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少年无惧虎山行 (第1/2页)
2006年7月,蜀州,省委组织部。 组织二处处长办公室。 “霍千里。” “领导好!” “别拘束,坐下聊。” “诶。” 领导翻开简历,挑了挑眉,“蜀州大学毕业,还是韩老的学生?” 一旁略显拘谨的年轻人点了点头。 领导饶有兴致地看了他一眼,“以你的条件,留在锦城应该是没问题的。” 霍千里想了想,开口道:“我也是来自农村。” 领导微微颔首,没有多说,继续翻动着简历。 霍千里觉得嗓子有些发干,默默咽了口唾沫。 “叫你来,是给你透个底。”领导将简历一合,忽然开口。 霍千里神色一肃,坐得笔挺。 “去年六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紧跟着省委省政府便做出了响应。所以,这个事情在我们蜀州的层面是很高的,作为第一批响应的大学生,其中涌现的优秀人才都将进入我们组织部......乃至更高的视野。” 领导伸出食指,点了点桌上一小摞简历,看着霍千里,“尤其是你们这些勇敢地挑起省级贫困村重担的年轻人。” 霍千里心领神会,立刻振奋道:“领导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不负组织所托。”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贫困村,决心、耐心、细心,缺一不可,谨记。” “一定牢记领导教诲!” 领导从桌上另一摞文件中取出一份,“这是你要去的村子的简单资料,好好熟悉一下。” 霍千里连忙站起,双手接过。 领导也顺势起身,伸出手,“好了,我们少说多做。霍千里,期待你未来的好消息。” “多谢领导!” ...... 直到电梯的门关上,霍千里才长长出了口气。 难怪古代要把吏部尚书叫天官,这里的气场实在太强了,哪怕只是一个副处长,都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不过那一番话,倒是给了霍千里无尽的遐想。 不管是不是客套和画饼,只要对方真的有能力做到,人便常常难以控制地朝着好的方面去幻想。 坐在离开的出租车上,霍千里拿出了那份资料。 封皮上,硕大的三个大字:虎山村。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省级贫困村。 十五分钟后,霍千里合上资料,揉了揉眉心。 虎山村的详细情况,糟糕得超乎他的想象。 地处群山之中,两县交界,交通闭塞; 受限于地形,土地资源较差,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没有可供开发的矿产、旅游、文化等资源; 离城市远,无法承接大城市的产业功能溢出...... 曾经在霍千里脑海中闪过的那一个个致富之路,还没走,便已全部宣告不通。 这并不是霍千里一个人的困扰,资料上记录着,在他之前,一共有三名干部被派驻到过虎山村。 一名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一名有经济口背景的年轻干部,一名大学生青年干部。 这三人先后在虎山村努力过,结果自不用说。 因为他们但凡有一个人成功了,也就没霍千里的事儿了。 “看来想要吃到领导画的饼,并不容易啊!” 霍千里轻轻敲着膝盖,自嘲地笑了笑。 现实艰难,他的心头却并没有多少愁苦,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越难的路,走出来才越叫人兴奋! ...... 三天后,下午两点。 密密麻麻的细雨淋得人眯起了眼。 两边的丘陵起伏,隐约看得到零碎的田地。 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上,一辆摩托车龙头一拐,转进了一条泥泞狭窄的小路。 摩托车后座上的霍千里疑惑道:“刘哥,我们这是要走小路抄近道哇?” 三十出头的千符镇镇政府工作人员老刘握着龙头,笑了笑,“啥子哦!勒斗是大路!” 霍千里嘴角一抽,默默抓紧了车身的钢架。 …… 半个小时后,摇摇欲坠好几次的摩托车终于停了下来,但却不是因为到了。 老刘看着前方几乎把整个路占满的大水坑,有些歉意地回头看着身后的年轻男子,“小霍啊,我这个车子恐怕是过不去了。” 霍千里愣了愣,“还有多远?” “不远不远!”老刘指着前方,“最多二里路。” 霍千里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一片雨雾茫茫,什么都瞧不见。 但人家既然这样说了,霍千里也只好懂事道:“那行,这点路我走过去就好了,今天麻烦刘哥了!” “哎呀!莫客气,你大老远来支持我们工作,我都没把你送到地方!” “足够了足够了,真心感谢!” 客套两句,霍千里便下了摩托,老刘帮忙将车尾上绑着的行李解下来。 “那要得,我回去了,霍兄弟你慢点!” “行!麻烦刘哥了!” “说那些,回头来镇上喝酒。” 摩托车卷起泥浆离去,霍千里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转身看着前方泥泞的道路,眉头皱起。 他从未想过一条路可以这么烂,或者说,他从没想过这样的泥潭可以称之为路。 连绵几天的雨将路上的黄泥浇透,踩上去微微用力,脚底板便不由自主地朝旁边溜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