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章 公输传人,这酒保真吗? (第1/3页)
,秦草 关市内颇为热闹。 扶苏虽说有些不悦,但很快也打量起四周。县城的关市远远胜过小泽乡,光是关市小吏就足足有十余人,有穿着甲胄手持兵器的县卒巡视。只要关市内有矛盾,他们便会即刻赶至。 作为一县核心,关市搞的还是很不错的。沿街而去,来来往往的商贾非常多。卓草甚至还能看到有贾人卖酒的,价钱还不低。 “你们说这黄酒味道如何?” “应当是掺过水的。” 卓草仅仅只是闻了闻便已知晓。 扶苏面露古怪。 真刑啊! 还掺水?! 这还能喝吗? 他可是亲眼看过的,卓草就往酒里头掺水。分量还不少,一边掺水一边说着自己的道理。酿酒糟蹋粮食啊,反正酒都是有钱人喝的,贫苦老百姓也就一年估摸着也就喝个三五回。他掺的不是水,是粮食。他不是贪财,他是为秦国利益着想! 又当又立,说的就是卓草! 这其实也就罢了,卓草最缺德的莫过于把陈米掺到新米里头。他还有套自己的法子,按照二八比例掺。掺完后还让奴仆用铁锹翻过,自外面看压根看不出来。 陈米斗米两钱或两钱半,新米最起码得三钱。这一来二去后卓草又按照新米价格卖,又是捞的盆满钵满。 这就是缺德! 现在倒好,别人接着掺水! 这是酒还是水呢? “你这酒,保真吗?” “当然!” 胖商贾坐在酒肆内,显得很认真。旁边还有钱罐子名为钱銗,其实就是钱箱,里面放着不少铜钱。类似于酒现在还属于官营,因为是公家的钱,自然得要算的清清楚楚。付账后,商贾得当面把钱放进钱銗,并且还得有契卷。契卷就是小木板,一分为二后一份给客人,一份自己留存。 每日结束后,会有专门的斗食小吏来此对账。若是商贾敢从中贪钱,哪怕只是一个铜板都会受到严惩! 酒价以木牍写好,就挂在前面。 斗酒五十钱。 这价格相对来说高了许多。正常酒价都是斗酒三十左右,但这价钱也算是卓草定的,高些也属实正常。 “你这酒,掺水了吧?” “我开酒坊的能给你掺水?”胖商贾眉头微蹙,话里话外透着几分冷意,“汝买是不买?若是再敢胡言,老夫便告你个诬告之罪!汝懂酒吗?我这酒乃是皇帝钦点的草酒,乃秦国国酿。耗费周折方有这几坛,若是买不起就赶紧让开,休要打扰老夫做买卖。” 卓草掏半天自怀里取出竹片,丢至他面前。 “小泽乡啬夫,卓……卓草?!” 胖商贾顿时大吃一惊,连忙作揖行礼。 “逄,见过卓君。” “现在,你说我懂不懂酒?” “懂懂懂……没人能比您更懂!” 旁边斗食小吏纷纷把利剑收回。 “老实交代,捞了多少油水?” “额?” 卓草以匏瓜水瓢舀上些许,浅尝一小口。酒味淡了许多,还透着股酸涩感。按他的估计,少说又掺了三成的水。 好家伙,可真是够狠的! 他掺水撑死掺两成,这胖商贾少说三成! 这酒还能喝吗? “通知县卒,将其抓起来吧。另外看看他家中地窖,想来是藏了不少黄酒。黄酒好歹也是国酿,你往里头掺水,对得起皇帝吗?” “??” 扶苏满脸不可思议。 这话别人说也就罢了,卓草怎么好意思的? 论掺水,谁有你会掺? 一边掺水,一边说的头头是道。什么节约粮食,什么反正他们喝不出来。又或者是什么掺了水口感会更好,也是为他们着想。 啊呸! 在胖商贾惨叫中,卓草拂袖离去,深藏功与名。扶苏走在他身旁,不解道:“小草,你为何知晓他家中藏着酒?” “你傻吗?每日酒的数目是固定的,他通过掺水便可存下不少黄酒。这些黄酒便成了他的私人财产,再卖给些富商巨贾,自然就能得利。” “只不过,最后坏的是黄酒口碑。我掺水,那是因为我把握的住,我知道该掺多少。这家伙玩了命的掺水,黄酒柔和醇厚的口感都被破坏,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吗?” 你是主角,你说的都有道理。在扶苏看来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碍于卓草面子就没直言。掺水了就是掺水了,都是触犯了秦律,反正都不是好人。 不光是黄酒,甚至还有贩卖粉条的。想都不用想,那都是从小泽乡拉过去的。价钱方面稍微贵了些,销量却还是不差。商贾刚刚摆好,便有一票人下手抢购。 其实粉条数量并不算多,产量也有限的很。更别说现在禁制食用红薯,全都是靠着卓草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卓草只看个两眼便知道,这些粉条储存时间只怕都超过了三年。 不过无所谓,反正买得起的都是非富即贵。从古至今的人皆是如此,越有钱越有权就越想吃些常人吃不到的玩意儿,来彰显自己。猛虎熊罴这种,这年头很多人都吃吐了。恰好,这时候粉条出现填补了这片空白。 甭管好吃不好吃,反正稀缺的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