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出山(中) (第1/2页)
李渊此话一出,举殿震惊! 常驻洛阳、统领山东,这八个字,可是意义重大。 李世民本就兼任狭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对山东事务有很大的发言权,但按例只是遥领。 也就是说,这职务更多是象征性的,人还得呆在长安、受朝庭辖制。 但若是常驻洛阳、统领山东,这就是变遥领为实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裂土封王了! 而且,还是实领山西、山东、河南、河北、辽东,几乎大半个北方。 而朝庭实际控制的地盘,却只剩下关中、四川、陇西等,无论地盘和人口都要逊色一些。 可想而知,这种国中之国的危害会有多大! 一旦李世民据有山东,哪天起了异心,轻则西唐、东唐并立,重则直接天翻地覆。 可以说,这是除了太子之位外,最为丰厚的条件了! “陛下,此议不妥,万请三思!”裴寂一听急了,顾不得再当老好人,急忙起身劝谏。 因为这不是奖赏,而是给大唐的未来埋雷! 埋一颗足以引起内战或分裂的大雷! 他今日若不劝谏,明日他这个百官之首便会被无数官员谏臣的唾沫星子生生的淹死。 “陛下三思!” 萧瑀、宇文士及、封德彝以及六部九卿等一众文官纷纷也是附议,没一个敢赞同的。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条件,还不如直接给个太子呢。 至少,国家将来不用内乱吧。 夏雨却是坐着没动,他也是被李渊的提议骇到了。 这一条件,可是历史上没有的,显然,李建成在河北的惨败把这位皇帝陛下逼急了。 一时间,这是祸是福、是真是假,他还需要考虑。 所以,众文官的请命,他没有参合。 至于一众武将,基本都是李世民的铁杆,此时却是一脸兴奋。 在他们看来,若实在得不到太子之位,裂土分封也算不错了,至少大伙都有个奔头。 甚至于,等哪天李渊挂了,还可以劝秦王再进一步吗。 便是李世民,也是有些怦然心动,但眼见众文臣齐齐反对,便沉默着没有反对,心中迅速权衡着利弊。 李道玄、李道宗、柴绍三人身为宗室,身份敏感,更是不敢搀和这事,都装做了哑巴。 李渊这时脸色发苦。 他不是不知道这一条件的危害,但如果能选择,他又何尝愿意给一手缔造的大唐埋雷。 刘黑闼现在的势头,已经超过了王世充、窦建德。 如果再不扼制,一旦其西进山西、或是南下河南,恐怕大唐的大好局面便会付诸东流。 两权相害取其轻,他也只能先顾眼前。 至少,将来再内斗,那也是rou烂在自家锅里吧! “好了,”计议已定,李渊便一脸坚持的摆手道:“朕计议已定,卿等勿复多言。” “陛下——”裴寂还要再劝。 李渊不耐烦道:“裴卿莫非另有良策” 裴寂顿时噎了。 李建成绝非庸将,连他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那大唐朝野,除李世民外已无人可压制。 他又哪有良策可想 众文官也哑然了,他们也一样没咒念,想想前线形势紧急,似乎不妥协也没有办法了。 见压服了众文官,李渊心中略略一松,便看向李世民,恳切道:“世民,前线紧急,你看——” 说来,他这个皇帝,姿态已经是够低的了,几乎是半哀求着儿子了。 李世民这时瞥了眼夏雨。 夏雨眨眨眼,悄咪的示意他,赶紧同意。 李世民于是长吸口气,慨然起身道:“儿臣感谢父皇信任,既如此,愿意马上挂帅出征、平灭刘黑闼。” 李渊大喜,心中立时一松。 他对李世民这个儿子还是很有信心的,人家这无敌统帅的威名不是吹出来,而是一场场打出来的。 “好,好,朕就知道,世民会以天下为重。” “只是儿臣有个要求,望父皇允许。” “世民只管说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夏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