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杨叔极(一) (第1/1页)
宇文曲闭着眼睛,等到杨叔极坐到自己身边后,才长出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 “我在古宅里说的意思,你应该已经明白了。” 杨叔极心下一惊,轻微的挪了挪身子远离王爷一点。 快速观察了一下他——王爷还闭着双眼,呼吸沉重,面色通红,应该还醉着呢。 但大文人现在的头脑却似乎变得非常灵活。 王爷不等他回话,接着说道,“此中,有本王还有文昌府内的一些私事。” “郭风南曾在朝中任职的时候,从此人最初为官所在的钦天监,到外派前的国子监,本王一直和他有所来往。” “此人虽然风评不好,但也算是可以信任的对象。他最大的特点是,这人腌臜之时可谓骗术百出,但却绝不敢骗我这种人。” “我要他帮我,懂我的意思吗?” 文昌王爷脸上青筋暴起,似乎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件令他十分生气且难以启齿的事情。杨叔极恭敬地回答道,“王爷请讲。” “事关我家中那个婆娘。还有她娘家侯氏。” “南州最大财团侯氏家族。” “对….那是南州的土皇帝!” “当初本王做巡抚司的时候,确实得到了侯家不少的帮助。才能与南州打好关系。我娶了这娘们之后,一开始感觉不错,年轻,漂亮,琴棋书画都精通。” “哼哼,本王那个时候只会读书,自然不懂得这商界的规矩,真正在这块属于自己的人脉更是稀少。” “所以当官之后,我文昌府做的几笔大生意都是侯氏帮忙打理的。背后她娘家人自然出了不少力。” 许是纵酒过度,亦或是决心对这两个后生仔掏心掏肺,王爷大人说话已经完全不顾及什么礼节,提及王妃那叫一个气短脸红。 “具体事务都是侯家管,加上本王王爷身份,所以也没人敢说我为官兼商的不是。但生意做大之后,本王才发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家里有个母夜叉似的娘们,那娘们的家里更是一堆巴不得吸干我血的小人!现在好了,她娘家可是抓住了我文昌府的钱路啊!” 王爷重重一拍桌子,吓得那边的老板娘一哆嗦。咬牙切齿,杨叔极看着不由得有些好笑。这位王爷似乎并没有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个纯粹文人。 从本质上来说,与郭风南差不了多少,为官兼商。 只不过这些事情晓得的人不多,就算是知道的人,也不敢随口提起罢了。 而且,王爷大人还怕老婆。 至于这一点,还真是猜也猜不到。 “南州第一大财团,纵使我是个王爷也动他不得。这娘们这几年来越发嚣张跋扈——管我逛青楼,管我买衣服,管我吃,管我喝。” “还敢偷看老子私下里写的诗,不就是生怕我写诗送给别的女人呗!真是反了天了,我堂堂一个王爷,家里就三门妾室,瞧她嘚瑟的那个劲儿!这个家究竟他妈的谁做主!” 王爷睁开了眼,手指不停地敲着桌子,满面委屈地说着。控制着声音,但能体会到他的无奈。可本就已经有点醉了的白复昼忍不住了,噗嗤地笑出了声。 连忙给自己罚酒一杯,原本吹着胡子瞪着大眼的王爷却也笑了,语气沮丧, “我这个大王爷,这个大才子惧内!你们说好不好笑!” “王爷,您至少还有个老婆管着。像我这种没前途的草民,讨老婆都是个大问题呢!” 白复昼许是醉了,说话也变得大胆起来,又给彼此斟了一碗酒,王爷也爽快地和他一干而尽,“你这小子...” “王爷大人,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啊。更何况,郭老爷是个不清不浊的官儿呢。”杨叔极拱手道。 王爷闻言似乎冷静了一些,被两个身份低微的晚辈调侃确实有些掉面子。 他再次举杯饮尽,尽量平静道, “如果单单是我府上的事情。本王自然不会对你们说。是这样的,杨叔极,你可知北海郡主的郎君关沧,出身何处?” 杨叔极细细一思量,目光大震,笃定地说道, “对了!他的父亲,是南州侯家的女婿!娶了当时侯家的大小姐!只是我实在不清楚,关沧的父亲是否还在世。” “死了。为侯家卖命一生,三年前死了。关沧幼年在侯府长大,年轻时和他爹一样深受侯府的重用。” “他爹早年是为侯府在外经商的,后来似乎参过军,当年北伐的时候随军征战过,关沧也在此战中捞过战功。” “关沧他是文人,但也有修为和武功。我比希希早几年结婚,那时候关家父子还在侯府内。她和关沧相识相爱,也有我以及内人的一份功劳。” “在我家那婆娘掌控了文昌府的财务后,本王只好与侯家增进关系。这些都是小事,但侯家对关沧的态度几乎像是亲儿子一般。” “再加上一层儿媳妇是希希的缘故,北海新兴的关府,本王的文昌府还有南州侯府成了三足亲家。” 本来这一切都没什么。直到我的外甥女,今年年初死在她自己的封地。在她儿子和丈夫的陪伴下,没有任何缘由地暴毙身亡!” 王爷表情变得十分可怕,像是一只茹毛饮血的野兽一般。“除了关沧,还有谁要杀她!” 杨叔极和白复昼同时心中大惊,此话怎讲? 何来如此凭空武断之论? “希希想要让苦舟海湖与江南七水通航,开凿大运河。而那江南七水中五水发源地都在南州,侯家在里面的商业活动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 “若是北海郡与江南连通,势必造成商路的分割,对原先侯家掌控的水路以及水上商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王爷,您糊涂啊。杨叔极听完后不由得在心中嘲笑面前的人。 任何原因都可能是侯家谋害郡主证据,但他们一定不可能因为这一点而视郡主为眼中之钉。 如今从江南到北海的官道,由于东州关以北的一片群山遮挡水路,使水上商路无法直通北海。 所以造成了两种走势。 一种是绕一大圈从西州入北州;另一种是渡外海入北州东部的关宁郡港口。 西州北部多高原地势,南部丘陵遍地,多生恶水。 而此地商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路设诸多关卡,很多关卡都需要缴费。 西州第一宗门沙林就掌控着进入北州的北州关治理权。 虽然说在南州等地带缴纳关卡费也有,但和西州的关卡比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 侯家这种大家族,每年做生意,花在缴纳关费的钱,一定是比收到的关费多得多的。 毕竟南浒还有一种税中税专门针对关卡费,个人以及家族收到的关费大半是要缴入国库的。 如果北海与江南能直接通航,不知道有多少生意人会欢呼雀跃。 而之所以文昌王爷对关沧如此仇视…只怕是另有内情。真正原因应当是私人恩怨才是。 私人恩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