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小把戏 (第2/2页)
山上青山叠翠,古柏盘崖,泉清如镜,奇石遍山,殿宇古朴典雅。历代石碑林立,摩崖题刻述古,文物古迹甚多。 遍山有唐代所植柏林约两三百亩,总数不下三四十万棵。 尧山山门建有两层楼阁,一对雄狮横卧两边,气势肃穆壮观。 门前正中地面铺设一块长方形石头,叫作“世面”。就是常言“你见过世面没有”的“世面”。 尧山祠庙群立,古朴典雅,唐宋风格,十分壮观。 传说中的“尧山圣母”,属尧王之女,能呼风唤雨、祛病助产,从善扶正,解忧排险。后被皇帝敕封为“灵应夫人”。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狩猎于尧山”。 蒲城境内的五座唐陵就有四座依尧山盘居。 李自成、赵胜游山玩水,看罢“灵应夫人”祠后,又站上极顶南望。 平野辽阔,太华峥嵘。 赵胜不禁感慨,“尧山可称蓬莱仙境。” “仙境”二十里外就是蒲城。 蒲城县,九里三,出了北门是北关。城门楼子高又宽,旮里旮旯都是砖。北寺宝塔窝了尖,南寺宝塔戳破天。 城里两塔如奇峰突起,似双剑插天,相互辉映,蔚为壮观,即便在二十里外也能一目了然。 “蒲城县,我来了!” 傍晚前,大军行至枣园村。 扎营时,侦骑来报,县里出杂兵千余。 李自成不慌。 蒲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是金锁关;西南一百八里是西安;东南一百三十里是潼关;俱为重地。 然而,附近一带的官军几乎没有机动兵力了。 等文书往来,调兵遣将,官军来围剿,李自成最少有二三十天的富裕时间。 至于蒲城出来的那千余杂兵,应该是武举人带的团练。也即乡勇。不足为虑! 李自成先遣左哨、右哨分走两侧,断他后路。稍后又让侦骑给武举人射书一封。 王文昌展信一看:这缘分像一道桥,旌旗飘啊飘。你想走,就请立马抽刀!③ “这乱七八糟写的什么几把玩意儿?流贼果然就是一泡狗屎!” 王文昌一抬手,“左右!传我将令,列阵,剿灭流贼!” 他把革命军当成一般“流寇”了。 可将令还没传下去,一骑飞奔来报:“大大大大,大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用不着他报了。 武举人王文昌抬头远望,先是一个黑点出现,继而看清那是一骑贼兵。 忽见马上旗帜挥舞,贼兵后面的大队雁翅排开,瞬间塞满旷野。 大地震颤,一堵墙排山倒海般挤压而来,令人窒息。 王文昌手一抖,书信飞起;眼一闭,心落地,“死矣!” 千余泥腿子半数跌倒在地,半数两股战战。 更有三五胆小之人被马蹄声震死当场。 轰隆隆声由远及近,人喊马嘶,震耳欲聋,忽然又逐渐远去。 王文昌叹口气,“原来阴间没有马蹄声……” “大大大大,大老爷,流贼遁去,我们胜了我们胜了我们胜了,哈哈哈哈……” 王文昌睁眼,残阳如血。 “……我们胜了,哈哈哈哈……”身旁的家奴癫狂不已。 …… 李自成微笑:“一群待宰羔羊又不反抗,那就不必乱杀了。” 刀子划过硬脑壳,是有可能崩缺口的。所以,省点事吧! 武举人王文昌也捡了一条命,原本时间线,他当场就被打死了。 枣园村里有个关帝庙。 庙宇残破,关老爷蒙尘。李自成给了看门老道一百两银子,让其修缮。 “五六月份我还要再来,你可别私吞银子。” “不敢不敢!小道谨记。” …… 蒲城内,知县老爷跌坐椅中,半歪着身子,目中无光。 堂下典史小心翼翼汇报,“老爷,刚从南门派出第五……” “还派个求啊,明知道被包圆了。” “……”典史暗自垂泪。 “老倪啊,县衙后院那口水井你别跟我抢。” “……”典史无言以对。 “文昌公忠心可鉴……唉,他的心肝肺怕是已被流贼煎炸……” “……”典史心有戚戚焉。 …… 王文昌不光活得好好的,还白得了五十两银子。 “任我离去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拿了银子快滚!老子连饭都没吃呢,赶紧滚!” 王文昌轻飘飘的走开,这感觉真不踏实,又像是身在阴曹地府了。 他狠掐了自己一把,疼! 可,这是流贼啊还是天兵?为什么要给我发银子?双方不是敌对吗?不应该你死我活吗? 不光王文昌有银子,乡勇们每人也得了五两。 那边人人高兴的发癫,这边赵胜看不懂了。。 他叹道:“兄弟啊,你真是大善人,想不通想不通……” 李自成笑,“钱是王八蛋!我车上还拉了二十万呢,给你分十万?” 行啊!我胃口好,全给了都吃得下。 想归想,赵胜摇摇头,“何苦呢?” 李自成答:“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我要那么多银子做甚?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说着话,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这是兄弟新辑的《增广贤文》,自认比市面上流传的稍好一些,还请赵兄斧正。” 赵胜接过册子抚摸着封面,感慨不已,“愚兄苦读三十年圣贤书,一文不名;老弟自谦乡野之人,文武双全。单凭在尧山所做那首诗就令某自惭形愧。” 李自成搂上他肩头,“些小把戏不值一提。走,先吃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