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风云录_第036章 莫名其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6章 莫名其妙 (第1/2页)

    “峰哥,你准备去哪玩?”

    岳林虎没有凌晓丫那么夸张,他关心的是去哪玩、玩什么。

    “有可能去县城。”

    “什么时候去耶?峰哥哥,带我去好不啦。”

    凌晓丫一双大眼睛眨吧、眨吧地望着岳林峰。

    “到时再看吧,先等我到县城去了再说。”

    现在屋里屋外都收拾好了,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衣服被褥等起居条件得到了改善,至于塘里的鱼就随它长去吧。

    当务之急就是把后山的地翻了,种上桃黍,然后等待去县城的机会。

    当初岳林虎说他懒、不种桃黍时岳林峰还有点纳闷,这桃黍是什么鬼哦?

    后来当他在凌云家看桃黍种子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搞了半天,桃黍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高梁!

    这还真是应了那几句话:倒士加两点,和尚一条巾,平常两个字,猜死个读书人……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东南一品香的伙计来得很快,才过了五天就再次来到了岳家村找岳林峰要菌子。

    他们找到岳林峰时,岳林峰正在后山种桃黍,一身的汗、两手的泥。

    据前来要菌子的两个伙计介绍,他们老板吴掌柜把这茅柴菌子汤推介出去后,食客们相当满意,逢餐必点。

    加之东南一品香生意火爆,所以,上次买去的那一百六十多斤茅柴菌几天就被点得差不多了。

    这不,吴掌柜又打发他们俩个来买菌子了,而且还带了两头驴子,看阵势是想买更多的茅柴菌。

    买更多好呀!

    连续多天漫山遍野地捡,岳林峰带着两个小跟班在山里面弄回的茅柴菌太多了,家里家外派得到处都是,正愁没地方放呢。

    这茅柴菌又不比其他物件,是鲜货、怕挤压,无法堆放,只能散开摊在地上。

    好在这段时间太阳好,先前几天捡回来的菌子已经在烈日的曝晒下成了干货,要不既使房前屋后的地坪里都摊满,地方也不够。

    村里人看到岳林峰他们三个莫名其妙地突然捡回来这么多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菌子,少不了又指指点点、长长短短地好一番鄙视和脑补。

    做自己的事,随他们去说吧。

    说几句又不掉砣rou,说高了风吹掉了,说低了脚踩掉了。

    赚钱才是王道,何况这还是无本生利、只需费点力气的活。

    世上只有病死人,没有累死的人。

    哪怕劳累过度而死,也是积劳成疾所导致。

    年轻人力气有的是,用完后睡一觉又回来了。

    把已收晒干的菌子留下,还没有晒干或者只晒了半干的茅柴菌子,这次一古脑全部被东南一品香的伙计给拉走了。

    价钱照旧,菌子是自己长出来的,反正没花成本,岳林峰一律按新鲜菌子的价格算,二分银子一斤。

    东南一品香的伙计很开心。

    五百二十八斤菌子,共计十两五钱六分银子,一分不少,当即钱货两清,爽快得很。

    要知道,一斤新鲜的菌子晒干后顶多只有二两。

    无论新鲜的还是半干不湿的一律按新鲜的计价,岳林峰这么大方,东南一品香可是占了大便宜。

    岳林峰也无所谓。

    种完桃黍他就要到县城去了,这捡菌子的买卖他也没办法继续做下去。

    肥水不落外人田,他打算把这事交给凌云、岳春雷他们两家去做,趁着茅柴菌子的繁殖期还有十多天,好让他们两家也挣点钱。

    当然,吃独食并不是岳林枫的风格,同时也搞不成器。

    这东南一品香的伙计短短几天连续两次来岳家村,把岳林峰带着凌晓丫、岳林虎从山里面捡回来的菌子拉走了,还给了钱,村里人最怎么蠢,到最后也能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大家都弄明白、醒悟过来时,恐怕是牛呷苋菜、一扫而光,连刚冒出来的菌崽子都会被捡得一干二净。

    当然,岳林峰乐见其成。

    村子附近山里有丰富的茅柴菌资源,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让大家能知道如何利用这种自然资源,从而挣点钱补贴家用,这是好事。

    何况,岳家村是自己生长的地方,村里人绝大多数都是本家族人,带动他们致富是应该的。

    虽然近两年大家有点不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