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012章 保护胜利果实! (第1/2页)
潘举人惶恐了。 举刀的不是别人,正是张信。 潘举人不相信,这群刁民敢杀了他,更是不敢相信,这群刁民居然是在审判之后杀了他,他们居然在审判老爷我的罪? 手起,刀落! 刷! 潘举人的脑袋就已经脱离了他的身体,滴溜溜的在地上滚。 一边的潘光耀也是傻眼了, 当场就给吓尿了。 “你们不能杀我,不能杀我!”潘光耀惊慌失措的开口道:“杀了我,杀了我,朝廷是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刷! 张信却是没有多余的废话,又是一刀,斩断了潘光耀的脑袋。 周围的民众发出了一阵阵欢呼的声音。 他们跟潘举人的仇恨,可谓是仇深似海,如今,这作恶多端的潘举人终于被斩,一时之间,每一个人都开始欢呼沸腾起来。 随后,张牧又让人一把火焚烧潘举人和潘光耀的尸体。 潘举人的后裔自然是不止一个潘光耀的,还有一个潘光武,潘光胜这两个还都是小孩子,一个十二岁另一个就是只有十岁。 虽然,有愤怒的村民想要打死这两个小孩子,但是还是被张牧给拦下来了。 有罪者,杀! 无罪者,放! 给予他们该有的权力。 …… …… 张庄,同心社会议 虽然成功的靠着民心民意杀了潘举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开端。 潘举人藏匿的钱,藏匿的粮食还是需要挖掘出来。 除此之外,就是涉及到一个分田的问题,潘举人的地要怎么分,要如何分,要知道潘举人的地不是几百亩,也不是几千亩,而是两万亩。 潘家一门双举人,自然是极力扩张。 不仅仅只是一个张庄,而是周围十四个村庄潘举人都有地。 潘举人是大地主,张庄周围还有不少的中小地主。 区别在于,潘举人可以避税,在官场上有关系说不定还是可以做官,成为举人的那一瞬间,也就是直接跨入士绅阶层。 而中小地主不可以避税,但是,即便是如此,他们承担的压力也并不大,每次当朝廷加税的时候,他们都可以把税收转嫁到佃农的身上。 不过,这是有极限的。 伴随着后来崇祯一次次的加税,大量的中小地主开始破产,然后摇身一变直接投靠起义军了。 对于地主来说,想要避免朝廷的赋税,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读书,科举。 成了举人,你才是士绅阶层,你才能在官场说得上话,你才能免税。 潘举人这是举人当晚了,再过个十几年,家里的亲戚全都凑过来,张庄就要叫潘家庄了,那个时候就是一个宗族,家族,整个家族世世代代保证有人当举人,这家族就会旺盛下去。 如果出了一个进士,那就更加的了不得了,那就不是张庄,而是邓州县和其他的几个县都是潘老爷的。 至于当朝大学士,可以参考徐阶,大半个上海都是徐阶的,除此之外,在老家松江府也是同样有大量的土地,根本就无法估量。 不过,嘉靖朝,万历朝,好歹还有一个海瑞,尚且还能逼着徐阶吐出一部分土地,而现在,放眼崇祯朝,那是真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人中龙凤,口中呼喊着微言大义,想着的,都是如何兼并更多的土地。 张牧召开这一次会议。 主要内容,便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斗争成果。 杀了几个士绅大族,顶多算是匪寇。 不交赋税,这叫抗税。 只要不是挂大旗造反,就不会受到朝廷的重点关注,高迎祥虽然溃败了,但是,起义军还是有很多,朝廷重点收拾的就是起义军。 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政策是崇祯十年,那时才是对起义军进行全面围杀的时刻。 眼下这个阶段,高迎祥都还没死,在押解到京师的路途。 等到崇祯开始重用杨嗣昌,等到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农民军,起码也要有一年多的时间。 杨嗣昌这个手笔也是极大,建议增兵12万,其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并增加饷银280万两,崇祯帝在他的建议下先后向民众加派剿饷和练饷。 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