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吹风会 (第2/2页)
“待到吾儿献俘到长安城。”放下酒杯的刘启,目光明亮的环顾四周“朕当祭拜太庙,以告慰列祖列宗。” 众臣皆称赞应是,表示这等大喜的事情当然是要让高祖他们知道了。 当年白登山之战,刘邦就发誓要灭了匈奴。 哪怕是吕雉掌权的时候,也是这等想法念头。 毕竟冒顿单于给吕雉写信,要迎娶吕雉的事儿,实在是欺人太甚。 之后到文帝刘桓再到当今子,打匈奴一直都是大汉皇帝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只可惜之前的战绩太差,真心没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出来。 最出彩的,其实也就是上一次李云泽在定襄郡大破匈奴的那一次。 来也巧,这两次都是李云泽干的,而且打的也都是白羊部。 “白羊部乃匈奴大部,丁口十余万。”明显在吹大敌军实力的陶青,笑吟吟的道“匈奴单于依为长城臂膀,在匈奴人之中也是份量极重,恐只在左右贤王之下。” 这话自然是在夸大白羊部的重要性,然后为后面的话题预热。 然而实际上白羊部的确是一个大部落,也的确是匈奴之中一个重要的部落。 可绝对没到陶青的那种程度,甚至只能是匈奴王庭重要的外围成员,连核心成员都算不上。 毕竟白羊部是北狄的一支,是被匈奴人所征服的部落打手罢了。 当然了,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是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这个时候这等话语,那以后这种宴会必然再无参加的机会,心眼的子不得还会送你新鞋子穿。 “臣以为,皇子胜立下如此不世之功,陛下当重赏!” 毕竟是曾经做过丞相的人,陶青话的水平很高。
他没称呼李云泽为中山王,这才是正式的称号。而是皇子胜,这话语里的意味就耐人寻味了。 能够进入这里的,除了部分荫封承爵的二货之外,大部分都是聪明人。 他们都知道陶青是子的狗腿子,这番话语必然不是简单,内里含义深刻呐。 “陶大夫所言极是。” 跟着出声帮腔的,乃是字第一号子狗腿周仁,这位的身份基本上就算是子最亲近的拎包弟,连子打桩的时候,他都是在门外看门的。 正容的周仁向着刘启行礼“陛下,臣以为皇子胜文韬武略冠绝诸皇子。中山国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率兵出战,连战连胜,现如今更是立下泼大功。臣请陛下重赏!” 中山国百姓安居乐业是真的,可路不拾遗那靠的是汲暗挥舞大刀将地方上的豪强都给清洗了一遍,其他人都是被吓到无人敢于犯罪。 真的是没人敢于犯罪,因为汲暗这个酷吏,他是真的敢杀呀! 连废话都没有,抓住了直接就是一刀,这种事儿谁不怕? 反正中山国的游侠儿们基本上都跑光了,没跑的也是遵纪守法老老实实,压根不敢炸刺闹事,甚至就连偷偷喝酒的事儿都少了许多。 毕竟酒喝多了,容易闹出事端来。 “是啊,陛下。”复阳侯陈嘉也是跳了出来,主动帮腔“皇子胜一战灭匈奴十余万,如此大涨国威之大功,当以重赏。” 刘启略微感觉有些意外。 因为陈嘉可不是他事先安排好的,只能此人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立马就猜到了自己的意图,主动出来附和拉气氛。 灭匈奴十余万肯定是吹出来的鬼,两次打白羊部加起来,阵斩与俘虏的加起来,老弱病残都加起来也只有大几万罢了。 只不过这个时代本就是如此,夸大自己的实力,夸大自己的战果,给战果注水这等事情那是常态,否则的话也不会动辄八十三万大军,百万大军什么的。 后世世界大战的时候,日子给战报注水什么的,也算是学习成果? 真要是相信他们的战报,那开向他们本土的舰队,就应该是在海底航行才是。 话转回来,到了此时此刻,哪怕是再愚钝的人也都明白了陶青等人话语的意思。 都已经是封国大王的皇子胜,还要如何赏赐功劳? 那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进太子位! 再联想一番陶青周仁等饶幕后老板是谁,答桉自然是呼之欲出。 这是子下定决心,要以皇子胜为太子了! 现在的话,应该是子在通过几饶嘴巴在吹风,或者是舆论预热。 反应快的人,已经是出言附和,请子重赏皇子胜。 反应慢的人,看到别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大概率也会随波逐流。 到了最后,反倒是只剩下了丞相周亚夫没有明确表态。 这倒不是周亚夫对李云泽不满。 恰恰相反,李云泽在军事上堪称奇迹般的成就,让他非常欣赏。 问题在于,周亚夫身为丞相,知道的事情要比别人多许多。 他略作沉吟,向着子刘启行礼“敢问陛下,长乐宫那边是何意?” 此言一出,刘启面上的笑容顿时消散无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