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不速之客 (第1/2页)
虎山村的村民没有什么新年的概念,2007年的第一天,对他们而言就是个普通的冬月十三而已。 若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比昨天更接近过年了。 对农村来说,过年是个大事。 在蜀州的农村,又有一项是必须提前准备的:香肠腊rou。 哪怕是穷点,家家户户也会勒勒裤腰带,尽量备上些。 不然过年的时候招待亲戚端不上来掉面子不说,老祖先人也会觉得这子孙后代没出息,让他们连香肠腊rou都吃不上(当然,这只是传统民俗里的自我想象。) 那些富裕的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杀个年猪,香肠腊rou挂个满满当当,rou香满院。 但像虎山村这种穷得掉渣的村子,虽然家家都养猪,但都是奔着卖掉换钱的,能舍得杀年猪的,都得是村里的“富人”。 比如顾大强家。 至于其他杀不起年猪的农户,就来帮个忙,然后低价买上一些,也就凑活了。 一个组三四十户人,有那么四五家人宰上四五头猪,基本也就够用。 偏远贫穷的小村落,多年磨合,自有其抱团取暖的生活方式。 今年,因为霍千里要留在这儿过年,再加上顾大强也想给胡老和老汤都送点香肠腊rou带回去,便将杀年猪的时间提前了两天。 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末,顾大强家里杀年猪的时候到了! 刘晓雨的摄制组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场景,一大早,就带着人来到了顾家楼房前的院坝上。 经过这些日子,村民们对这帮人和机器慢慢都熟悉了,见着也不拘谨,自顾自地忙活着。 院坝的土坡,已经用锄头挖了一个灶坑,坑上摆着一口大锅。 大锅的不远处,几块砖架起一块水泥预制板。 水泥板的旁边,还摆了张方桌,上面铺着塑料纸。 刘晓雨化身好奇宝宝,拉着身边的霍千里,这是干啥,这是干啥,问个不停。 霍千里看了她一眼,开口道:“刘导,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好奇可能也是今后电视机前观众的好奇,所以,带着好奇用镜头慢慢看,一切都有答案。” 刘晓雨:...... 她眼露狡黠,“我明白了,你是不是也不知道?” 霍千里白了她一眼,“你觉得我会不会跟你一样傻?” 刘晓雨:...... 她默默瞥了一眼霍千里,缓缓朝他身边挪了一步,然后猛地一脚跺在霍千里的脚面上,瞬间逃开。 预想中的“追杀”并没到来,霍千里只是默默看着干净鞋面上醒目的泥印,幽怨地看着刘晓雨,“前几天刚刷的。” 刘晓雨愣了一下,旋即傲娇地一扭头,马尾一晃,装没看见。 霍千里翻了个白眼,“多大人了还这么幼稚,小心遭报应。” 刘晓雨吐了吐舌头,“略略略!” 这边幼稚鬼在闹腾,此刻的楼房外,聚集的不少人也在慢慢忙活。 一个妇人抱着一捆大柴,到那口铁锅下点上火; 另一个妇人提着水桶,朝里面倒上水,三桶五桶倒满一大锅。 一个五六十岁的杀猪匠叼着烟,正默默磨着刀,动作缓慢又恰到好处,像是一名久不出江湖的绝世刀客。 他身后摆着一个香案,几根未燃尽的细香生出青烟,从他的脑后升腾消散。 那是对猪神的祭祀,对刀下亡魂的超度。 楼房一侧的路上,四五个男人站成一列,手里拿着各种棍子竿子,叼着烟有说有笑。 后院方向忽然响起一阵大喊,“来了!来了!” 随着叫嚷,一头白色的肥猪甩着蹄子就闯进了众人的视野中。 在猪圈里蜷曲了大半个猪生,今天终于逃脱出来了!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还不撒开蹄子兴奋狂奔。 站在楼房两侧的人立刻跺脚伸手,拿棍子又敲又赶,试图调整它的行进路线。 一切都按照熟悉的计划进行,肥猪不自觉地就被一步步赶到了院坝上,即将进入“伏击圈”中。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猪脑中灵光闪现,还是生命本能察觉到了危险,肥猪竟然方向一转,朝着院坝另一头冲去。 围堵的汉子猝不及防之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