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大唐南征(上) (第1/2页)
李世民回去后,即上书李渊,言自己征战日久,心神俱疲,需要停职休养,又挂心老父,故不愿意离开长安、封邑洛阳,请勿再提云云。 一时间,朝野哗然,太子党和秦王党都懵了。 谁都没搞清楚,为何李世民要放弃分封的巨大诱惑,反而甘愿虎入囚笼、留在长安。 尉迟恭、程咬金、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纷纷求见,试图让李世民改变主意。 但李世民却没有解释什么,更没有暴露这是夏雨的谋划,只说自己主意已定,请勿多言。 尉迟恭等无奈,只好作罢。 李渊却是大喜,他正愁没有台阶可下,一见李世民如此乖巧,立马便假惺惺的同意了。 这让很多本来支持李世民的声音一时无语可说、只能暗暗憋屈。 不过,李渊还是重亲情的。 虽然出于权力和血脉的复原因,让他一再对李世民失信,但也由此有了极大的内疚感。 思及再三,李渊决定补偿李世民。 即日,李渊下旨: 封李世民为中书令,再加上以前兼任的尚书令,等于朝庭三高官官,李世民独占其二! 当然,这两个官职,都只是遥领、以示尊崇。 否则,朝庭百官,恐怕真的就只知秦王,而不知皇帝了。 另外,李渊又加封李世民为司徒,名列三公之一,位极人臣,当然,这又是一个荣衔。 也就是说,能封的官职、爵位,李渊能给的都给了。 然而,比起李世民荡平刘黑闼的巨大功勋,区区两个荣衔,谁都明白,并不足以酬功。 于是,李渊又追加了一封圣旨。 这回封的东西比较奇葩且实惠,竟是四个巨型铸钱炉! 也就是说,李世民拥有了自行铸钱的权力,想铸多少就可以铸多少,无须禀明朝庭。 众所周知,铸钱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古往今来,基本都是中央独占。 这让李建成等人妒忌非常,立即上表反对,毕竟,手里有了钱,能做的东西太多了。 细思极恐啊! 但是,李渊这个李婆婆,此时满脑子都想着补偿李世民,竟是强行压下了一切反对声音。 任李建成如何狂怒,却也无可奈何。 不得不说,李渊这手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策略,非常的臭。 这让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爆发了玄武门之变,把李渊也搭了进去。 转眼间,夏去秋来。 刚平灭北方的李渊,却又有了新的雄图,那就是挥军南下,扫灭萧铣、林士弘、李子通、冯盎等割据政权,一统天下,成就千秋伟业。 一时间,大唐朝野议论纷纷,人们纷纷认为,此等重任自非李世民莫属。 然而,夏雨却是知道,李世民是没有机会了。 李二童鞋早已经赏无可赏,若再平灭南方,如果不换太子,那就只能李渊主动禅位了。 历史上,南征的主帅,便非李世民,而是李孝恭和李靖。 所以,既然主帅不是李世民,夏雨也懒得cao心,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心。 因为郑妙玄要生了,产期就在这两天。 书院中,最好的产婆已经就位,为了防止意外,夏雨更是早早的就请来了孙思邈坐镇。 就连远在荥阳的郑继伯闻讯,也和夫人赶了过来,准备陪产。 嫡女的待遇,自然是不同寻常。 就在夏雨既期待,又有些不安的等待新生命的降生时,李渊的一纸急召却让他不得不火速返回长安。 下午。 太极宫,南海子湖畔,假山之上,望云亭。 除皇帝李渊、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外,裴寂、萧瑀、宇文士及、封德彝等文官大佬俱在。 另外,蒋国公、兵部尚书屈突通也从洛阳赶了回来。 显然,如此重臣云集,必有大事。 “噢,军师来了。”忽然,裴寂一抬头,眼见得看见假山下,夏雨却匆匆的攀登而来。 正陪着李渊谈笑的众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