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五章 (第2/2页)
时便交给小婿去办吧,必定让高阳乡侯心甘情愿的女儿送入相府!” 高阳侯府。 树木翠绿,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精致无比。 一位身穿襦裙的绝色少女,坐在凉亭之中,抚弄木琴,悠扬悦耳的琴声传遍整个侯府。 “好,好,昭姬,你这琴艺可谓大成,为父已经没什么能教你的了。”凉亭外,一位年过六旬,神态儒雅的老者抚掌赞道。 蔡琰停止抚琴,走过来行礼道:“父亲过誉了,琰儿琴艺与父亲相比,还差的远呢。当年父亲曾以天音八法引得百鸟朝凤,可是让琰儿惊若天人啊!” “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无公事拖累,心思空明,念头纯粹,所以才能百鸟朝凤。如今案牍劳形,夙夜忧叹,这百鸟朝凤是做不到啦!”蔡邕长叹道。 蔡琰美目一转,轻声道:“听闻昨日父亲为王允求情,不知可有此事?” “奥?你也知道了?” 蔡邕神情一怔,不过随即苦笑道,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今这长安城中,不知此事的人,怕是不多了。” “父亲此言差矣,天下之人,皆畏惧太师虎威,不敢为王允求情。唯有父亲仗义执言,父亲此举,必为天下人敬重,这哪里是坏事,分明是好事才对!”蔡琰劝慰道。 蔡邕摇头笑道:“哪里有什么敬重,王允心机叵测,行刺太师,此事证据确凿,罪不容恕。 事败之后,为求保命,检举其他士人,更是名望尽毁,为天下人所不齿。 为父为他求情,既得罪了太师,又不会得到天下人的支持,是里外不讨好!” “既然父亲如此看待此事,那为何还要为王允求情呢?”蔡琰美目一凝,不解道。 蔡邕沉声道:“为父为王允求情,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出于私心。 当年为父得罪十常侍,本要被害去性命,是王允出手相助,才改为流放朔方。 虽然王允当年救为父的目的也不单纯,但这份情谊为父却不能忘却。 如今他遭逢大难,不论是何原因,为父总要尽上一分心力。” “原来如此,可是旁人不知其中原委,只怕会因此误会父亲,若是让太师因此对父亲生出嫌隙,只怕……”蔡琰担忧道。 蔡邕长叹道:“为父也知此事艰难,但人活一世,有所不为,有所必为。若为明哲保身,便连救命之恩都忘了,那人与牲畜还有何区别?” “父亲高义,琰儿佩服!”蔡琰敬佩道。 蔡邕继续说道:“为今之计,父亲别的不怕,只是担心你的安危。为父已经安排好了,送你去叔父家暂居,若为父平安渡过此劫,自会接你回来。若是……你便好生照顾自己吧。” “父亲怎可如此,琰儿不走,琰儿要陪着父亲,不论生死贵贱,琰儿都要跟父亲在一起!”蔡琰没想到情况竟然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顿时脸色大变,失声叫道。 蔡邕面色一沉,说道:“琰儿听话,此事容不得你反对,速速收拾行装,马车已经备好了,为父这就让管家送你出城。” “父亲……” “老爷,李儒来访!” 正当父女二人纠缠不清之时,却看到管家急匆匆赶过来,沉声说道。 蔡邕神色一顿,迟疑道:“李儒?他来干什么?” “他没说,只是求见老爷,说是有大喜事,要亲口告诉老爷!”管家说道。 蔡邕神色一喜:“大喜事?难道是太师同意释放王允了?” “肯定是这样,李儒乃是太师亲信,若非此事,他必不会亲自登门。看来太师对父亲,果然是极为看重,不仅未因此事对父亲生出嫌隙,反而还应父亲所请,要放了王允!” 蔡琰同样满脸喜色,如果真是董拙放了王允,那她也就不用离开长安了。 随后蔡邕匆匆前往客厅,会见李儒。 “哎呀,高阳侯爷大喜,高阳侯爷大喜呀!”李儒看到蔡邕,立刻迎上来,满脸推欢的说道。 蔡邕见此神色激动,连忙问道:“喜从何来?可是太师已经决定释放王允?” “释放王允?啊,哈,哈哈,好说,此事好说。学生是有另外一件大喜事,要恭喜侯爷,与此事相比,王允只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李儒打着哈哈道。 蔡邕顿时迷茫了,除了王允,他还能有什么喜事? 而且王允与此事相比不值一提,那这到底是多大的事? 这种事也是我能参与的吗? “学生是来提亲的,这岂不是大喜事呀!”李儒开门见山道。 蔡邕目光一滞,千算万算,却实在没算到,李儒此来竟是为了提亲。 说实话,蔡邕此时是有些不情愿的。 因为李儒不仅是董拙的亲信谋士,也同样是寒门士子。 作为出身士族出身的大臣,同殿为臣,与他们说两句话倒也没什么。 但他并不愿意在儿女亲事,与李儒有什么牵扯。 这是两个圈子的天然隔阂。 不过转念想到,以蔡琰此时的情况,想跟世家大族联姻,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蔡琰的婚事,一直是蔡邕心中的愧疚,他总觉的是自己当初没有选好人,才害的蔡琰落入今日境地。 所以他总想为蔡琰再找一位良配,弥补心中亏欠。 但在世家大族已经基本不可能的情况下,在寒门中选一位英才,倒也未尝不可以。 而对寒门来说,董卓李儒等人,基本就是巅峰了。 再加上他也不想在这个关键时期恶了李儒,所以才强忍着没有拂袖而去,而是留下来听听李儒到底要说什么。 “不知李大人是为哪家的才俊提亲啊?”蔡邕问道。 李儒笑道:“普通才俊哪里配得上侯爷的贵女,学生为侯爷介绍的这位,放眼神州,也是最顶尖的大英雄,大豪杰!” “神州大陆顶尖的英雄豪杰?就凭李儒也能接触到这种人?” 蔡邕心中满是不信,不过还是问道, “那不知到底是哪位大英雄,大豪杰?” “我说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我东汉第一诸侯,当朝董太师!放眼神州,还有哪位英雄豪杰,能比得上我家太师?”李儒大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