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新生 (第1/3页)
长生帐染血。 大魏朝先任督主杜先隆魂断草原。 关陇起风雪。 寒流落地。 王庭伤元气。 东进之事拖延。 此。 都为后事。 …… 陆行舟离开了卷库,站在了皇城的城墙上。 天地依旧是黑暗一片。 像是巨大的锅底扣在了人们的头顶。 城墙上的风,也比城内的风更加剧烈,吹在脸上,有些刀割般的生冷,刺痛。 白发飘飘。 衣衫猎猎。 陆行舟双手负在身后,看着这座沉寂于黑暗之中的长安城。 突破了胎息后。 他似乎能够感受到什么。 是这座城市的呼吸,心跳,又或者是这座城市的生命力。 总之。 那些东西,即便是在黑夜里,也是依旧存在的。 他们像是潮水,又像是海啸,在这长安城的上空荡漾,翻滚。 哗啦啦! 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低沉而有力。 那是巡城士兵出现了。 咻! 陆行舟的身影消失在了原地,他跳下了城墙,然后顺着墙壁正在向下疾坠。 以他如今胎息境界的实力,再下城墙,已经是轻而易举。 身体轻盈如鸿毛。 宛如闲庭信步。 他自始至终都将双手负在身后,面不改色。 因为极速下坠产生的风,吹的白发猎猎。 他恍然未觉。 轰! 眨眼间,陆行舟落在了皇城外的大地上,地面是用厚实的青石砖铺就的,但依旧被踩出了一丝丝的裂纹。 他没有在意。 膝盖直起,将地上的一丝灰尘震荡散开。 然后又朝着远处掠去。 也就是片刻的功夫,他已经来到了一个地方。 国子监。 这里也非常的安静。 不过门口悬挂着的缟素,宣示着这里的不同寻常。 陆行舟于恍惚之中,杀了国子监的学子。 苏定邦。 如今,苏定邦的尸体被人收了回来,正放在这国子监的前院里。 有同窗自发的在这里为其搭建了灵堂。 供人们来祭拜。 夜深人静。 灵堂里非常的冷清,没有声音。 只有惨白的烛光在随着风摇晃,好像火苗随时就要熄灭了一样。 陆行舟站在这灵堂门口。 看到这那些挽联,也看到了那些花圈,还有燃烧着的火盆。 里面是纸钱。 告慰苏定邦的在天之灵。 “你是谁?是你……你来做什么?” 陆行舟安静的站着,然后有人从灵堂里走了出来。 是一个有些佝偻的,瘦削的,老者。 老人头发都已经掉的差不多了。 白色苍苍。 拄着拐杖走路,也都觉的踉跄,好像随时来一阵风,就能够将其吹倒。 他便是苏定邦的老师。 国子监的大儒。 沈秋鸿。 心爱的弟子遭遇横祸,沈秋鸿悲痛无比,不顾自己孱弱老迈之躯,为弟子守灵。 他不是要让别人知道他多么心疼。 多么为苏定邦惋惜。 他只是想要死在这里。 借着自己的死,借着自己的名声,给东厂以压迫。 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再发生。 或者尽量少发生。 沈秋鸿明白天下大势。 他知道,目前这种情况,无论自己做什么,如何呼唤,都是不可能因为一个苏定邦的死而对东厂,对陆行舟造成什么影响的。 所以,他只能如此。 让陆行舟,让东厂,多一些顾忌。 未来,刀锋上少沾染一些他们这些书生,文人的血。 所以他一夜都没有走。 守在这里。 等死。 他原本想要起夜方便,然后便是看到了陆行舟。 他眼睛瞪着,看着陆行舟。 怒气汹涌。 “苏定邦,走好。” 陆行舟的视线穿透了灵堂的大门,落在了里面躺着的棺材上,微微颔首,然后转身准备离开,走到一半的时候,他又是看着沈秋鸿,也补充了一句, “先生,走好。” 沈秋鸿的意图,陆行舟也能大概猜的出来。 一句走好。 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东厂,不会真的丧心病狂,不会失控。 咻! 陆行舟转过了身子,然后身影再度朝着远处掠去。 他消失在了这沈秋鸿的视线之中。 沈秋鸿一直继续站在这灵堂之前,看着那道身影远去的方向,发呆。 沉默。 …… 陆行舟回到了东厂府衙。 然后顺着一些腐烂腥臭的味道,来到了那几具刚刚处理好的棺材面前。 这些棺材里面,便是固城王家的人头。 王氏的那颗脑袋,被徐盛容用生石灰处理过了。 到现在还没有腐烂。 就那么安静的立在棺材上面。 天空依旧是那么的黑暗,那种黑暗好像还从天上往下降落,试图压在人的头顶。 府衙里的风吹过。 石首上的头发随着风飘荡。 因为死去多时的缘故,一些头发被风吹着就落了下来。 落在了地上。 又随着风飘荡向远处。 陆行舟双手负在身后,看着这一具人头,看着那棺木里躺着的无数人头。 微微的叹了口气。 他拱手,然后深深鞠躬。 王氏的死。 王家的灭门。 固城的混乱。 都是自己的疏忽造成的。 当时。 自己觉的自己的人生目标依旧是报仇,是慢慢的折磨徐盛容。 所以,故意没有杀了徐盛容。 然后才有了王家的灭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