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朱二百五 (第1/2页)
飞等暂龙 腾待且潜 六风偷海 合云闲角 定齐跃恐 乾聚在惊 坤会渊天 最后落款:奉天倡义国民革命军大统领威震天 此时在外做知县的老原跟史可法同榜进士,但本事没老史大,将来还是个墙头草。 不过既然来一趟蒲城,顺路跟他结个善缘。那家伙多少还有点作用。 好诗好词就不给了,糊弄一下就行。 李自成放下毛笔,“你们要是有三分豪气就裱挂起来,将来这是无价之宝。要是没胆子就一把火烧了去。” 原老汉急忙道:“不敢不敢……” “谁在冒充革命军?打烂你狗头!” 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大喊。 王高带着几个喽啰趾高气扬大步走来。 然后,他扑通跪倒,“小人参拜大统领。” 虎子一惊,也及时趴下了。 李自成猛拍桌子,大叫:“站起来,不准跪!” 众人胆颤。 原老汉腿一软,不由自主也跪了。 张九霄、辛思忠连拉带打把他们扯起来。 李自成问,“县衙那边有什么消息?” 王高擦了把冷汗,回道:“知县要给府城送信,小的遵照大统领意思,没拦。” “由他去!”李自成毫不在意。 反正知县也叫不来援兵。现在除了榜上有名的人,以及不能拉大车财物出城外,余者随便通行。 第二天,公判大会在县衙举行。 李自成原本想让知县主审,那老汉哪敢,躲进后院都不敢露面。 围观老百姓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先从胥吏、地痞开始,当场吊死两个,仗毙三个,枷号十六。 第二批是土豪劣绅,只把罪大恶极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吊死一个,同时抄家;余者写悔过书,戴高帽游街示众,“乐”捐一半家财赎罪。 蒲城不同于保安了,这地方李自成完全能做主,尽量少杀人。 接下来开仓放粮,赈济贫民。 买卖也要做起来。 县衙门口张贴了革命军需求,以市价高五成收购诸物。民众踊跃。 反正缴了十来万两银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椽头馍、石子饼、锅盔大大的要,还有酱香八宝、红油榨菜豆角、糖蒜、豆鼓等等,这些东西便于携带,又耐久贮。都是好军粮。 锅盔其实也是大饼,超大。 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油酥锅盔、白糖锅盔……锅盔像锅盖,厚1寸,重5斤。 服帽鞋袜等不必说,火药原料也收购一批。 蒲城盛产烟花炮仗,名扬四方。杆火都能入宫廷表演。 盖因城南有卤泊滩,夏季水汪汪,冬季白茫茫,晒盐、捞硝者众。硫磺木炭更不缺。 未免惊扰百姓,农民军大队分批入城修整。 赵胜先带了三百人来。 “赵兄,这水盆羊rou真不错。” “好好好,油塌、双钱蛋茹也好吃。” 李自成端着碗葫芦头泡馍吃的油光满面,他擦了把汗,“可惜少了辣子!” “辣子?” “南方可能有种,调味一绝。” “哦?那要跟着兄弟去尝一尝。” “将来咱要吃遍五洲四海。” “同去同去……” 吃饱喝足,两人去逛双塔。 南寺唐塔,北寺宋塔,皆供奉舍利。 “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墙虹饮阔,远横金界月当空。” 原诗为一举人所写,算下时间,李自成闹不机米那老汉现在做出来没有,不好冒然抄袭。又少一个装叉机会。 登完塔再去文庙。 又是唐代古建。 当先一座六龙壁,乃万历四十四年新建,琉璃花砖精砌。 论气派比不上大同和平遥的九龙壁,不过也足可一观。 旁边还有俩石匾,本县书法家、前山西巡抚樊东谟大书“文章祖”、“帝王师”六字于其上。 老樊三年前已亡故,没法招揽了。 过了棂星门是第一个院落,泮池上有单孔桥通之。 规矩是没有秀才身份不允许上泮水桥,李自成才不鸟,背着手踱着方步踏过。 “贼首”驾到,院里等候的一众士绅们心思复杂。 某个腰膝酸软的学生抢先跪倒,惹来全体白眼鄙视。 李自成一挥手,“大伙儿不要拘束!咱都是斯文一气,可惜老子学而未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