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陈放真乃至诚君子 (第1/2页)
陈放看着石碑上的这两个名字,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却并没有阻止。 纵观丁典悲剧的一生,是有几个重要节点的。 梅念笙传授的神功秘法和藏宝图,是其一。 他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梅念笙的墓碑上,是其二。 前者是丁典悲剧的间接原因,后者是丁典悲剧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丁典当时能够再谨慎一些,或者说他的江湖经验再丰富一些,那他是完全可以即得到神照功和藏宝图,又不被江湖人士追杀的。 因为根本没人知道,是他得到了梅念笙的遗产。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 丁典因为他单纯善良的性格,才得到了梅念笙的认可,并最终得到了神照功和藏宝图。 也因为他单纯善良的性格,而泄露了自己的信息,并给自己和家族引来了杀身之祸! 一啄一饮,宛如天定,这就是命数! 当然,命数并非不可改变的,只是却要把握好时机。 因为改变命数的途径,从来都不是去改变某段剧情,而是去改变剧情主角的性格。 陈放当然可以在此时组织丁典将他和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 但那有什么意义呢? 丁典根本不会理解他的行为,也不会相信他只凭空口白牙讲述的险恶人心。 他只会认为陈放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陈放不可交! 当然,陈放可以不在意这些看法,可最重要的是,就算陈放帮丁典度过了此劫,但只要不改变丁典的性格,日后丁典肯定还会因为其他原因,泄露秘密。 而那时,失去了先知优势的陈放,又该如何帮丁典呢? 性格,决定命运啊! 所以,陈放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还是不去组织这件事。 就让丁典继续按照他的既定命运走下去吧。 挫折使人进步,痛苦让人成长。 唯有亲身经历最为惨痛的命运,才能让丁典抛弃那些不该有的天真,变得成熟起来。 而唯有成熟起来的丁典,才是陈放需要,并能够委以重任的属下! 当然,让丁典继续原来的命运,并不表示陈放就完全不作为了。 他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帮助丁典,比如去保护他的家人。 让丁典遭遇磨难,却不会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也是他日后用来收服丁典的手段。 “方公子,有件事,我想了半天还是觉得应该告诉你。”丁典迟疑了一下,说道。 陈放问道:“什么事?” “在你去运城买人参的时候,梅前辈告诉了我一些事情,也算是一份机缘吧,我觉得应该将这份机缘交给你?”丁典说道。 陈放微微一愣,说道:“既然是梅前辈给你的机缘,那你又何必给我呢?” “梅前辈将这份机缘交给我,是因为我救了他。 但事实上,在救他这件事上,我什么都没做。 反而是你,一直忙前忙后,甚至还为此去买了一根百年人参。 所以这份机缘,我受之有愧,你才是应该得到它的人!”丁典坚定说道。 陈放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问道:“那究竟是什么机缘呢?” “一部练脏境的内功心法,一套八品剑法,还有一本唐诗选辑。”丁典说道。 陈放轻叹一声,说道:“内功心法,八品剑法,这在盛清国中都算是至宝了,完全可以改变你的人生命运,你就这么心甘情愿的交给我了?” “本就是你应得的东西,我为何会不甘心?若是我不交给你,自己吞下这部功法,反倒要每天晚上睡不着觉,心中难安了。”丁典目光纯净的说道。 陈放大笑,半响放停,然后说道:“好,那你就把这些东西都给我吧!” “好的!” 丁典将梅念笙刚才传授给他的神照功和唐诗剑法,全都传给了陈放。 其实陈放已经通过平板电脑,学到了神照功和唐诗剑法,此时听丁典亲口叙述一遍,两相对照,立时知道丁典没有骗他,传给他的乃是真正的神照功和唐诗剑法。 于是心中不禁对丁典更加欣赏,也更加坚定了要收服丁典的心思。 一个秉性醇厚,心地善良的人,固然会在这世间遭遇不少磨难。 但也会得到很多欣赏。 尤其是像陈放这种心机深沉,城府深厚,每天都生活在尔虞我诈中的人来说,他最欣赏和向往的,反而是这种秉性醇厚,心地善良的人。 当然,可以醇厚,却不能天真,可以善良,却不能不识险恶。 毕竟陈放需要的得力属下,而不是要他事事cao心的巨婴。 所以方才的计划不能改变,要继续坚持的执行下去! “这部唐诗选辑,是梅前辈生前嘱托我,让我带去广东,送给一个叫吴六奇的人……”丁典最后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感慨说道。 陈放眼中精光一闪,从丁典手中接过唐诗选辑,然后说道:“好吧,既然你已经把梅前辈的机缘给我了,那这梅前辈的托付,自然也该由我去完成,你就不必cao心了。” 他心里很清楚这份唐诗选辑的秘密,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宝藏。 八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有个穷凶极恶的皇帝,他在临终之时,将其一生收集的财富,都隐藏在了天宁寺的大佛之中。 这个秘密一直隐藏了八百年,直到天宁寺出现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僧人。 这位僧人与梅念笙和吴六奇乃是同门师兄弟,他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但因为他有要事脱不开身,便委托梅念笙去将这个宝藏的信息送给吴六奇。 吴六奇此时乃是天地会的洪顺堂香主。 天地会乃是前明义士建立的江湖门派,其立派宗旨便是反清复明,受到盛清很多江湖义士的支持。 这位僧人要传递宝藏信息,自然不能直接了当的传递,于是便以他们师门相传的唐诗剑法为密码,以市面上常见的唐诗选辑为密码本,制作了一份藏宝图。 这份藏宝图旁人得到,根本看不出任何问题。 唯有跟他同出一门的梅念笙、吴六奇,才能知道其中奥秘。 显而易见,其实对陈放来说,这份唐诗选辑的意义,可能比神照功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