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太行黄巾 (第1/2页)
如今张山在幽冀两州的地位逐步的稳固,决定彻底清剿境内的黄巾,以达到统一的目的。张燕立马予以响应,两年多时间内张山虽然没有继续扩大势力,不过境内的山贼土匪早已被那些悍将给清剿一空了。毕竟这些个太守可没有多少是纯粹的文官,几乎都是武将出身,让他们不动动手脚都浑身不舒服,只好拿这些山贼土匪练练手了。 而韩馥则是态度模棱两可,毕竟他名义上乃是冀州太守,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不过依旧是没有想过彻底的退位让贤。当然他更加不敢得罪张山,当初的袁绍就让他灰头土脸了,如今的张山只比袁绍强而不比袁绍弱,他更加得罪不起。 张山如今已经基本稳固幽州的统治,刘虞的影响虽然依旧强大,不过基本上都是民间的,而军中的力量早就被他清理一空,如今的军队早已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里了。当下他带领三万幽州精锐南下,以文丑为先锋,如今文丑被他洗脑了两年,又晾了两年,已经彻底归附张山了,只要不对上袁绍的人马,应该是十分的可靠,不用担心叛变。 同时冀州的五郡人马,除了张辽与赵云的人马防御袁绍之外,其余三郡人马都向西各自攻略太行山黄巾。 一时间张山的大军犹如排山倒海之势,迅速的剿灭着黄巾兵,毕竟最大的一股张燕部已经投降,其余的黑山黄巾原本就不成气候,虽然人多势众也根本难以抵抗,加上暗部的精准信息传递,形势可谓是从一开始就一面倒。 张山的剿匪进展的颇为顺利,这些黄巾军抵挡不住,纷纷逃进太行山深处,甚至从另外一边袭扰并州。 冀州的黄巾确实少了,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情况,等到大军一退,这些黄巾兵就会再次回来,甚至变本加厉的作乱,这也是以往剿匪失败的最大原因。 不过张山可没打算只是驱赶一下了事,一方面他以刘虞的名义令并州刺史张扬带兵剿匪,另外自己亲自领军驻扎常山。这常山可是韩馥的地盘,如今被张山作为了打击黄巾的大本营,韩馥虽然心里不愿意,嘴上倒也没说什么,谁让自己的拳头不够大呢。 并州军之前就已经大量的进驻长安洛阳等地,如今并州的防御实力弱小,张扬哪有能力缴寇,能够防御住大城就已经不错了。而且并州远没有冀州富饶,张扬的能力作为一将军尚可,作为刺史确实是难为他了。 当下在张扬的请求下,张山直接从常山挥师并州,如同架空韩馥一般的架空了张扬,直接接管了靠近冀州的雁门,新兴,广平与上党四郡之地,张扬只保留了太原与西河郡。 张山以化名张义的麯义镇守雁门,高览驻守上党,原韩馥的部下沮授调任广平,再以文丑驻守新兴,自己亲自坐镇常山,从并冀两州,太行山的两面夹击黄巾。同时调任张扬的部下董昭为代郡太守。相当于直接将张扬的部将抽调走了一半人,不过如今张扬既然有意投靠张山,对于属下的调动倒也没有什么抗拒。这也是大部分的上位者对于有危险的属下经常做的事情。如今并州大半的太守是张山的人,手下大将也调走了一人,张扬反而松了一口气,毕竟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自己至少如同韩馥一般安全了,虽然权利大不如前,不过他本来就没有太大的野心,否则也不会一直窝在这里。 张山控制住并州的局势之后,当下以高顺与魏延为首,组建了两批特种兵,直接深入太行山,加速黄巾兵的覆没,自己不可能一直与他们耗着,虽然长时间的封锁能够更简单的耗死这些黄巾兵。不过张山不是一个喜欢等待的人,而且封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他也是十分不利的。能够更加直接解决的事情,他不喜欢漫长的等待。 除了强力手段之外,张山同步以怀柔的手段诱惑这些黄巾军出山,给予田地耕种。这一招的效果更加的立竿见影,原本就被张山打压到四处逃串的黄巾兵,不少都走出大山回归农民的角色。张山自然不会让他们再聚集在一起,当下将他们分散在各郡之中,分于田地耕种。如今战乱后不久,人口尚未恢复,有着不少的无人良田,都被张山收归国有,如今再分发给这些人自然是毫无问题,否则世家口里的田地可不容易分一块下来。 高顺与魏延两路人马不断的深入,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