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9.合着一点没涨,还得搭进去一成? (第1/1页)
次日,朝会。 赵政将给张识节的刀收了回来,这刀,可不是普通的刀。 看似普通的几案有暗格,看似暗格里的普通长刀,实则内有玄机,这波他在第三层。 可他刚拿回,在手里不留痕迹的掂了掂,觉得不太对劲。 轻轻一刮,一层铁印子。 赵政嘴角抽了抽,好家伙,张老匹夫偷梁换柱? 他倒不觉得张识节有胆子把刀掰开,看看里面是金的银的,但并不妨碍老张重新铸柄一模一样的刀啊! 好家伙,偏偏自己又不好多问。 赵政无奈叹息,将这普普通通的铁刀,放回几案的暗格之中。 也好,即便如此,也能说明,几案里虽有暗格,但里头只是放着刀,平平无奇。 用一柄刀赚了几案暗格里的其他金银,相信这次之后,群臣肯定不会再找他讨要几案作为封赏。 这波,他又升了一层,在第四层。 群臣都在议论朝政,张识节老神在在的站在原地,一言不发,甚至在翻着书。 赵政有心想给这个狗东西难堪,道: “张卿家,朝议之时,为何一言不发,只看书册?” 张识节有模有样的将书册从第一页翻到第二页: “陛下,臣想明年参加科举,舔舔墨池水,摸摸五鲤砚。” 嘶..... 群臣无不恍然,这笔金银,差点被小皇帝给糊弄过去了! “就你这脑子,院试都考不中,还指着乡试、会试?” 赵政气的发抖,这老匹夫净馋银子了。 “陛下,老臣心里慌啊....” 张识节合上了书册,娓娓道来: “这么些年来,日章贼寇没有一日停止过侵犯大乾沿海。” “春秋之年,日章贼寇便屡次驾小舟,流劫土佐、丰后海洋间,隐泊野岛,窥视商船劫掠,还勾结中原海盗,侵犯边陲,景国治海百年,竟使得寇盗边睡....” “臣,心中惶恐!” 张识节说的,倒也没错。 日章是淮州以东的一个岛国,屡次侵扰海疆。 日章海患,在前朝是就已经存在。 前朝灭亡,分裂六国后,最接近日章的景国,一直想要治理,屡次出兵,反倒被人家给打的哭爹喊娘。 据说墨家本来要帮助景国造大船,灭日章,后来景国朝政日趋腐败,军事由强盛退为衰弱,海防废弛,御僻力量薄弱,别说没钱造大船,即使造了大船,还是打不过人家。 再后来,景国就灭亡了,日章海寇更加猖獗。 大乾建立后,一些景国、嘉国这种临海国家的残余势力,贼心不死,意图复国,反而和向来被视为贼寇的日章海寇合作起来。 他们以日章的一些岛屿为基地据点,屡次进犯大乾沿海。 先帝几次派使毫无结果,日章海寇侵扰日渐繁复,便曾亲自领兵去到淮州沿海,一气鼓动滔天巨浪,吞没了千余海船。 但大乾沿海仍旧苦于没有船只,哪怕有优势,也打不出海,只能退而求次,实施海禁。 海禁之后,海上安稳了几年。 但赵政登基后,日章海寇可能恢复了些许元气,又有进犯沿海的动作。 赵政自然明白张识节的意思,道:“张卿家是想要朕将这笔钱,投入到海防之中?” 张识节嘿嘿一笑。 灭日章海寇,肯定能捞到不少功绩,拿着小皇帝的钱打仗,再找小皇帝讨封赏,不用跟户部的守财奴扯皮,多舒服! 就要那方几案,里头有暗格,暗格里能只放普通物件? 他是不信的,反正赌一把开盲盒,就图这个刺激! 文武百官一听,各自为自己争取。 就你兵部要钱啊? 吏部也要!吏部尚书刚死了,整个儿烂摊子,可乱着呢! 工部也要!征讨漠北兵刃甲胄折损无数,都等着钱呢! 刑部想多买几个碗,户部想充实国库,各有各的理由。 赵政自然一棍子全都打死,一分不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 “这笔钱,是....先帝所遗,既然放在贡院,留作科举取士所用,定然,要用在这些新科士子身上。” 大家心照不宣,常态了,有钱就说是先帝遗产,先帝到底留没留,留了多少,谁也不知道。 时间对不上?墨池鲤砚是小皇帝亲自造的? 死扣这种细节,那就是不给小皇帝面子! 赵政清了清嗓子,继续道: “朕属意将这笔钱,用作养老。” “大乾立国已有十年,不少臣子满鬓斑白。” “朕一直想着,这群国家柱石为国cao劳一生,告老还家后,如何保证他们的生活呢?” 这一说,不少臣子陷入深思。 早年还好,大家出身富贵,开国嘛,给的赏赐也丰厚。 不说全都是豪门,至少不会穷到哪里去,退休了也不愁生活。 可这次科举取了一大堆寒门士子,可以预见,以后寒门士子会越来越多。 如果为官清廉些,再乐善好施一些,甚至都挣不到多少钱,如何保证后半生呢? 前朝有个大清官,死后被抄家,抄出俸银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最终连安葬费,还是大伙凑钱帮他料理的。 这样的清官自然令人佩服,可人人如此,做了大官还穷困到这种地步,以后还有谁愿意当清官,为百姓谋福,为大乾效力? 为理想的人也有,但毕竟大多数人,都挺实在的。 户部尚书王守才一咬牙,提议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加薪。” “提高大乾所有官员的薪俸,稍后臣与吏部商量,各级官员该上涨多少,回头拿个章程来,保证各级官员们,在不贪腐的情况下,即使告老归家,也可以保证一家用度,而不至于困顿。” 群臣无不感动,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守财奴竟然打算用户部国库的银子! 这可不容易,哪怕每个官员涨薪一成,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赵政嗤之以鼻,户部都做到这个地步了,那墨池鲤砚里的银子,他能留得住? 还不得添上一点补贴国库? 一文钱也别想让他拿。 赵政厚着脸皮道: “朕彻夜难眠,终得一策。” “朕在钱庄内,开一笔账,自官员出仕之日起,每年薪俸,取一成存入该账户之中,待该官员告老之时,便可按照存入金额、仕官年限,成倍领取。” “当然,若中间有贪腐,这笔银子便没了。” 群臣瞠目结舌。 好家伙,合着一点俸禄都没涨,咱们还得搭进去一成? ......................................... 周五上架,所以更新时间会改一下,下一次更新应该是在周五中午十二点,另外可能多更个千八百万字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