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机械尖刺与绒毛小熊 (第2/2页)
城,经过精细的剪辑和配音成了不夜城经典的B级末日电影《血戮追逃》三部曲,以高成本的制作被影迷们大力称赞。制作精细,CG做的跟实景一样,而且情节毫不拖沓,镜头里的人物说死就死,充满爽点,是难得的好电影。每一部都拿下了极高的票房,至今已经拍了三部,并且听说已经在筹备第四部的拍摄。 当然,也存在几条影评说自己好像认识电影里的角色,有点眼熟。不过在几万条称赞的影评里这区区几条自然掀不起什么波澜。 嘛,这跟一十三也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拍了怕手上的饼干屑,一十三站起身抻了个懒腰,窗户里已经看不到外面街道追逐嬉戏的流放者和探索队了。除了躺着几个尸体外,地上干净的就跟新的一样。 还有几个楼层的房间没探索完,要赶在太阳落山前抓紧了。 一十三翻动着房间里的纸箱,一般食物都会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毕竟大概没有人会把吃的东西特意藏在床下面,而再想起来的时候床下面估计已经是霉菌与昆虫的踢踏舞舞场了。 “嗯?”一十三从箱子里翻出了一张照片,老旧城人留下的,保存的还不错,至少没有浸水泛黄。 相片上的男人带着博士帽穿着毕业礼服,脸上带着笑容跟其他穿着同样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这大概是张合照,或者说是。。毕业照? “学校的学生吗?”发音有些奇怪的两个词,一十三还是从图书馆的书里面学到的,这两个词在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使用了,毕竟在芯片元年后,人人可以直接从芯片获取知识,学校这种东西落后的东西自然是被淘汰了。当然,连带着一起消失的还有学生和老师这两个词。 学校,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老师,是指对传授道业、学问或技艺者的尊称。 学生,是指接受他人的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估计是没机会知道这三个词的意思了,毕竟是泡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半腐朽的东西,拉上河岸也许还能看到它裸露的肋骨上缠绕着的水草。 一十三用手指掸了掸照片上面的灰,这照片上面的人估计都已经去世了吧,要不然也是已经老到牙齿全都掉光。他们是赶上了好时代的,毕竟应该能在不夜城按上一副高科技假牙。话说假牙要怎么高科技呢?让每一颗假牙都旋转起来,不用动嘴就能把食物磨碎?一十三想想就牙疼。 留着也没用,烧了吧。 一十三从背包里摸出油已经不那么充足的打火机,将照片的一个角点燃。看着照片渐渐被昏黄的火焰一点点蚕食发黑,散出纸屑纤维烧焦的味道。 就像五每次进无人的废弃房屋探索是也会说声打扰一样,一十三也有相似的习惯,那就是烧掉在无序中发现的照片。说不上为什么,就是一种习惯,毕竟照片上的人大多已经去世,留一张没人认识的照片在世上也没什么大用,不如烧给他们。一十三是不信有死后的世界的,不过过去有给去世的人烧纸的习俗,说他们可以在下面收到,也许真的有呢?他们在下面重新开始,组建了新的家庭,幸福美满。然后把他生前的结婚照烧给他,那么他在下面的妻子会不会揪住他的耳朵问他,这照片上的女人是谁! 想想就有趣。 一十三看着照片燃烧到只剩一个卷起来的角,五倒是没剩下什么,好像也没什么能烧给他的。 “一十三!”另一个卧室传来了小十七的尖叫声。 一十三一甩袖口,袖子里的折刀落到了手里,他冲过不算长的客厅,撞进另一间卧室,发现。。 什么事也没有。 小十七完好无损的站在那。 “我还以为你被椅子咬了。”一十三倚在门框上,把折刀顺手别进腰带,走了过去,“怎么了?” “看!”小十七举起手里的东西给一十三看。 毛茸茸的袖珍棕色小熊玩偶,只有小十七的一个巴掌的大小。两只球壳状眼球如果核般漆黑透亮,一条短小的红色丝带系在脖子上像是围巾。大概是不知被谁遗落在了床底下,棕色的毛上沾满一层灰尘,本该柔顺的红色丝带也变得干硬。把它从满是灰尘的床底下弄出来的小十七也跟沾了印泥的章一样,满手灰印。 “挺可爱的。”一十三接过小熊,放在地上,揪过旁边还算干净的床单给小十七擦擦手。 “大小也合适。”小十七乖乖伸出手,被一十三仔细的擦着手指,话语中满是喜悦和试探性的期待。曾经小十七也找到过一只泰迪熊,但那只能装满整个背包,想带走是不可能的,但这只就不一样了,它这么小,对吧。 “我们把它带走吧。”一十三听出了小十七的期待,没忍住轻笑了一声,笑完倒是有些心疼。 “真的?”小十七抬起头,眼睛闪闪发亮,就像那小熊的晶亮眼球一样。 “为什么不呢?总不能把它留在床底下吧。”一十三把小十七的手擦干净,然后把小熊用床单包住放在小十七手上,“熊就自己擦吧。” “好嘞。”小十七捧着小熊,仔细的擦拭着,既要注意把藏在小熊绒毛里的灰擦净,还要小心不要把一十三刚刚擦干净的手弄脏,这是个麻烦活。 不过小十七是不会觉得麻烦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