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79 新中国成立 (第2/2页)
沦陷区被咱们收复之后,我军从缴械投降的日军手上接收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及海量的军事资源,包括鬼子在占领区打造经营多年的各式军用,民用工厂等等。” “正如当年孔捷同志所说呀,这一胜利果实的摘取,借助这海量的军事资源,至少可以让我军的发展提前壮大20年!” 这话语说的干部们无不兴奋起来。 试想。 如果不是得益于北向挺进作战的助力。 谁知道如今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说起具体向鬼子的东部占领区进攻时的情形。 参会的将领们其实也颇有些感慨。 老王唏嘘道:“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关东军精锐一直在不断抽调,再加上咱们在华北地区多次引诱消灭的关东军,按理说,这伪满洲剩下的关东军精锐已经没有多少了。 再加上咱们借助西部根据地与鬼子对峙的两年多时间。 不断的从经济上削弱日军的实力。 这关东军的实力不说是十不存一,整体的战斗力也早就大幅度下滑了。 可即便如此,最后的战略反攻全面展开之后,这关东军小鬼子们依旧展现出了不弱的战力。 直到日军大本营都宣布无条件投降,华北华中华南地区的鬼子基本上都已经缴械,这关东军的小鬼子竟然还敢负隅顽抗! 这些家伙也彻底打红了眼,有不少小鬼子甚至根本不愿意相信总部下达的投降电报。 甚至还有集体自杀的呢!” 李云龙道:“这关东军是在伪满洲猖狂惯了,还以为天老大,他们老二。 不投降,咱们就杀他个血流成河,杀到他们投降为止,要不是这些狗娘养的投降的够快,指不定就没机会了,为啥?还没有来得及投降,说不定就被咱们砍完了!” 另外,伪满洲地区的战略反攻展开之后还有不少插曲。 比如围绕着蒙东防线,当初有35路军一手打造的时候,明面上是为了抵挡关东军和驻蒙军突袭,麻痹日军的判断。 而实际上是为了掩护北向挺进计划。 等到战略反攻阶段开启之后倒还起了格外作用――拦住了企图北上瓜分点胜利果实的蒋军。 校长也是无可奈何,谁都清楚最先打败关东军,接收伪满洲的,注定了会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苏方也在不久之后直接撕毁了苏日中立条约。 这眼瞅着美方几乎已经攻进小日子本土,鞭长莫及的苏方可不想坐视利益损失,就想着在伪满洲地区捞点好处。 结果嘛―― 在八路军于西部根据地展开的声势浩大的一场阅兵仪式,各式亮相的先进火炮,装备,乃至战机阅兵结束之后。 中苏双方便顺利的达成合作,由苏方派出了一些小股突击部队,协助八路军展开攻势。 回头嘛当然得馈赠一些礼物给朋友,就把从小鬼子那里缴获的一些几乎快要淘汰的装备,或者是民用,军用的物资送一些给苏方好了。 毕竟苏方也是饱受战争的摧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嘛,这些物资肯定用得上。 如果还有需要的话,双方可以合作,你拿钱来买,拿物资来换嘛! 另外听说你们苏方缺少劳动力,这被俘虏的小鬼子还有不少,你们要是愿意出价的话,让你们拉过去作为劳动力也不是不可以。 八路军山东军区。 在许司令员的英明指挥,以及八路军各大根据地,各路部队的鼎力支持下,八路军的海军部队建设已经是有模有样。 仅仅是孔捷的特别实验区生产线出产的作战潜艇就已经超过百艘。 伪满洲地区的钢铁洪流席卷的同时。 海军将士们自然也不会闲着,伴随着胶东地区前出机场出发的各式战机增援,向小日子本土展开反攻。 鬼子的本土第一总军和第二总军,这些远不如抗战初期时日军的甲种师团乃至关东军强悍的二流部队,苦苦在本土的边防线上挣扎。 结局是没有太多悬念的…… 正如不久之后这军火商老约翰找到孔捷,和孔捷谈生意,说起小日子方面的生意,约翰表示中国饱受战争的摧残,眼下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物资和技术投入。 而这些物资和技术,小日子方面可以提供不少,只要八路军出得起价格,借助如今顺利打通的便利运输线,完全可以合作共赢。 作为战胜国的一方,中国军人在这场正义的反侵略作战之中,表现出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抗战胜利。 胜利者也得到了胜利者本该有的尊严和回报。 …… 光阴继续飞速流逝。 一晃到新中国成立。 原本伪满洲地区的军事防区也正式建立。 总部在考虑到这关东防区将领人选的时候,孔捷,李云龙,丁伟这些曾在北向挺进作战之中表现出彩,并对于关东地区尤为了解的将领率先成了考虑人选。 尤其是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听说孔捷几人在关东地区倒腾了不少军工厂,在军工产业的发展上干得相当不错,原本的奉天兵工厂也再次运转起来,为中华大地贡献新鲜血液。 考虑到这些,孔捷等将领自然是不好抽开身的。 于是孔捷,李云龙,丁伟包括赵刚,李文杰等老搭档们便按照指挥部的指示留在了东北。 肩负边防重任。 同时着力于部队的强军建设,以及军工业的发展。 听说部队驻扎在东北防区之后,后来还是孔捷提议,又在边防地区构建了一个品字形的防御阵型,当初的老晋西北铁三角再次搭起班子。 以保祖国北方稳固。 孔捷更是把自己的家都给搬了过来,老婆沈梦月带着儿子孔新国,以及后面又给他添的女儿,算是正式在东北扎根落户。 李云龙也巴巴的跟过来,带着自己的老婆秀芹和两个儿子,还和孔捷当起了邻居。 “打仗的时候咱是老战友。” “如今和平了咱们做老邻居。” “老孔,咱们这辈子怕是都离不开了!” “呸,老李,这话你还是说给你老婆听吧!”孔捷笑着回怼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