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 听我说,谢谢你 (第2/2页)
,荀公自今年起便身体抱恙,且年事已高……” 说到这里又故意住口不言,随即道:“汝弟文若也在洛阳,衣不解带地侍奉于前……汝与文若乃亲兄弟,怎能过门而不入?” 在私德重于公德的汉代,荀谌要是连荀爽都不拜见就回去,以后脊梁骨都会别人戳断。老董这招,属实是拿捏了。 “叔,叔父身体抱恙?”而荀谌也不是袁绍,跟荀爽的关系很好。当然,跟亲弟弟荀彧的关系更好。 闻言后神色当即大变,向老董深深一礼,道:“多谢太尉告知,臣这就……” “嗯嗯,孝礼为先,汝先去罢。” 老董一脸体贴回复,心中已忍不住乐开了花:去了后,就别想再回袁绍那儿了……袁绍这样主动送人才,自己能不好好锁住? 哈,历史上策马入冀州对韩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兵不血刃,仅靠三寸不烂之舌为袁绍拿下冀州的超级辩才,袁绍居然会瞎了眼送过来? 不过仔细想想,比起郭图、逢纪、许攸那三位比较会舔的家伙,荀谌一身名门风范、君子cao守,自然不为袁绍那傲娇家伙所喜。 且算算时间,估计荀谌也是刚投靠袁绍。袁绍不知其能又爱面子,或许觉得派来一位荀家之后,更能给自己长脸吧?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位与田丰齐名又格外会辩,有勇有谋的人才,今后就是自己的了。 且荀氏八龙三若,呃……八龙就算了,老的老,死的死。但年轻一辈的三若,自己是一个都不会放过! 想到这里,又一次忍不住看向棺材,心中默默哼歌:“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得亏袁隗泉下无知,否则棺材盖都可能压不住,非跳起来掐死他不可! “唉……”此时看过遗书的太常蔡邕,不知为何突然伤感起来,轻轻叹息了一声。 想到了什么的老董,忍不住凑前向未来老丈人问道:“伯喈,适才还言袁次阳尸位素餐,此时为何又要叹息?” 蔡邕小声回复,道:“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隗?只因一时感念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觉为之一叹。” “这叹气的毛病,你是经常性的?” 蔡邕就有些奇怪:叹气还是啥毛病?……不过仔细想想,自己的确情感细腻,有种诗人和哲学家的忧郁。 想到这里,不由点了点头。 老董见状便眉头紧蹙,似乎有些担忧:“伯喈日后多喝水,多运动,多吃蔬菜少吃rou,每天饭后动一动……” “为,为何?”蔡邕愈加听不懂了。 “这不是那夜动乱,朝廷里一下少了很多人,空出很多职位么。” “然,然后呢?” “然后就很利于老夫安插……不对,是对朝堂权力进行一番调整。比如上表迁文优为司隶校尉,将绣衣使名正言顺地划归到监察领域。” “原来的司隶校尉朱公伟也不能亏待,就把他擢为执金吾,负责宫廷之外、京城之内的警卫……” “至于禁宫之内的警卫,当然得由老夫侄儿担任。旻弟这次表现也不错,将他迁为右将军,为老夫之下的军中第二人。” 蔡邕越听越迷糊,眉头紧蹙:“然后呢?” “哦……”老董这才反应过来,继续解释:“最主要的是,黄琬这次也想弄死老夫,司徒的位子他是别想坐了。但这个位子又十分重要,老夫思来想去,觉得还是王子师比较合适。” “再然后呢?”听了这么久,蔡邕还是想不通王允当了司徒,跟自己叹气有啥关系。 偏偏老董又不能解释,只能道:“反正,老夫让你怎样就怎样!……” “多喝水,多运动,多吃蔬菜少吃rou,每天饭后动一动就能保持心情愉悦,你就不会时常叹气了。” 蔡邕当时一哆嗦,感觉老董这语气……怎么跟自己大女儿一样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