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第5/5页)
吗?他们都是前凸后翘的,不知道赚足了多少人的眼球呢。唉!真是干什么也不容易,他们那样的就只能成为花瓶了,为了钱什么事也能做出来。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也有。尤其是那里的鸟,独树一帜。” 范桦笑着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看了这些地方,给我印象最好的就是新加坡。那里人多,地方小,可是环境好,空气也清新,的确是最好的旅游胜地。” “是,人的素质也不错。最差的就是因度了,这里的环境和风气实在不敢恭维,给我的感觉就像还没进化好似的。”晓明笑着说。 海平看着大街上的因度人,笑着说“嗯,看他们黑不溜秋的,可是仔细看看还是蛮漂亮的,尤其是眼睛。就是这里吃的东西不好,不能吃猪rou,也不能吃牛rou,羊rou是能吃可是贵的吓死人。真不知道这里的人都这么胖都,是怎么长得。” 范桦笑着说“阿姨,你想不想和你们的客户联系,我有他们的联系号码?” 大卫说“这里的风气不好,很野蛮,我从网上看过,有些人袭击旅游团。小雨,我看算了,我们不缺订单,再说他们也和我们有合作。” 晓明也说“我们就算来旅游吧。我从心里不喜欢这里。” 小雨知道大家不想节外生枝,就笑着说“那好吧,我也不喜欢这里的环境。” 田慧笑着说“因度人就是懒,有那么多地,不好好种地。迷信神佛,这里的寺庙太多,我看都是为了躲清闲的。再虔诚能当饭吃吗?不过建的寺庙确实很好。历史悠久,唐朝的那个取经人,能来这里,也真是奇怪,其他国家不是也有寺庙吗?再说,我们和因度是邻国,也用不着那么多年吧?” 小雨说“那时只能走路,而且走到哪里,就住在哪里传道。我读过一本书,就是讲唐僧的身世与一生的经历。因度是佛教的发源地,他的确为我国的佛教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取到的经书,现如今,在一些寺庙里还有保存。” 大卫听后,也开始对这个国度增加了一点好感,尤其是想到了在几千年,那位孤独的身影爬山涉水,吃尽了苦头,就是为了来这里求得真经。自己此时也站在这个国度的土地上,是否也能受的佛祖的保佑呢? 历经二十天的行程终于结束。这次考察团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小雨他们,不但拿到了不少服装订单,还解决了景区旅游设施问题。 乘飞机回到省城,小雨看到这熟悉的环境,与行走在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们,心想,世界很大,地球村很小。二十多天的行成,在不同的国度里,见证了不同人文历史,形形色色人种与不同的生活。 一行人来到省委,李清泉带着大家来到一个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在开会时,张省长也出席了会议,听过李清泉的汇报后,也感到这次考察团是大获全胜。 他在会上讲了我们省的工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对大家给予厚望。希望大家携手,把我们省的经济再提高一大步。 接下来的讨论时间,张省长还专门来到小雨,海平的小组谈了话,询问了海平他们招商引资过来的那些企业,现在过来了多少家?对他们的几人的工作热情给予了表彰。 接着又询问小雨景区的开发情况。小雨也详细地向他讲述了一遍。 他听后频频点头,最后笑着说“很好。我听韩市长回报,在你的建议下,把生活在深山里百姓也都搬迁出来了。你和婷婷还为春阳县捐出来一座学校。嗯,你能为家乡的百姓谋福利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有什么困难就提出来,我们也会大力支持你们的。” 小雨莞尔一笑,说道“是,少麻烦不了你的。” 晚饭是在省招待所吃的,席间,一桌桌丰盛的菜肴,吸引着大家,馋得直流口水,这些天倒是吃到了各种名贵的食物,可是相比之下,还是家乡的饭菜香。回到国内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吃一顿家乡的饭菜。可是,张省长不体谅大家,还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不说别人了,就连小雨都朝他翻了好几个白眼。好歹那些繁琐的讲话与政治鼓动终于结束,又轮到祝酒了。 大卫低声对小雨说“我看到这些菜,实在是太饿了。早知道是这样,我们还不如单独出去大吃一顿的,这么多天没吃一顿像样的饭菜。” 小雨抿嘴一笑,说道“我看你那一顿也没少吃。” 大卫嘿嘿地笑着说“我的意思是,吃什么也不如,我们自己的饭菜最可口。” 张省长和大家喝了几杯酒后就离开了。所有的人也都不客气的帅开腮帮子大吃起来。 李清泉和范桦走到他们一桌,一起喝了两个酒后,小雨指着范桦,着对李清泉说“知道这位是谁吗?” “范桦,范科长呀。” “他是李梅的儿子。你可要多多照顾他吆。” 李清泉又重新打量这位年轻的科长。笑着说“哈哈,原来如此。怪不得胡省长离开前,专门给他提了一级。是你给他安排的吗?” 小雨抿嘴一笑,说“准确的说,是胡省长给安排的。他也算是你的子侄了。” 又对范桦说“以后遇到难处,就找你这位叔叔。他是我和你mama在大学时的班长。” 范桦急忙礼貌地说“是。” 李清泉心想,早知道自己就会把女儿嫁给他了。这孩子将来的前途一片光明,不但有能力,还有小雨这位大神给他保驾护航。自己也太孤芳自赏,早就该与小雨他们多走动的。这么好的一桩姻缘失之交臂。实在是太遗憾。 下定决心,今后要与他们多多来往才是,就笑着对小雨说“大理石的事情,还有两个城市也需要,当时我觉得离你们有点远。我又找了他们的市长和城建局的人,他们决定也要你们的大理石。我会把他们的联系电话发到你的手机上的。” 小雨笑着说“好的,谢谢你,等有时间,去我们那里,我请你喝一杯。” 吃过饭后,孔令强开着商务车过来接他们。顺便来到工地外面看了看。 酒店和写字楼,已经盖到十几层,楼上面有一个明亮大灯,在这黑夜里格外明亮。 小雨问晓明“十月一前,能不能把外墙做好?” 晓明问“你想超市在十月十开业吗?” “是,借着节假日,开始是最好的时间。” “好的,等封顶后,我让他们集中力量,先把酒店和超市做完。争取在九月份完成,给你留出一个月的筹备时间。” 晓明知道,小雨的谋划始终很周到。自己绝对不能瞎掺和,目前为止,因为自己一时冲动,小雨已经不怎么与自己交心了。她和婷婷捐出了学校,就是明显的例子。 事实也证明,因为她的谋划,得到了不止老百姓的赞美,就连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也无不赞叹。真是自己眼皮子浅薄了,这种名利双收的好事,为了胡军,今后自己也得多做一些才是。 可能俊生和向华已经和海平他们说了。胡军对女儿有点冷淡,有时连电话也不接。看来这个婚姻会因为自己,会变得岌岌可危的。怎么才能想办法免回呢?真让人发恼。 都说吃亏是福,小雨每次都能毫不犹豫的帮助别人,其他人就不说了,徐向东的事,就办的人人佩服。尽管她出手阔绰,可是,她挣钱也很快。以前的客户要货的提成就不必说了,就单说石料厂,她所挣的提成就是九位数字。 现在想来,别说徐倩眼红了,就是自己也有些眼红。这次又联系了三个国家的订单,提成又让她大挣一笔。每年她都能挣的盆满钵满。这样的挣钱速度,捐出各学校实在是不在话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