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山贼的展望 (第2/2页)
夕可成,而急用的话只能让那些原本就有些经验的官员再读一下速成班,略微提高一些资历了。从小系统培养的人才没有个十年根本就难成。所谓十人育树百年育人,不是随便说说的。 赵越一步步的扩张着领土,一边培养着人才,统一思想,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地位。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自然是严重危险到了官府,只不过由于钟山易收难攻,同时赵越的强悍在附近也是出了名的,官府数次派兵剿匪都落了个丢盔弃甲,反而使得这伙山贼的名头更加的响亮。鉴于钟山贼实在是难啃,再则他的危险虽然巨大,不过暂时没有主动攻击过官府,似乎攻击性不强,官府也就暂时听之任之了。 赵越目前确实没有攻打县城的意思,如今黄巾起义已经又被镇压的趋势,此时不是跳出去吸引火力的时候,还是猥琐发展的比较好。他甚至派人与附近官府打好关系,主动帮官府对付其他的山贼。吴郡山越人众多,俨然自立,平时为农,农闲时也会抢掠一下过往的商人。所以在官府眼里,那就是山贼无疑。犹如赵越这样的势力并不在少数,不过像他这么懂事的却是不多,官府上下一番打点之后,大小官员都得了点好处,百姓也没有流离失所,双方乐的如此,居然就这样和平相处下来。 山越人的力量远超赵越原先的想象,扬州地广人稀,尤其是越靠南边的区域,人口越稀少,山岭众多,其间大量的山越人自给自足,势力盘根错杂,大则数万之众,小则数千。当然基本男女老幼都有,如同赵越军中这样几乎全是兵丁的情况甚少。不过依旧是一股股强大的势力,如今汉末朝廷势力式微,流氓四起,哪有人有精力处理这些山越之民。 当然如今赵越的发展方向乃是逐步壮大,发展势力,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打家劫舍。如此一来单独的男丁反而成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所以他很快就调整策略,开始大力的吸收战后的孤儿寡妇,北方的流民,当然主要是那些青壮年及幼童,年纪太大的自己也养不起啊。而且能够有精力从北方逃亡而来的,大多也都有点力气,能够自给自足,真正老的需要服侍的还能顺利难逃的,基本上也只有那些士族之人了。 随着山中妇孺的增加,山中的光棍们也开始分批成家,人口迅速的扩大的同时,这兵丁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开始进入耕战阶段,而不是单纯的劫掠了。 很快附近的小股山贼已无可剿,剩下的都是大股的山越人马。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严白虎,足有万余人马,已经与当初的一渠黄巾军相当,实力不容小觑。双方已经有过几次接触,互有胜负,而且有着共同的敌人官兵在,当下都各自克制了一下,一时倒也没有大战起来。 只不过如此一来周边只剩下大股的势力,一时之间难以吞下,向外扩张只好告一段落。赵越开始更加大力的进行内部发展,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而靠自己培养没有个数年甚至数十年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赵越通过不断扩张的暗部,从附近运输人才上山,无论是什么手段,只要不是结下死仇的那种都被允许,弄上山来再说,一时间各种人才不断的被引上山来,充斥着山寨,看起来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好不热闹。 不过赵越自己也明白这只是假象,如果不能彻底收服他们,之前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赵越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一拜访,通过初步的了解后进行分门别类,慢慢的攻破他们的心里防线,这对于学过一点心理学的他来说并不太难,只不过不是每个人的心理防线都是能攻破的,始终不肯就范的也只能如同蔡邕一样的供起来。反正无论如何,这些人才暂时是无法下山了,不过赵越的手段还颇算高明,基本上能够一直滴水不进的也并不多。另外暗部做事也十分小心,绑架的都是一些没有后台之人,往往连家眷一起骗上山,倒也没在城内引起太大的轰动,否则大量的人被绑架入山,恐怕四大家族早就坐不住了。 除了对于这些个士族大费口舌的劝说之外,那些手工艺者与商人倒是很容易接受,原本他们在生活中就被归入下三流之列,根本不受重视。而被这群山贼强行请上山来之后反而大受重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落下馅饼来的好事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