家里的劳动力优先。    他也只吃了两块。    算了不想了,越想肚子越饿。    至于跟生产队借钱的事情,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因为没有人会信他的话。    他也不能说。    毕竟现在估计乡里可能都不知道这事情,时间还没到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