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又发现了一件狠货(求订阅!)  (第1/2页)
    玉琮的基本形制为内圆外方,以示“天圆地方”。    像石家这就是很典型的玉琮,上面是云雷纹和兽面纹的混合,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典型的器物。    罗宇洋知道朱月兰在想什么,便说:“这是商代的玉琮,应该距今是四千年左右了。”    “那我们成了?”    朱月兰大喜,主动伸出手,跟罗宇洋互相拍了一下。    两人就像最佳搭档似的。    对于罗宇洋的选择,石宁文当然不会不乐意了,反而是大大地松了口气。    跟那件玉璇玑相比,这件玉琮就相当于下脚料,不值一提。    石浩亮也总算是把心放了下来,同时也对罗宇洋有了几分感激。    罗宇洋帮了石家这么大一忙,完全有理由获得石家的传家宝玉璇玑。    而且玉璇玑可是比破损的玉琮要值钱多了,从经济角度也应该要玉璇玑才对。    但罗宇洋显然不是贪财的人,还是选择了破损的玉琮。    石浩亮握着罗宇洋的手,由衷地说道:“太感谢了。”    “没什么,我们只拿需要的就已经很好了。”    罗宇洋对朱月兰说:“那我们走吧。”    朱月兰点点头。    石宁文连忙拦住了罗宇洋:“这怎么行?至少也得留下来吃顿饭啊!”    石浩亮也说:“是啊,你们帮我们这么大一忙,哪能让你们这么就走了?”    但罗宇洋还是坚持要走,托辞说还有急事要处理。    而且罗宇洋还安抚石宁文,之后会再过来,观察何紫希的恢复情况。    石宁文和石浩亮没有办法,只好放两人离开了。    在车上的时候,朱月兰问:“这件玉琮已经达到了四千年,那咱们是不是就不用去找另一件了?”    罗宇洋琢磨了一下,心中倒是有了计较,但是嘴上却说:“应该不用,咱们就等着明天交活儿就行了。”    “行,听你的。”    罗宇洋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我发现你倒是挺听话的。”    朱月兰瞪了罗宇洋一眼:“怎么?你还不满意啊?”    “没有,没有,非常满意。”    达到了考核的条件,罗宇洋和朱月兰的心情都很轻松,不禁相视一笑。    第二天,罗宇洋早早就来到了协会的总部大楼。    仍然是一层的那间会议室。    罗宇洋本来以为自己来得够早的了,一进来却吓了一跳。    会议室中已经坐了很多人。    没想到他罗宇洋算是最晚的了。    这时,罗宇洋看到朱月兰正在朝自己招手,便走过去,坐在了她的旁边。    罗宇洋看了看周围,低声说:“气氛有些压抑啊。”    “我听说完成的组很少……”    罗宇洋心想,这也正常。    几千年的物件,如果在古玩市场能找到的话,那也会卖到天价。    捡漏的情况不是没有,但需要慢慢去碰。    短短两天的时间,碰到“大漏”的概率太小了。    这时,马方斌和赵东华走进了会议室。    两位考官看起来都很严肃。    仍然是马方斌发言:“现在进行第二轮考核的物件验收。”    马方斌看了看台下的诸人,又说:“按照顺序来吧。”    第一组的两位,把你们两人的物件交上来吧。    第一组的考生都是三十多岁的样子,相互看了看,便走上台去。    他们两人从包里拿出来的,是两件青铜器。    一件铜镜,一件铜鼎。    铜镜是唐代的形制,而铜鼎像是汉代的。    这两个物件的年代加起来的话,应该有三千年。    当然,那是按照真品来说的。    马方斌和赵东华分别看一件,很快便看出了破绽。    赵东华冷哼了一声,将铜鼎放了下来。    马方斌则似笑非笑地说:“这铜镜不对吧,看这些锈蚀,做得也太假了,估计是放在尿罐子里,在土坑里埋了个把月就出锅了吧?”    “还有这铜鼎也是一样的情况,对了,你们是不是从同一个贩子那里拿的货?”    这组的两个人被两位考官说的是面红耳赤,根本就抬不起头来。    马方斌挥着手说:“行了,二位,明年再努力吧。”    这两人回到座位,快速地收拾东西离开了。    这个下马威把在场的大部分人都震住了。    也的确是有考生想拿假东西蒙骗考官。    但也不想想这里是什么地方,国家古董收藏与研究协会的人,那都是国内顶级的古董鉴定者。    怎么可能会被一些江湖小伎俩骗倒呢?    轮到第二组了。    这组的两个人直接举手弃权了,因为他们也跟第一组的情况一样,打算拿两件做得还可以的新东西交差。    看了第一组的下场后,他们果断地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第三组和第四组倒是没有弃权,但是拿出来的东西却不对。    第三组的两件东西加起来只有一千多年。    第四组更惨,一千年都不到。    ……    终于轮到罗宇洋和朱月兰的第六组了。    两人一同走上了首脑台,经过这次合作,也算是有了一些默契了。    前面几组无了能能过考核,无疑让之后的小组压力更大了。    罗宇洋和朱月兰备受关注,毕竟两人都是有些来头的人。    罗宇洋自不必多言,身上早就打上了“苏学林”的烙印。    朱月兰则是现任副会长徐正言的闺女,也算是古玩收藏界的名门之后了。    马方斌笑咪咪地问:“二位带来了什么好东西?让我们掌掌眼吧。”    朱月兰从包包里拿出了那件玉琮,放在了桌子上。    马方斌和赵东华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奇。    在西北部的西渠那边,玉琮并不少见。    虽说彷品多,但偶尔也能见到真品。    大都是盗墓贼从土里刨出来的。    但玉琮这东西在国内这片儿,那就很少见了。    赵东华扶了扶脸上的眼镜,然后拿起来看了看,又细细地抚摸着。    “没有问题。”    赵东华放在了桌子上。    马方斌也拿了起来,看了两眼:“可惜就是有破损,不过还真是好几千年的老物件了。”    台下诸位考生发出了一阵哗然,这就意味着,罗宇洋和朱月兰可以通过考核了。    当然,也有不甘心的人提出了抗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