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渊源 (第3/3页)
剑庄的后人了。” 陆行舟听完,略微沉吟了稍许,将手里的卷宗资料放在了桌子上。 然后捋了一下耳鬓垂下来的白色发丝,问道, “当年灭浮云剑庄的,是什么人?知道吗?” 汪亭摇了摇头, “当年那件事做的十分隐秘,只知道是一群黑衣人做的,并不知道这群黑衣人来自于哪里。” “估计,只有赵家人自己心里清楚了。” “但据传,可能和草原有关系。” “因为当年有人看过赵家惨案的现场,所有人身上的伤口,都是以刀所伤,而且是极为锋锐,轻巧的细长弯刀。” “中原武林里的这种弯刀很少,但在草原上,这种刀却非常常见。” “但当时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 “也没有人能够证明。” “或许,我可以把赵青云找来问问。” 陆行舟站了起来,走到了窗户前。 夕阳越发的西斜了。 只剩下半个残阳还挂在地平线上,那殷红的霞光,将整个汉中城都染成了红色。 陆行舟沉吟了稍许,道, “等他把白蛇门的事情处理完吧。” 这个时候。 应该是赵青云最忙的时候。 忙着立威。 忙着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力量。 将白蛇门的地盘给迅速站稳。 所以。 即便陆行舟很想知道后者的来历,渊源,也是不想打扰。 毕竟。 相对于后者的过往,后者目前做的事情,对陆行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是!” 汪亭没有对陆行舟的决定有任何质疑。 他拱了拱手,一边退下,一边说道, “小的再尽量去查一下当年的事情。” 他走到门口的时候,陆行舟扭头,提醒了一句, “让再派两个密谍司的人过去,把这赵青云保护起来,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通知咱家。” 当年的仇家。 很有可能再出现。 再没有弄清楚事实的原委之前,陆行舟还不想错过赵青云这么一个好手。 毕竟,从他灭白蛇门的手段来看,这是个狠辣果断的。 陆行舟很喜欢。 “是!” 汪亭应了一声,便是退了下去。 时间流逝。 陆行舟在屋子里,迎着夕阳的光,还有那些晚霞,看着今日东厂密谍司送过来的卷宗。 有关于长安城里的。 也有关于广元城的。 还有一些十分机密的,用黑色的漆封给封住的。 那是从草原上传递过来的。 自从知晓了草原可能会起战事的事情以后,陆行舟不仅是在稳固关陇蜀线,也暗中调派了一些密谍司精锐,开始往草原的方向渗透。 他要及时掌控草原的动向。 以防止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 他也要了解一些草原上的情况,以方便日后真正打起来的时候,能够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他看这些卷宗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几十封卷宗,足足看了得有两个时辰,才终于是全部都看完了。 窗外的夜色已经十分浓郁。 将整个汉中城都已经是包裹了起来。 街道上的人也不见了很多。 只有打更的人,还有巡夜的人以及那花天酒地的地方,还有着人影闪烁。 天地之间的那些喧闹,也都基本上不见了。 连那穿过城区而过的风声。 都听的清清楚楚。 风声里面,还有犬吠的声音,似乎是从遥远的远方而传来的。 陆行舟推开了窗户。 任由风吹在了脸上,白发慢慢的飞扬。 然后,他听到了门口的脚步声。 “陆公公,赵青云求见。” “进来。” 陆行舟料到后者会来见自己,并没有什么意外。 他依旧站在窗户前。 被风吹着。 赵青云则是推开了屋门,走了进来。 一日的厮杀过后,赵青云脸上的稚气更显得淡薄,倒是有几分凶狠戾气,开始散发了出来。 那一双眼睛里,也是有着之前没有的冷冽。 有些东西。 只有杀过人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彰显出来。 “草民赵青云,浮云剑庄余子,赵平。” “见过陆公公。” 赵青云关上了屋门,然后郑重其事地跪在了陆行舟地脚下。 “咱家眼里揉不得沙子。” “说说吧。” “有什么过往。” 陆行舟也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 赵青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给陆行舟交代一切,他早已经准备好了语言,略微沉吟了一瞬,便是慢慢的道, “这事,还得从五十年前说起。” “家父赵万山,乃是东厂密谍司,驻草原一支,亥门之首。” “亥门之职责,乃打探草原异动,紧盯王庭金帐,为大魏朝提供线报。” “当年,家父偶然得到草原王庭金帐的不传之剑,耗费了极大的代价,逃回关陇,本想上报东厂密谍司,以求功劳。” “但却恰逢东厂被取缔,所有密谍司,东厂之人,尽数成了无根浮萍。” “家父无奈之下,只能隐姓埋名,利用之前的密谍司势力,在这蜀地讨个生活,以等待有朝一日,东厂重新再起。。” “可惜,后来没有等到东厂,却等到了草原上的杀手。” “王庭金帐的小祭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