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楔子国殇 (第3/3页)
,浮尸千里,血染河山,如入修罗之境,真乃人间炼狱。” “便是久历沙场的将士,也为之动容;太祖何等英雄人物,登临关下却也潸然。那天门关,城高八百丈,占地八百里,城中有雄兵十万,猛将数十员,俱是以一敌百、万夫不当的勇将。可那天门关守将,却眼睁睁看着百姓受戮,不思援救。太祖下令全军缟素,以奠无辜丧生之百姓;却有一彪骑兵,自关外而来,言说……” “你来找我,可是为了太祖故事。”老人的眼神从说书人身上抽离,问道。 “啊!是。”不知为何,来人听的竟有些入迷了,这时被老人唤醒,便觉得有些揶揄。 老人浑浊的双眼看穿了他的揶揄,便说道:“太祖故事,大街小巷不都是吗?连卖糖人的都会说,这糖人别看普通,可是太祖潜龙的时候最喜欢吃的。” “先生教导的是。”来人定下心神,默念一圈,说道:“可市井之言,终究不如先生亲历来的准确一些”。 老人指向窗外,问他:“你可知道,这书,是谁写的”? “学生不知”。 老人颇为自满的说:“这城里最时兴的说太祖故事的书,都是我写的。” 啊!来人心下微惊。 窗外,先生说书的声音仿佛有某种魔术,能变化出不同的声音。听得见刀光剑影,也听得见沙场潇肃;说起故事声音沙沙的,穿越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讲到人物则激昂婉转,说不尽道不明人心冷暖。来人被深深的吸引,仿若看见了天门关前阴沉的天空、赤红的土壤;那天空下翱翔的雄鹰,那大地上奔腾的战马。先生说黑云压顶,他看见城高欲摧;先生说甲光向日,他看见黄沙穿甲。当先生说到敌兵百万,接连天地,其势如泰山,大乾如危卵的时候;他眉目紧锁,不觉身寒。只听见长琴声停,便看见全军定住,大堂寂静,连吃食吞咽的声音都绝迹;楼外烟花炸开,平添十分冷寂。 而后铮然一声,仿若石破天惊的一击,穿过江水涛涛而来,铺天盖地,有若雷鸣。 冲锋。没来由的,来人这样想。 “写的怎么样?”老人问他,似乎刻意打断他的思路。 “甚好,如临其境。”来人说。 “可惜不是真的。”老人说。 “啊!?”来人愕然。 “真的,远比书上说的更为雄壮、豪迈、悲烈,以及,残忍。”老人继续说。 “你觉得他们死的值当吗?”老人问他。 “天门关战死的将士吗?” “是!” “当然值。” “为何。”老人眼神中似乎有些不解。 “国难当头,捐躯以赴。”来人语调激昂,这是他来到这里以来第一次这么激动。 “可他们死了。”老人的眼神淡漠,仿佛根本没有被他所影响。 “人生当死,死得其所。”来人平复胸前一口气,坐下说。 “今天是什么日子?”老人忽问。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奠亡灵的日子。”来人说。 “他们可真开心啊!”老人怅然,眼神寂寥,窗外说书先生博得满堂喝彩,不知道其中有几分,是他的本事。 “先生当年亲历战争,纵马搏杀,学生仰慕已久,今日特来拜会。临行前,家母为先生准备了些礼物,烦请先生笑纳。”来人说 “人老了,活不了多久了。带的要是财物金帛,便收回去吧!用不着了。”老人说。 一个糖人出现在灰黄的灯火下,用紫檀木的食盒盛放,五彩的流光熠熠生辉。糖人不甚精致,塑成持戟甲士的模样,甲士面容模糊,看不清面目。糖人甲士是持戟严阵以待的状态,本应肃穆悲凉的脸被捏的歪歪曲曲,让人觉得有些好笑。不贵,楼外城里五文钱一个,再多了就要怀疑是不是被骗了。 “学生知道先生不喜金银,来到城里,看见有货郎叫卖,便自作主张买了一支。”来人说。 老人眼眶有些湿润,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了。他想放声呼吸,告诉死去的战友这件事情。他抬头,看向来人。取出糖人,放在窗口细细把玩。 “只见敌阵中闪出一彪人马,为首的大将身高九尺,腰围九尺,虎背熊腰,面目凶悍。那大将径直挥舞双锤而来,架住了大刀。两人正相逢,各自尽战意;从来未识深浅,今日方知轻重;双锤赫赫若群山压倒,神锋烈烈如怒海拍岸;播土扬尘天地暗,飞沙走石鬼深藏。却说两员大将争斗五十合,不知胜负。使刀的武将抖擞神威,摇身一变,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青龙偃月神锋,青面獠牙,朱红赤发,恶狠狠的,劈头一刀。那大将也使神通,变得一般模样,使双锤,力压泰山而来。” 老人舒展的躺在摇椅上,也不在看窗外的说书人。 “学生求教。” 老人看着手上的糖人,颇为感慨的说:“也不知道那些人看见自己现在这模样,是悲还是喜啊!” “是喜!”来人斩钉截铁的说。 “临行前,学生特意去京城英烈祠祭奠。英烈祠中,前来祭拜者络绎不绝,香火鼎盛。想来昔年跟随先生出征的将士看到今日盛景,定然十分欢喜。” 老人尝了一口糖人。 真甜啊! “你想知道什么,尽管问吧!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再过几年,说不准又忘了许多事情。”老人说。 “对了,昔年我跟随太祖出征之时,不过是如你般大小的毛头小子。是我跟随他们出征,可不是他们跟随我出征。让他们听到这话,说不准会干出什么事情来!”老人将紫檀食盒推回去,留下了糖人。 又舔了一口。 还是很甜。 来人欣喜,确见窗外的书,也接近了尾声。 “却道是天门关血战,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可究竟双雄争强谁为先,能力压豪杰,制霸天下。欲知后事如何,还请下回分解。” 台上的先生把手里的云板一扣,清声满堂。先生整理长琴,神思片刻,凝神静气,起一曲西江月,聊作感怀。 “千古伤心旧事,故纸堆里文章。残编断简记英雄,总是南柯一梦。个个轰轰烈烈,人人纷纷扰扰。荣华富贵转头空,一场谈笑春风。” 一曲既罢,金戈铁马之声犹在;幽咽泉流,余音袅袅到底散去。四下掌声雷动,先生施然行礼,又是欢呼之声升腾。先生掀开帘子,回到后台。台前千秋故事,终是一场空空。 茶楼之外,天上街市绽放人间烟火。水月镜花,独看青山如旧色,峰峦不变。游人如织,间有妖鬼杂其中,共享人间盛景。 老人躺在摇椅上,思绪飘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仿若未曾老去,记忆依旧如此鲜活。 他敲打着节拍,浅吟着:“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