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北记_第十章、白复昼(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白复昼(一) (第2/2页)

会,在各种场合时间,向任何人学习。

    他同样也深深为自己的这种品质感到自豪。

    学的多了,总有一天他会出人头地的。

    “在下前来,乃是郭大人有事相托古老,与那蛟鳞有关。”

    直接开门见山吗?还当着王爷的面说?

    年轻人咬了咬嘴唇,偷偷看了文质彬彬的王爷大人一眼。

    对这人他是没什么深入了解的。难道文昌王爷和东海商会私交不浅,他还喜欢直来直去的人吗?

    而古怀仁闻言则先是露出了思索的表情,一旁的王爷又接话了,

    “蛟鳞?古老,就是传说中北海蛟鲲的鳞甲吗?”

    老头似是恍然大悟,表情释然,一下子有些疲倦地对他说道,

    “老夫记起了,这事,这事啊…王爷啊,记得我之前应该和你说过这事的。”

    王爷抿茶微笑,“哦,我也想起来了,但这是文人干的活吗?杨叔极,你是聪明人,说说。”

    “王爷是文人,但并非那风月文人。南文乃是天下之学城,但到底并非那海外蓬莱啊。”

    “小人曾记一句古贤的话,好像是——学之一道最圣为文,最末亦为文。”

    王爷微笑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嘛。所以本王向来不赞成八大籍中商贾最末。”

    “...是的。”

    “南文如今学城之名,儒学之风享誉天下。但与二十年前那北海国都九靖文名相比不足为道。”

    “本王一直认为北海国为奇国,奇就奇在这天下文商皆以之为尊。文与商,香草与浊泥,多不可相融之两物啊。”

    “王爷,您说的是。”

    白复昼在一旁听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对话二人十分默契地,一下子进入的这个话题,属实让人有些一头雾水。

    文人,商人,这般空玄的清谈话题,就是大才子大才子宇文曲喜欢的吗?

    他不懂,他真是听不懂杨叔极和王爷对话之间的玄机。他也不了解文昌王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一个读过的书可以用一只手数出来的家伙来说,这般玄乎的话题,就和天天在商会总部大门口赖着不走的老疯乞丐的痴癫梦呓没有什么区别。

    “你还没回答我的话,这到底是不是文人干的活?”

    “恕小人直言,王爷,这是文人的事,但不是天子家的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的。”

    “只要天子愿意,什么事情不能做?”

    王爷挑眉说道,一刹那间,整个人身上多了好几分皇族凌人的贵气。

    而杨叔极此时抬头,一反刚才的唯唯诺诺,“王爷,不是的!”

    矮小如孩童的老者凝视着杨叔极。

    而王爷也是饶有兴致细细打量他一眼,竟是赞同道,

    “嗯。确实,确实有些事情并非如此。本王也这般认为啊。”

    文昌王爷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表情一时变得有些怅然,轻啜一口,叹道,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不适合做一个王爷。”

    年轻人的思维虽然简单了些,但白复昼也是一直在努力琢磨他们的话。

    王爷这一声叹息突然让他似乎读懂了些什么——王爷也和自己一样,不甘于自己的生活吗?

    白复昼是一个小卒。商会里最不缺的跑腿工。

    他除了声音好听,力气大,没有其他突出的地方。

    他和商会里另外一个做苦工的女孩挤在只有两张床和一个饭桌的破木屋里度过了漫长的少年时光。

    曾经一起干活的兄弟们却在几年时间里换了好几批,大多都是被上调了。

    而自己的大哥,对自己关照无微不至的杨叔极,近年来在商会和郭府内地位水涨船高。

    但却很少在他的地位和工作问题上给予帮助。

    他不怪大哥,但他真的很想改变自己小卒的身份。

    从他懂事起,白复昼就开始梦想富贵的生活。他是一个没有体验过富贵却对贫穷深恶痛绝的人。

    这种有些好高骛远的厌恶只会来自于一种东西,那就是血脉,来自于血液深处的不甘平凡,来自于出生之前的光芒万丈。

    但他显然现在并不懂这一点。

    他只知道自己很努力地在生活,很谨慎地在学习。

    他只知道作为商人追求钱权没有错,把过去的贫穷踩在脚底也没有错。

    他不偷不抢,老老实实跟着大哥,老老实实在商会里跑腿锻炼,受人差使,被人翻白眼。

    他活的很累但不怨不悔。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改变现状,得到更好的生活。

    庶民的梦想,小兵的渴望,炮灰的不甘。

    而面前这位大贵人呢?您在为了什么不甘,才会和一个草民谈这些话题呢?

    撼兰坞云衡墨长老说每个人身上都有气息横流。

    那么文昌王爷身上的气息,给他白复昼的感觉就是如同洪流一般止不住倾泻的愤愤不平,满腹怨怼。

    但这种感觉却又和对那些巧舌如簧、蛇蛇硕言的酸腐文人之流,有着极大的不同。

    古怀仁看着他,这位算是老朋友的了贵人,用沙哑的嗓音尽量柔和地开口道,

    “王爷,不可这么说啊。恕老夫说话失礼,您是这几十年里,皇家贵胄中,极少数几个凭着科举而非承袭,博取功名的才子啊。”

    “南文郡文风满天下,王爷功不可没,切莫看轻了自己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