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物馆的来访者[1] (第2/2页)
的小地下室,堆放了很多冰块,是用于储存物资的冰窖。里面的空间不大,仅能放置到1人应急时大约一周的食物、用水。除外还有一些必用的物品。拿出几日前狩猎获得的野味-野菜,比划着接下来会需要的份量,熟练的拿生切rou刀划开了一大块鹿rou,不用的又放回冰窖里。很快,利威尔烧的水沸腾,他用来泡了一盏桦树茸,接着又开始准备起菜肴。 今天,沃罗塔湖边的“博物馆”要迎来两位贵客。 ——伊凡·利威尔两年间经过了重重筛选,这是[沃罗塔]内部与他进行的首次现实世界接触。 说起来,伊凡·利威尔,其实不是他的真实名字。起始不详,原本是亚美联邦-“斯可卜”一员,[八年战争]结束后,“斯可卜”在泛东共和国代号“米迦勒”的行动,即秘密调查[创世纪-阿尔法]源起期间,他佯装在一次激烈战斗冲突中假死,后经由泛东共和国东北地区出发,渡黄海,至汉城,获得新身份即伊凡·利威尔后,又从汉城启程,渡霓虹海,前往海崴,深入罗宋联邦的西伯利亚地区“流放之地”欧隆克(自治)共和国,定居在了沃罗塔湖边,原始的作为一名狩猎人在此地生活。 固有印象中的西伯利亚,是“沉睡之地”。而西伯利亚的欧隆克,极寒(的)流放之地。对,是那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流放之所...但现在的西伯利亚,是一块新的,亟待开发的进行时(正在变为)广袤的偏温暖区域。说来话长,也能用20世纪的人出于对未来的担忧,作出警告。成为现实的产物——北极变暖/北极放大效应(亦称“全球变暖”)解释。 所以,伊凡·利威尔选择了这里。这是“大时代的居所”尚待开发,人群复杂。 巧合的是,欧隆克的[沃罗塔湖]与[沃罗塔]通用一个名字。 [这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沃罗塔,沃罗塔湖...] 食材准备结束,利威尔在试好油的温度后,便逐个把切好的块rou下平锅煎煮,在煎制焦黄后,他又把切好的油葱,准备了的迷迭香,大蒜放在边上,继续煎着,期间还把型给封好。弄得差不多了,他将这些都放进了温水袋中,以温煮的方式放置一口盅内。与此同时,“大菜”也到了该进行秘制的时候,他把冰窖里拿出来的rou放入了一口大铁制长圆锅中,定时开始烹煮。 在完成了全部工作后,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以及欢迎客人的到来。 有些倦意的他想到“适当享受”一下,便出了屋内,靠在了屋外平台处的摇椅上。 在前日,得到了[阅后即焚]的讯息,利威尔就在好奇两个人会是怎样的。并适当的猜测起组织[沃罗塔]与现如今他所在的“博物馆”旁[沃罗塔湖]的渊源。 [会是源起吗?但,这是不安全的。]利威尔想起“源起说”可能,很快摇了摇头。 [只是巧合?但,参观“博物馆”的意义?]实用的简单唯物观,也达不到合理的解释。 [“伊藤聪”你究竟为什么给我启示呢?]伊凡·利威尔又试想了几种可能性,但他依然不确定。接着,他又想起了自己来到这里,最直接的原因,一个叫“伊藤聪”的人。 利威尔的大脑前一秒还在涉入回忆的地界,下一秒他就敏锐的嗅出了在周边的异常。似乎在木屋偏东的小丘陵斜坡入木屋方向,有人(动物)进入。之所以这样判断,是这一方向处,出现打乱往日节奏的风破音——原本,这里被他用了些木板,以及小的灌木丛挡住了大风口,本应该是沉的低声。 就这样,他小心的快速行动,从摇椅上起身,踮起脚,双膝微弓,以最小的声响。走进了屋内,想将他放在桌上的武器拿起来。在桌上,他放着便携带的ar-15,配套的子弹,改套件,整件战术背心。里面放着他的割刀。这时候,有一个影子很快的出现,叠入他的影子中。木屋内是自然的杂光,越是在里面,能觉察的变化越显著,反之则变微弱。 [有人!] 转过头来的同时,利威尔也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尽全身力气,准备将自己抛出——用翻滚动作到木桌的方位,随时要进行反击。但看着眼前的人...竟然是一个女孩?乍一看甚至还没有成年,没有训练痕迹。亲切可爱的脸庞加上一头棕色头发,就已经占了她身躯显宽的很大部分。 [竟然出现(潜入地)如此顺利?] [这个人...她是怎么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靠近的?] “我是,博物馆的来访者”女孩开口了,说话同时还将自己的左手边袖口微微卷起,举起了手,在她的手腕处,是绑上了一件圆形的饰品,是铜作的圆形人工物件,上面有个应该是带[眼睛]的符号而符号的四周,即圆边缘处,有两段看不清也不知道意义的句子。 这是一次性通讯时所说的信物样的物品。她展示给了伊凡·利威尔。同时也说出了暗语。 “博物馆的来访者”利威尔重复了这句话。 利威尔听到暗语,又看见信物,长舒口气。本要蓄力跳出[死亡三角]找掩体的想法也离去了。 “死者来信”利威尔说出了他这边的暗语。 女孩听到,点了点头。接着便将手腕处的信物脱下,递给了伊凡·利威尔。 “欢迎你。只有你一人吗?”利威尔拿着手镯,想起什么。具讯息,应该是两个人才对。 “显然不是。”女孩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