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三言两语灾祸除 认贼作父谋大局 (第1/2页)
———————————————————— ...... “嫉妒?” 董卓楞在那里,这一个解释连李儒也一脸诧异,片刻又问:“咱家不太明白你说得嫉妒是啥?” “他们嫉妒相国的地方有两点!” 朱棣不慌不忙,侃侃言道: “相国年少成名,弱冠之年便已屡建奇功,后平定黄巾,铲除十常侍,稳固大汉江山。相国之才勇,古今罕有,此乃其一也。 献帝年幼,相国不得不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辅助朝政,自然得位居高位。而这高位便是他们嫉妒的其二。 综上所述,他们既没有相国才勇,又觊觎相国高位。所以嫉妒使然,形成联盟,名义聚义讨贼,实则求得不过是心中那点腌臜罢了!” 董卓闻言,肆意大笑起来: “没错!这帮贼人哪里是为了什么大汉正义,分明都是为了自己心里面那点小九九!你说得一点也没错!怎么之前没看出来你这么聪明。要不然,咱家又岂会废了你扶你弟弟上位呢!” 看到董卓悦色,又有夸赞。 朱棣心中却依旧没有松懈。 因为深知董卓又岂是三言两语,便能被哄骗过去的主儿。 若是如此,何至于天下大乱,诸侯纷争? 稍稍定了定心神。 看我永乐大帝如何扭转这定局! 朱棣再度躬身一拜,叩谢道: “小王生来愚昧,幸得相国赐药,临机之变,方才茅塞顿开,大彻大悟。” “这马屁拍得,咱家都有点舍不得杀你了。” 董卓捋着自己大胡须,笑呵呵拍了拍朱棣的肩膀。 力道很重,似有警告的意思,朱棣心头不由得稍稍警惕起来。 只听那董贼继续说道: “可是咱家仔细想了想你刚才说得那些话,很有道理。这些逆贼,比咱家都坏。倘若他们真得打进洛阳城,抓到你,肯定会扶你复位。咱家已经对不起了你,可不能再对不起你弟弟,所以咱家还是得杀了你......” 果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就过去。 只能上杀手锏了! 朱棣当即双膝跪下,言辞恳切的说道: “如若杀了小王,能解相国之忧,小王心甘情愿。可若杀了小王,不仅没用,更给了那些贼人口舌呢?” 董卓不由得陷入思考。 朱棣趁热打铁,继续追击: “相国之虑,无非是暂无平定乱贼之策。小王不才,有两策可助相国平定乱贼,安定大统!” 说罢,刚才准备的对策,双手呈上。 “良策在此!请相国先过目,之后再定夺小王的生死!” 李儒上前接过朱棣手中纸张,摊开一看,俄顷,兴奋不已的呈报给董卓: “相国,此果真是良策啊!破贼有望了。” 得到了李儒的认可,董卓也不由得急切起来:“快拿于咱家看看!” 朱棣瞧着看得精精有味,十分入神两人。 不得有暗自一喜。 好在自己的老爹朱元璋平常没少让他们看三国。 而自己也读过民间流传甚广的那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写得很好。 也正是这本演义,让朱棣早就痴迷于三国,所以对三国了解甚深。 此时此刻,正在关东聚集的讨董联盟,看似同心,实则各怀鬼胎。 也正应了曹孟德那首诗: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这里面便是联军的弱点。 只要拿住了这个弱点,联军不攻自破。 所以,聪明如李儒,一听便看破其中奥秘,方才带着朱棣前来深夜面见董卓。 “许小利,谋大局!妙计啊!” 在看到了朱棣所画的地图,以及注释的破敌方案后,李儒禁不住赞道。 “可这样做,咱家岂不是很没面子。” 董卓喜后,忽然又一想:“那以后他们想要什么,再联手,难道咱家还得给他们?” 李儒笑着解释道:“相国只看到了表面。你看这里,封袁绍邺城候,韩馥河内候,公孙瓒河北候,到时候这三方定然会为了地盘整个鱼死网破!其余,如孙坚跟刘表去争,袁术跟马腾去争......他们争得越热闹,咱们赚得越大啊!” “所以,咱这赚得不是眼前小钱,而是往后的大钱。” “相国英明啊!” 有了李儒这个主张劝降的神仙辅助在一旁的煽风点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