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曹cao决意捧曹苗 曹苗苦练内观法 (第1/1页)
贾诩听完曹苗的建议,惊得连拍两下大腿:“妙啊妙!” 但是,很快又露出迟疑之色。 曹苗此子,确实足智多谋。 可这野心也太大了点…… 从没带过兵,来西凉才几天,就想拿走征西军的大权了? 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点吧…… 果然是魏王子孙,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雄心和勇气。 只是,日后万一决断失误,又刚愎自用,不听我等劝谏,把大军带进坑里了咋办? 到时候,魏王会不会迁怒于我等呢…… 要知道,写建议信的人,可是我啊…… 我可得担上一半责任呐…… 曹苗看出了贾诩的疑虑,于是说道:“贾大夫面有难色,是不是,信不过曹苗的军事能力?” 贾诩忙堆起笑脸:“不不,公子的兵法谋略,贾某已然见识过,也甚为感佩。贾某担心的是,公子初出茅庐,还没有任何统领大军的经验。冒然担任如此要职,怕公子日后会现出,经验不足的致命伤啊……” 曹苗笑道:“贾大夫的担心,乃人之常情。可贾大夫是否想过,湟水城一战,征西主力军在贾大夫和许褚的带领下,损失了一万四千余人,只剩下六千余人逃回陇西。” “魏王,怎会熟视无睹?恐怕,已经是怒不可遏了。碍于多线作战,无暇顾及,才没空,追究二位统领的过错。照着征西军目前的状况,接下来的战事,怕是凶多吉少。” “一旦之后的战事里,征西军再有什么损失,只怕魏王,不会轻饶二位统领。所以,与其死抱着征西军这块烫手的山芋,不如将它转给我。这样一来,日后战事再有不利,魏王也只会迁怒于我。二位,也能免去大部分罪责。” “而且,我一旦拿到了征西军权,就能完成对雷定的承诺。到时,雷定便会对我极为信任。有了雷定这个内应,攻破其他城池,还不是指日可待?所以说,只要把军权交给我,征西军就能从悬崖边,来到安稳平地,彻底扭转危局。” “目前来看,这是唯一能挽救征西军,和二位统领的方法。一旦拿下剩余城池,完成征西任务,我也好,二位统领也好,都将受到魏王厚赏。贾大夫,甚至还会因为保举有功,进一步巩固,在魏王心中的地位。” 贾诩听了,觉得甚有道理。 这才舒展愁容,放宽了心。 于是拿出纸笔,照着曹苗的建议,写了一封长信给曹cao。 …… 当送信兵千里加急,到达邺城的时候,已是三天后。 曹cao坐在魏王宫书房中,接过书信,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上一次西凉快马送来战况,是几天前。 听着送信兵口中的连串噩耗,曹cao几乎头痛欲裂。 征西军大败,损失了一万四千余人…… 许褚负伤,贾诩和曹苗,已被俘虏…… 可能是因为多线作战,无暇立刻处理。 也可能是因为,看到贾诩和曹苗被俘,担忧心乱。 曹cao已然没心思追究贾诩和许褚的责任,只想着怎么把人救出来。 毕竟,贾诩是曹魏第一谋士,不可或缺。 曹苗,好歹也是自己亲孙子。 只要雷定开出的条件没有很过分,自己还是想,救出这俩人的。 只是,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救出。 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安排征西大业。 可以说是,有些束手无策。 就这么煎熬了几天,总算等来了征西军的新消息。 谁知,送信兵一开口,就带来了天大喜讯。 贾诩和曹苗,竟然奇迹般地逃回了曹营! 这让曹cao,如何不欣喜若狂。 哪知道,展开贾诩的书信之后,又看到了连串喜讯。 这次逃回曹营的功臣,竟然是十几岁的王孙曹苗! 曹苗不仅在雷定面前,谈笑风生,挥洒韬略,竟然还跟雷定结为兄弟,佯装结盟,当上了双面间谍! 曹cao看到曹苗的谍中谍计划,可以说是又喜又疑。 喜的是,自己的孙辈中,竟然出了曹苗这等不世之材。 深陷敌营,竟然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全身而退。 甚至,还博得了敌方的信任。 疑的是,曹苗为什么会想到,在魏、羌之间,做一个双面间谍呢? 曹cao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哪怕是父母孩子,只要行事有一点可疑,就会再三怀疑。 思来想去,他选择相信曹苗。 因为以曹苗的身份和以往表现来看,不太像是私藏异心。 况且,还有自己最信任的贾诩,大力保举。 可以初步排除,曹苗这孩子另有图谋。 可接下来这事儿,实在有些难办。 贾诩居然建议,把征西军的军权,交给十几岁的曹苗? 这又是唱的哪出啊…… 按照贾诩的解释,一来是觉得曹苗表现出了惊人的军事谋略。 二来,曹苗要想顺利推行谍中谍计划,就必须拿到征西军的大权,以进一步博得雷定的信任。 这第一点,曹cao确实也看出了曹苗的才智。 可带兵打仗,不是只凭谋略就可以的。 还需要,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一点上,曹苗完全不具备。 这第二点嘛,倒是说得通,可以理解。 如今,征西大军只剩下逃回陇西的六千人。 以及,从乌游谷、沙渠道撤回陇西的一万人。 总共也才,一万六千人。 西凉其他曹魏城池的军队,各自都有军事任务。 根本无法调集过来,参与征西行动。 而驻守西凉七城的羌兵,足足有四万多。 就算有贾诩坐镇,加上曹苗、许褚帮衬,这一万六千人,也断然难以撼动四万羌兵。 想要扭转颓势,只能另辟蹊径。 而曹苗想到的谍中谍计划,恐怕是唯一行之有效的脱困方案了。 这两点一齐考量之下,曹cao终于决定,答应贾诩的建议,博上一博。 毕竟,贾诩说了,自己会作为督军,监督曹苗。 所以,完全可以照以下安排,来一个两全其美。 首先,曹苗挂名征西大将军的头衔,骗取雷定的信任。 其次,贾诩挂名督军,却在实际行动时,变身为实际上的军事统领,在暗地里指挥曹苗。 这样一来,既能完成曹苗的谍中谍计划。 又不至于将实际军权,完全交给一个小孩子,增加战败风险。 想到这儿,曹cao拍掌大笑,心想:我可真是个天才啊! 当送信兵,千里加急,将曹cao的批复带至陇西城时,已经是三天之后。 一去一回间,又耗费了六天的时间。 这六天,对曹苗来说是个难得的长假。 于是,在李世民的指导下,夜以继日地练起了内观法。 李世民毕竟练过十年内观法,知道很多要领和捷径。 在唐王的帮助下,曹苗的功力突飞猛进,甚至练成了全部内视法。 只剩下,观心法。 曹苗在房间里,忙得废寝忘食。 可陇西城里的曹军,却偃旗息鼓,一片闲散悠然。 十几里外的湟水羌军,也是毫无动静。 这两方,似乎暗地里达成了默契。 又好像,于平静中,酝酿着什么大动作。 诡谲的疑云,聚散翻涌,笼罩在两座古城的上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