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郭白羊(一) (第2/2页)
始和女儿正常的交流。不过,郭白羊看得出来,他始终有些紧张。 郭风南似乎生怕给她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们的谈话自然也不像一对父女,充满了尴尬。 郭风南告诉她,为了郭白羊回家,他几个月前让人在家里环境最好的花园后面修建了一间闺房。 父女俩聊到郭白羊读书的问题,郭风南表示,把自己儿子郭梁原来的先生,翰林院马奇风先生请来做她的老师,单独教导她学习诗词文赋。 在这个世界上,普通文举是没有女子的一席之地的,只有一种闺选能让有志于仕途的女子有机会做官,但起步就比男子的科举低了许多。 然而每个世家的小姐依然会和家族男性接受所差无几的教育。 毕竟女子是要嫁人相夫教子的,嫁人前这些才学是自己的筹码,嫁人后才女的名号则成了夫家的筹码。 郭白羊想到自己在宗门内,文课成绩就一直在前游,教儒学的杨先生因为自己两个“朽木不可雕”的师兄,看她也是相当赏心悦目。 学这些东西她没意见,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于是便问父亲,那自己那哥哥郭梁,他不再继续求学了吗? 她听闻自己那位素未谋面的兄长今年二十多岁,应该正是沉下心来钻研圣贤书籍,笔锋直指仕途通天路的大好年华。 但郭风南几乎很少对她提起过这个哥哥。甚至要让她拜他的老师为先生。 南浒一般男性出仕是在二十二岁,十八岁参加正式科举,而结婚年龄却一般在参加科举之前,一般十六岁就结婚了。 女子差不多也是这个岁数嫁人。 女孩儿年纪太小生子多半体弱多病,但最多过个四五年,年轻的家庭也定是需要有孩子来传宗接代了。 而人们总说,男人年轻时候总有三年旺运,而这旺运该什么时候来最好?自然是出仕的那几年。 谈婚论嫁,这可是耗着大气运的人生大事啊! 若是选在出仕伊始这两年娶妻,岂不要把宝贵的运气浪费在女人身上了吗? 但总不可能二十五六岁结婚,家里爹妈可不想足足迟上五六年才能抱孙子。 所以,一般的读书男子,会在参加正式科举前几年就敲定终身大事。 就算年轻人再怎么饥渴,在爱河里扑腾上两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等到对自家的结发之妻不感兴趣了,还有几年时间继续努力博取功名呢。 而郭风南却没在之前告诉过她,自己那儿子不仅毫无功名可言,甚至也没有娶妻。 不单单如此,以后更没有机会博取功名。他为郭梁申报了商籍。 所以在郭白羊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表情变得真的非常落寞。 沉默片刻后只能强硬地扯开话题,开始给她介绍一些丹王郡内的名流和世家。 来到郭府的第一天晚上,真正意义上的三个家人坐在东院宽敞得有些孤单的东堂内,那张巨大的圆桌可以坐下十几个人,可现在却只有三个人坐在上面。 在郭白羊到来之前,每天晚上吃饭,在这个偌大的空间里,山珍海味,仆人细致的伺候,只有郭风南和郭梁父子二人享受。 郭梁的母亲,出身布衣。 曾经是丹王郡的有名才女,生下郭梁两年,就突然因中风而死。 而郭风南和宇文希希的风流韵事,其实也是在原配妻子死去后好几年才做下的。 没有人知道郭风南曾经有多爱那个平民女子。 一如最初的他也是一个普通的寒门学子,怀揣着一颗最赤诚,济天下的心。 他没有纳妾,一直没有;没有再娶,在这件事情上让许多人疑惑。 可他爱过的其他人,确确实实,就只有一个北海郡主罢了。 世人皆知丹王郡守品行不端,身为一郡之守,却与东海商会有着说不清的联系。 为官兼商,孔圣人的学记里面讲的很清楚,此乃德之贼是也。 但在个人私事上,绝没有任何人会猜测他是一个放荡的男人。 他对原配妻子相思成疾久矣,丹王子民人人皆知。 虽然依然有看他不顺眼的人认为这是在逢场作戏,树立崇高形象罢了。但这么多年,没有人能找到他爱上其他女子的证据,来否定他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心境。 世人都认为,郭郡守只痴情于二物,一者为钱,二者为她。 可造物弄人,在悲痛欲绝的几年过去后,北海郡主那双诉尽一切柔波情愫的美目只一瞥,便让他破功。 这正是,绝望已久之人所遇,乃真爱,亦非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