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江左管仲 (第2/2页)
内推心。可他们最终都失败了,由此可见寿春不是能守之地。” 纪瞻叹息一声,他大半年来惨淡经营的寿春城防,在顾荣眼里竟一无是处。 “那么顾老认为,该怎么办呢?” 顾荣继续说:“东吴依靠江防,自赤壁开始,八次挫败北方的进攻。北方的名将如曹cao、曹休、羊祜,面对滔滔大江,束手无策。直到孙皓乱政,这才最终失败。可见只要政治昌明,江防却是固若金汤。” 顾荣依据历史,说得有理有据,左右双方于是陷入一番互相攻忓。江左大族的论点多半是寿春不可守,而面对对岸的石勒军,侨姓士人们无法反驳,只能从道义上疯狂进攻。 “安静!”关键时刻,王导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周伯仁”,他望向自己右侧,“你一直没有说话,有什么看法吗?” 周伯仁?听到这个名字,桓景的DNA跳动了一下。 在原时空,当时还叫周鹏程的桓景只在高中毕业那年暑假回了一趟江西老家。当时翻阅族谱,他依稀记得,作为汝南周氏之后,他的血脉最远可以推到西晋时的周浚。 而周浚的长子,周鹏程的嫡系祖先,也是汝南周氏最有名的人物,正是表字伯仁的周顗! 这一刻,桓景感到一些无法言说的东西扑面而来。 他崇敬地望去,想看看自己的祖先长什么样:只见这个中年人方颐大口,一副老实人的样子。桓景不禁有些泄气。 可这时周顗开口了。 “我才刚来此地不久,守御之策实在不知。” 原来周顗本来随荀藩在密县的司马邺行台,后来当地军阀阎鼎架空了荀藩,又挟持文武百官及司马邺西入关中,周顗乘乱从关中逃了出来。 细算下来,周顗逃到寿春,不过才刚刚五天,而此时绝大部分人,包括桓景,都不知道司马邺被挟持西入关中的事情。 王导微微一笑,他本来也就是让周顗开口缓和南北士人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无妨,周兄就随意说说来此地的感受。” 周顗起身作揖: “江淮之地,是个好地方啊。当年赵王司马伦作乱的时候,我曾经来江东避难,就拜访过此地。 “可今日,山林草木依旧茂盛,人物却早变了,无论是赵王,还是东海王,全部变成了尘土。中原之地,现在满是腥膻—— “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风景跟往昔一样,江山却换了主人! 听到这句话,侨姓士人都不禁垂泪泣涕。周顗刚刚逃亡来到此地,尚有如此之叹,他们这些北地士人背井离乡,跟随琅琊王已经数年,其中的委屈之处只有自己内心知道。 桓彝哭得最厉害,桓景不住地帮着自己这位堂叔擦拭眼泪。 望着右侧哭成一片,左边的江东士人也不禁恻然。他们不少人祖上在东吴为官,对于晋朝的覆灭,本来无感。但人性是互通的,此时见到北方士人痛哭流涕,他们这才意识到对方对于故乡的哀思。 而如果放任石勒南下,将来江东的主人还是他们吗?江东的士人们已经开始纷纷讨论,不能向石勒让出江淮之事了。 只有王导依然面不改色,大约半刻之后,他突然起身,将佩剑拔出,插在几案上,众人齐齐望向他。 这时,王导变了脸色,横眉扫过眼前众人,厉声呵斥: “诸君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你们应当共同合力效忠朝廷,最终光复祖国,怎么可以相对哭泣如同亡国奴一样! 接着他右手从几案上拔下宝剑,大步走向河渚,附身用手抚摸着河水,众人不解其意。 忽然他起身,用宝剑在左臂上划下一个口子,让鲜血汨汨地流入河水中。 “诸位,今日以河水为证,请大家在淮河歃血为盟,在击破石勒之前,决不言退!” ———————— “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视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晋书·列传第六十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