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坐而论道 (第1/2页)
初五。 修祥坊,崇福寺。 这是一所尊贵的皇家寺庙,是李渊为了纪念起家太原而修建的,因此,又称为太原寺。 庙后,有一座小山,遍植寒梅。 每逢冬日,寒梅盛开,百紫千红,煞是美丽。 因此,崇福寒梅成了长安一景,引无数文人墨客和权贵前来赏玩,妥妥的网红打卡地。 但这一日,崇福寺却谢绝了游客。 只因为有人给了丰厚的香火钱,包了全寺,而且此人身份特殊,崇福寺也拒绝不得。 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儒门领袖——王绩! 渐近正午,一辆装饰华美的马车缓缓而来,一旁簇拥着苏定方、左辉和十余名亲卫。 王绩约了今日在崇福寺论道,夏雨自然不惧。 很快,马车停在庙前,苏定方连忙下马,上前掀开车帘,恭声道:“老师,到了。” 夏雨起身,昂然下车。 见客人来,一名穿着华贵袈裟的老僧带着两个小沙弥连忙相迎,高宣佛号:“阿咪陀佛,老僧法华,乃崇福寺主持,见过郡公。郡公才名昭昭,天下敬仰,今日到访,鄙寺蓬陛生辉。” 夏雨知道这是皇家寺庙,也不敢摆架子,笑呵呵见礼道:“大师过奖了。不知王公可到了” “已在后山见梅亭等侯多时。郡公请。” “大师请。” 当下,夏雨便带了苏定方、左辉,轻身赴约,其余张玉、胡三一等亲卫都在耳房等侯。 须臾,到了庙后。 只见一座占地十数亩的小山横立眼前,山上遍植寒梅,何止千数,白雪皑皑中,真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好景致!” 夏雨眼睛一亮,没想到,这些和尚还真会选地方,似乎何处名山大川,都少不了寺庙。 “呵呵,惭愧,鄙寺这寒梅也是长安一景。”法华老和尚一脸自得。 说笑着,几人上了后山,穿过几片梅林,拐过几处峰峦,便见山顶处,一座雅致的四角亭赫然映入眼帘。 近前,发现亭上挂着名匾:见梅亭。 亭前,还立着两块石碑,左书:寒流疏影,右书:翠积清香! 夏雨心中撇嘴:这些儒门中人,还真是装斯文,行霸道之事,却还要挑如此清雅之地。 此时,见客人到,亭中站起三位主人。 其中两位,夏雨见过,一位是中书舍人温彦博,另一位是圣人后裔——秦王府学士孔颖达。 居中一人,三十许岁,相貌清瞿而儒雅,正是王绩! 只见王绩领头,快步出凉相迎,躬身一礼:“河汾王绩,见过扶风郡公当面,这厢有礼。” 虽然王绩贵为儒门领袖,但这是学术地位,本身并无官职和爵位。 而夏雨呢,却是堂堂扶风郡公、大唐军师,官高爵显,王绩也只能乖乖的先行见礼。 “温彦博(孔颖达)见过郡公。” 温彦博、孔颖达都四十多了,哪怕比夏雨大了近两轮,一样得先低头。 没办法,这就是权势的威力和世俗的规矩,你若不遵守,别人就会说你儒门不知礼。 不经意间,王绩等便先弱了三分气势。 “呵呵,诸位大贤多礼了。”夏雨嘴上客套,身体却很诚实,大刺刺的受了三人之礼。 他这人,性格外柔内刚,敢惹他的,也绝不会客气。 身后,苏定方、左辉见状暗笑。 王绩心中憋屈,却也不好发作,强自堆笑道:“外面天冷,郡公请亭内说话、青梅煮酒。” “好,好,王公请。” 众人入了亭子,夏雨落坐,苏定方、左辉侍立身后。 老和尚法华领着两位小沙弥放下了亭子四角的帘幕,便自退下,这是两方巨头的暗斗,他佛门可不想掺和。 亭中,还有两位貌美侍女,一个坐着温酒,一个站立侍候。 此时,酒已微沸,夏雨抽抽鼻,闻到了浓重的黄酒味道,微笑道:“可是绍兴女儿红” “正是。久闻郡公海量,果然是酒中行家。”王绩微有些诧异。 “哪里,哪里。”夏雨哈哈一笑。 巧了,他大学有位室友就是绍兴人,家里还是开私人小酒坊的,生产的正是女儿红。 这位室友又是好客豪爽的,可是没少带女儿红给夏雨品尝。 所以,这熟悉的味道,他一闻就知道了,而且,冬天喝黄酒,正好祛寒,最合适不过。 很快,温好的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