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暗战 (第2/2页)
动邀约的,而是别人主动约的他去赴会,‘正巧’几位侍御史与其他一些大臣也是被邀请一起参加,到了高力士的嘴里,就成了与多位侍御史宴饮。 至于邀请李玙赴宴的,则是咸宜公主夫妇。 什么叫做无形之网,这就是了。 高力士明面上不偏不倚,说的也的确都是实话,哪怕李三郎派人去查,也绝对是属实。 可一边是经常送来喜爱之物给他鉴赏,同时朝中宫中都有强援的寿王。 另外一边是没什么表示,反倒是经常说些内侍权柄过大之言的忠王。 当两者交汇在一起的时候,简单的语言技巧,就能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眯着眼睛的李三郎,对此不置可否。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有朝中大臣进言请立太子,从绿袍的侍御史,到浅绯的给事中,再到深绯的国子司业,甚至到了紫袍的御史大夫与秘书监都开始进言立太子。 再接下来,就该是宰相说话了。 李三郎的暗地里调查也没有停下来,其他几位大太监也是纷纷送来了自己的调查情报。 忠王李玙最近非常活跃,几乎每日都会出府赴宴,同宴的各级大臣都有不少。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而且宴席之上,常有豪言壮语。 至于另外一位重点关注对象的寿王,则是终于回到了长安城内。 寿王却是没有去赴宴,也没有与哪位大臣私会,他却是去了城东驿,祭奠了被赐死在此的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 两人的表现,可谓是高下立判。 李玙每日赴宴,是因为不断的有人强力邀请。 酒宴上的豪言壮语,也不过是喝多了的时候被有心人引导而语。
可这些事情汇报到了李三郎那儿,却是另外一副光景。 除了李玙自己的警惕心不高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没李云泽有钱,也没李云泽舍得花钱。 李云泽自己的确是没什么动作,可他手下的杨国忠等人却是宛如勤劳的蚂蚁一般到处奔波。 喜好古董字画的就送古董字画,喜好金银财帛的就送金银财宝。 其出手之重,哪怕是几位贪婪的大太监也都是为之咋舌。 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历史上其实内心不愿让寿王做太子的李林甫,多次上书要李三郎立寿王为太子,反倒是刺激到了李三郎,认为是皇子与宰相勾结,转而立了忠王为太子,这是典型 的反手做派。 可现在的话,李云泽的表现与cao作手法让李林甫明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人。 自己若是用反手做派的手法,是瞒不过他的。 到时候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了。 李林甫不愿意得罪能力惊人,而且实力也是极为出众的李云泽,所以干脆主动担负起寿王府王傅的职责,主动为其在暗中推动起来。 那些邀请李玙的宴会,其实有不少都是李林甫暗中安排的。 那些请立太子的人,也有许多是李林甫暗中鼓动的。 在李云泽与李林甫两人的携手做局之下,在李云泽不惜血本的送出海量礼物重金的推动下,李三郎毫无悬念的陷入了一张只让他看到让想他看到的事情的无形之网中。 “力士啊。” 心中已然明白事情到了关键点的李三郎,询问自己的心腹高力士“三郎与十八郎,究竟该立哪个?” 历史上的高力士,对此的回答是“推长而立,谁敢复争。” 正因如此,年长的李玙被册立为太子。 而此时,高力士的回答却是“忠王好宴饮,寿王重情义啊。” 话未明说,可意思已经点透了。 忠王忙着赴宴,去拉拢百官的时候,寿王却是在祭奠三位被赐死的兄长,人品良善,高下立现。 李三郎表面上对此不置可否,可实际上心中已然是有了决断。 这一日大朝会上,之前一直都是说再议的李三郎,主动询问两位宰相。 “诸皇子之中,谁当入主东宫?” 一向都是唯唯诺诺的牛仙客,此时却是主动表态说“臣以为,寿王当为太子。” 眯起眼睛的李三郎,当即询问“为何?” “陛下。” 牛仙客拿出了一份书信递给下来迎接的高力士“寿王在长安城外巡视之时,有感于长安之粮荒影响百姓生计,特给臣送了这封信,建议臣等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都畿 ,京畿粟各数百万斛,并停运江淮应输京师之租。此法可解决长安城的粮荒之事,还能减轻江淮漕运的负荷,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李三郎看着手中字迹极为漂亮的信件,心中也是大为惊讶。 他是真没想到十八郎居然还有这份才能。 将信件递给了高力士,李三郎的目光看向了李林甫“李卿家,你的意思呢?” “臣荐寿王。”李林甫的回应铿锵有力,极为坚定。 李三郎微微一笑“为何?” “臣乃寿王傅!” 这个理由堪称无懈可击,身为寿王的师傅,不推荐寿王难道还要去推荐别人不成? 真要是那样,他李林甫可就要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了。 不置可否的李三郎缓缓点头起身“退朝。” 六月初三,李三郎正式下旨,立寿王为太子,入主东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