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坞_第三十六章 流民大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流民大军 (第1/2页)

    虽然靠着郗鉴的果决,兖州军队在睢阳城下站住了阵脚,开始在城西修筑子城。但是城内外人心依旧惶惶不安,因为接下来的两天里,南逃的百姓和败兵越来越多,说明石虎的军队越来越近了。祖逖都将他们南送谯城,睢阳大战在即,可容不下这么多无关百姓。

    正月初四,太阳已经偏西,城西睢水河畔。

    一个骑马的人趴在马背上,向睢阳成缓缓前进。眼尖的斥候早就发现此人,毕竟方圆数十里,除了睢阳城下守军那可怜的一点斥候,并无多余的马匹。

    斥候上报到当值的尉官,尉官立刻决定将这可疑的骑手拿来问话。可等到他们靠近马匹,才发现马背上的人肩上插着两支箭,早已昏迷过去。

    斥候和尉官不敢怠慢,将骑手送往军医处。又经过层层上报,城西发现可疑人员的消息,直达祖逖耳中。过了一个时辰,祖逖忙完手头的调度事务,刚好有传令官来报,那骑手已经苏醒,直说要见祖刺史。

    他一刻不停,立马赶来先前睢阳的官府衙门——此殿在城中最为宽阔,已被改造成收容伤者的地方。

    对于一切可能的情报,祖逖都不想放过。所以几日以来,即使只是从逃难至此的逃兵和百姓的口中,他也探明了不少石虎军队的概况。

    在逃兵口中,石虎当初击溃陈午之时,手头不过六千人,几乎尽是骑兵。石虎抓了不少俘虏,在兖州四处劫掠的同时,又强征了不少百姓,据说都充做仆从。所以在逃难百姓的嘴里,石虎所部倒像是裹挟了两万余人的一支大军。

    不过闲话休题,祖逖关心的还是那个骑手。此人居然直接报上自己名号,看来并非是寻常之人。

    待他推开门,定睛朝病榻上望去,目眦几裂,不禁脱口而出:

    “士况!”

    病榻上,伤者勉强点点头:“祖公。信已经送到了,乞活军陈川部听闻祖公、郗刺史已经集聚睢阳,方才应允回援。只是他们已经南逃约有一半路程,若要回睢阳,即使从今日算起,也还需两日……”

    “先不论公事,伤好了些未?”本来祖逖也没期望乞活军能帮上忙,所以现在感到后悔:为了一支虚无缥缈的援军,几乎要折损自己一员大将。

    “不要担心,肩甲还算厚实,箭矢只是刺破了些皮rou,未能伤及骨头。”士况勉强笑笑:“只是两天没怎么吃东西罢了。”

    但他的表情转而沉重下去:“归来时正巧碰上的从陈留向东进军的贼军,所以才挨的这一箭。依我估计,大约两日之内,敌军必至睢阳。说不定就在这会儿,贼军的先锋已快要到城下了。”

    “贼军数目几何?军容如何?”

    “数目应当超过我军,我问过路过的逃兵,有说是两万,有说是三万的,总之不会少。但其中应该只有少数精锐,多数还是强征过来的,或者根本就是降兵……”

    这与祖逖的估计倒是相符,他在病榻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对策:敌军数目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倒未必一定要困守城中。

    只是祖逖早就听闻石虎这厮并非有勇无谋之人,想必也知道手下那些强征的百姓根本打不了仗。但为何还要携带如此多民兵南来呢?

    他想不了那么多,房门便被猛地推开,桓彝扶着门框,脸色煞白:“流民,无数的流民!”

    “流民有什么可以稀奇的?”

    “流民并不稀奇,但实在是太多了!”

    祖逖让士况继续在屋内休养,自己带着桓彝亲往城楼上察看。

    从城楼上向下俯瞰,只见睢水北岸,落日之下,成千上万衣衫褴褛的人群仿佛牛羊一样,向睢阳城缓缓而行。这些流民拖家带口,哭喊之声震天动地。戍守城楼上的士卒多是流民出身,面对此番情形,也不忍地抹着眼泪。

    “作孽啊!兖州百姓真是被石虎残害不轻。”桓彝心中怅然至极:“我们自己粮草也是勉强支撑,还能收容他们么?不然只收留其中一部?”

    但祖逖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桓都尉稍安勿躁,万不可开门。”

    桓彝斜眼望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