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4、贞观二十八年 (第1/2页)
贞观二十七年,唐三藏拒受灵山正法果位,而后便独自回了长安城。 于雁塔寺看诵《大藏真经》,修建水陆大会,遍传大乘教义。 又有十二沙弥赤足徒步自西而至三藏法师座下聆听大乘佛法,执弟子礼。 又过一年,唐王皇后临盆在即。 唐王在寝宫外来回踱步焦急万分,身边有一黄口小儿,却是紧紧牵着长乐公主的手。 “父皇,母后这又不是第一次了,您怎如此着急?”长乐公主开口说道。 “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唐王先是念了一段佛经。 而后又说。“你母后此次所诞乃是父皇的第一十二子,朕岂能不担忧?” 长乐公主也是知晓自己的父皇这些年都在研读佛经,三藏法师西行归来之后更是认真了许多,但她却是不知父皇已经到了如今这地步了。 “哇!”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门外的三人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啊!”宫中突然传来阵阵尖叫声,而后便见金光弥漫皇后寝宫。 宫女忙不迭的从寝宫中跑了出来,唐王见状则是想要冲进去瞧瞧情况。 长乐公主一把将唐王拉住。“父皇,龙体为重!” 却是见一战战兢兢的稳婆抱着一男婴走了出来,而男婴则乖抱着一方日月宝玺。 “陛……陛……陛下,皇子与皇后娘娘皆安然无恙。” “何故如此惊慌?” “陛下,皇子抱印而生,后又见金光万道,故而奴婢等心生害怕。” “哈哈哈!”唐王听闻后却是哈哈大笑。“此乃天生异象,古之成大事者莫不是如此!” “传朕旨意,为庆十二皇子诞生大赦天下!” 稳婆与宫女跪倒在地,唐王接过孩子之后瞧瞧了这天生的宝玺,又瞧瞧了自己的第十二子,愈发的觉得这孩子乃是上天赏赐他的。 “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你名李相。” 长乐公主皱眉说道。“父皇,皇长孙亦名李象。” 唐王沉思片刻。“皇长孙尚年幼,改名就是。” 说罢也不管其他便抱着李相走进了寝宫之中。 尚且年幼的弟弟拉了拉jiejie的手,长乐公主低头一笑。 “治儿自己玩去就是,这里的事情已经了结了。” 李治高兴的点了点头,便蹦蹦跳跳的离开了这里。 长乐公主却是略显失神的来到上渊府中。 温怡不解的问道。“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魂不守舍的?” “母后诞下一子。” 温怡更加疑惑的问道。“这难道不是喜事吗?你愁个什么?” 长乐公主摇了摇头。“我这弟弟生有金光异象伴身,又抱一金印而生,父皇对他宠爱的紧,连皇长孙的名字都给了他了。” 温怡自幼便在山中修行又哪里懂得皇家的恩恩怨怨。“反正都是你弟弟,你管其他的作甚。” 长乐公主又摇了摇头,皇家的事情若是真这么简单就好了。便是寻常人家也会因为几分钱财而争抢又何况是一个偌大的帝国。 原本她的大哥乃是太子,现如今自己这个亲弟弟的出现却是让长乐公主察觉到一些异样。 东宫之中,太子听闻唐王将皇长孙的名字给了自己的弟弟也是勃然大怒。 与此同时亦是觉得自己的地位隐隐受到了冲击,关键还是父皇春秋鼎盛,他想要上位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此时此刻,长安城镇守宫城玄武门的右领军中郎将薛府上亦是传来喜讯。 薛将军夫人为其诞下第二个儿子,薛将军二子生有西宫白虎相伴,怀中则抱一剑。 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 薛将军又哪里不识得此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但却听说过上古轩辕剑的传说。 薛将军见到轩辕剑却丝毫都高兴不起来,要知这轩辕剑乃是上古圣皇之佩剑,他又不是皇帝,这剑飞到自己家来又是怎么一回事? 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