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神秘(2) (第2/2页)
是国公府里的侍卫,一向跟着我,出门之时,贪图个使唤方便而已。”他话语虽然谦虚,语气却十分傲慢。 上官清影道:“桓国公,在下自幼便十分佩服武艺高强之人,虽然也学了一些武,却都是些不入门的把式。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这几位高手展示一番。”说到此处,靠近张易之低声道:“既可以为桓国公助兴,也可以显示桓国公的威严。不知桓国公意下如何?” 张易之面露微笑,说道:“我已经做了不速之客,承蒙公主、王爷看得起,让我坐了首席,又岂能喧宾夺主?”上官婉儿看他已经跃跃欲试,看太平公主一眼,道:“若是桓国公一面表演难免无趣,我也带了几个不成器的属下,不如和桓国公比试一番如何?” 太平公主道:“我大周武运昌隆,既然桓国公和宰相大人都派了人,正好今日也是我做做东,便设下个彩头,任何一方获胜,便可获得十两黄金。”说着双手轻拍,早有仆人赶上。太平公主低语几句,那人便快步离开。 张易之早已跃跃欲试,听众人如此说,便道:“既然公主和宰相大人赏脸,我若再推辞,便是不给二位大人面子。不知宰相大人带了多少人来?”上官婉儿道:“我等前来赴宴,岂敢多带人手,只带了七名随从。”张易之道:“好!不如我们就比试七场,不知宰相大人意向如何?”上官婉儿道:“谨遵桓国公吩咐。” 这时,那仆人已经端了盘子走出,盘子上改了一层红色绸缎,看得出来,下面盖的是金银。太平公主先开绸缎,在一个方形的黄金盘上放着十锭金元宝,每个都有十两之重,说道:“一点小小的彩头,不成敬意。” 却在这时,数人也从上官婉儿身后走出,为首者身穿大红袈裟,是个高瘦和尚。张易之也召唤下属也从背后走到场中。太平公主站起身来,笑道:“众位朋友,大家来喝一杯!”席上众宾见太平公主站起,也都站立相迎。 两列人都躬身道:“不敢当!列位大人请坐。”尤其是那为首的和尚,说话声若洪钟,单是这份中气,便知内功修为了得。 太平公主敬酒罢,早有人设好新的席位,双方武高高矮矮,或俊或丑,分别在两席中入座。 太平公主笑道:“众位朋友,双方既然是切磋武艺,自然是点到为止。不过刀剑无眼,难免身体会有损伤,若是哪位朋友不幸受伤甚至是丧命了,切不可与对方寻衅滋事。不知大家意下如何?”众人纷纷道:“如此甚好!” 张易之道:“练武之人,技不如人丢了性命,就算去寻衅又如何?还不是自取其辱,被打得落花流水。” 太平公主只是赔笑,道:“既然如此,不知哪位师傅先来?” 他话音刚落,左首武师席上一个中年汉子霍地站起,左手拍在椅背之上,翻身进入场中,做个四方揖,朗声说道:“在下龙剑秋,江湖上的‘铁骨游龙’便是,向宰相大人府上的高手请教!”他刚刚这掌势大力沉,却未将椅背击碎,自是发掌时已有收力,跃出时,身形婉若游龙,确不辱其“铁骨游龙”之称号。 他话音刚落,右首一个瘦小老者身子一晃,已拦在他面前,说道:“龙师傅,老朽‘枯云叟’请教。” 上官清影忍不住一怔,此人的名号他是听过的,江湖上早已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枯云叟既是他的外号,又是他的名字,一手“哭丧掌法”名震江湖。 龙剑秋显然听过此人名号,道:“原来是枯云叟前辈,请了。”说着足下一点,身体如同离弦的箭一般窜出,一掌拍向枯云叟的额头。龙剑秋中等身材,枯云叟却比寻常人矮了一个头,这一招似是直冲,又似是下锤,力道十分诡异。 枯云叟看他一出手便是致命的杀招,忍不住心中有气。只见他不闪不避,双眉尾尖渐渐下垂,嘴角逐渐下沉,表情十分凄悲,如丧考妣。 龙剑秋看他并不躲闪,心中大喜,这一拳似乎更增了三分力气,中枯云叟面门。这一拳结结实实的打在枯云叟脸上。若是平时,这一拳下来,必然是“啪”或者“啵”的一声,而这一拳发出“噗”的声音。 众人正惊疑间,却见枯云叟双掌向龙剑秋胸口缓缓推出。双掌力道十足,招式却十分缓慢。龙剑秋号称“铁骨游龙”,身形如游龙一般,二人距离虽近,仍是游刃有余。当即足下一点,便要退开。 却在此时,却觉右拳上似有一股强大的吸力,身子虽然已经飘出,拳头却无法离开枯云叟的面门,身子直接横飞起来。 枯云叟慢吞吞的双掌正拍在龙剑秋胸口,登时拳上的吸力也登时消失。龙剑秋如同断线的风筝,斜着飞了出去。如同他刚刚打枯云叟一般原路返回。 却在此时,左边一人腾的弹出,伸手接住龙剑秋。龙剑秋受伤不轻,“哇”、“哇”的连吐了三口血,才喘过气来。 枯云叟双手抱拳,躬身道:“龙兄、承让承让。”龙剑秋在桓国公府上并不十分被重视,抢先出战,本想先赢得一阵,一来为张易之赢得一些彩头,而来也想让府上武士高看自己一眼。不想只是一招便大败亏输,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只好起身,抱拳回礼,什么话也不说。 那救他之人也是个中年书生,冷冷的道:“输了阵,桓国公还留你作甚。”话音刚落,却见龙剑秋面色狰狞,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竟是死了。原来他竟然在龙剑秋背后暗中使劲,将他震死了。 太平公主脸色变得铁青,今日设宴,本是喜事。双方争斗,难免见血,不想此人竟公然杀人,公然向主人挑衅。 中年书生一脚将龙剑秋踢向一边,随即回头跪在地上,对太平公主磕了三个头,道:“桓国公平时御下极严,属下一时义愤,竟忘了场合,请太平公主恕罪。” 太平公主本已十分愤怒,见他如此,也不好公然发作,对下人道:“还不快将他拖出去。”身边的下人忙道:“是!”急忙奔出。 张易之大喝道:“你个大胆的奴才,公主刚刚说过点到即止,看我回去不收拾你!”中年书生道:“国公责罚的是!属下不知轻重,当真该死。还请国公留我性命,为国公赢得一阵,再去领死。”说着,右手食指点出,正中左手小指。左手小指应声而断。 众人忍不住惊呼,中年书生继续道:“今日先断一指作为处罚。待我赢得此阵,再来领死。”张易之冷哼一声道:“你听太平公主处置吧。” 上官清影心中暗想:“这书生是你的人,太平公主就算有冲天怒火,又怎能处置他?” 太平公主容颜稍霁,道:“双方比试,难免损伤。这位师傅还是要全力以赴。”中年书生道:“多谢公主。”又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转向枯云叟道:“在下费雪,江湖上朋友送个外号‘落雪书生’。久闻枯云叟的‘哭丧掌法’独树一帜,与江湖上许多武功都不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枯云叟微微点头,他虽然恼恨龙剑秋出手狠辣,下手也是极重,却未想过要杀人。听他自报家门,暗想:“原来是这个家伙,难怪了。” 原来“落雪书生”,本是因为他的“落雪笔法”施展开,招式极快,如飘瑞雪。不过江湖上也有人暗地里称呼他为“落血书生”,因其冷血无情,手下从未有生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