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庆寿宫里的波澜 (第2/2页)
功德使,是管理天下僧道尼的官职。 听上去都没有什么实权,却是权轻位贵的职位,既能帮十三哥提高身份名声,又不会引起执相和文官们太大的阻碍。 官家为了提携他的胞弟,煞费了苦心啊。 所以今天这寿宴,已经洗心革面,正春风得意的十三哥,不可能不出现! 赵佖腹诽了一句,突然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功德使一般都是开封府尹兼任。而开封府尹,从太宗皇帝以行开封府尹身份,兄终弟及后,变得十分得微妙。 大有玄机啊。 至于同签枢密院事,赵佖是羡慕嫉妒恨。 虽然枢密院有曾布、安焘等重臣在,十三哥想指手画脚、大权独揽,却是万万不行的。但是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到军国重事中。 十三哥现在是几兄弟里,唯一有实职,能参预军国事。这一点,甩去几兄弟好大一截了。 想到这点,赵佖心里就腾起一团火。 这团火如同兜率宫八卦炉里的三味真火,把赵佖的心烧得焦黑一团,一捏就碎。 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赵似无德无才!为何能受此重用?还不是仗着是官家的胞弟!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这一切都应该归自己!俺是官家以下最年长的弟弟。立长不立贤!这是祖宗规矩!谁也不能坏了这条规矩! 赵佖心里在呐喊着! 俺只是眼疾,又不是全瞎! 你们就敢如此视如无人!俺就是要好好跟你们斗一斗!看看皇位宝座,最后落在谁的手里! 宫里虽然正式传出喜讯,贤妃刘娘子怀有身孕。但赵佖和其他兄弟并不当回事。 能不能生下皇子是一回事,生下来能否长大又是一回事。 赵佖侧耳听了一圈,仿佛听出兄弟几个的心声。他们跟自己一样,都把赵似视为最大的敌人。 但是他还没有发现赵似的声音。 十三哥在干什么呢?他应该就在这殿里。 等了一会,赵佖终于听到了赵似的声音。 “再给俺来一盘!” 原来他躲在偏殿的角落,正在埋头苦干,已经干掉了两盘糕点,出声叫内侍再端来一盘! 太嚣张了!赵佖恨恨地骂道! 仗着官家的宠信,肆意妄为,无所顾忌! 大家都在耐心等待娘娘地接见,你却在这里大饱口福,毫无体统斯文可言! 看来只有向娘娘能阻止官家的公器私授了! 一旦官家英年早逝,又无子嗣,向娘娘以皇太后之尊,在选定继承人之事上,能够一言九鼎。 大家都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各自费尽心思,筹谋在今天的寿宴上讨好太后娘娘。 不过赵佖确实冤枉了赵似。 他狼吞虎咽,不是只贪口舌之福,而是真饿了。 赵似已经正式拜王禀、高世宣和斛律雄为师傅,学习刀枪拳脚,以及骑射。 甚至把王府里某个园子全部铲平,用作骑射练武之用。 每天起得比鸡早,练得比警犬还勤快。 锻炼完后吃早饭,上午去秘书省和枢密院坐班,听取汇报,视事批案。尤其是秘书省,完全当成自己的地盘来经营。反正也没人跟他抢这个清水衙门。 中午有时进宫跟官家一起吃。不进宫就跟韦宝庆和白崇虎,或者王禀、高世宣和斛律雄一起吃。 下午则忙碌其它公事。 最主要的是以左翊卫大将军的身份,筹建骁骑营。 有了官家的旨意,赵似放开手脚。 先在开封城外的中牟县万胜镇,圈了一块荒地,修建营地。 然后在韦宝庆、白崇虎、王禀、高世宣和斛律雄等人的推荐下,赵似以枢密院的名义,从各地禁军中,抽调上百位军官进开封,进行集训筛选。 内内外外的事情,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而他又是个好胃口,运动量大消耗也大,饿得也快。 今天一大早,只是匆匆吃了几口,就同曾娘子一起到庆寿宫来祝寿。繁琐的礼仪折腾下来,到了中午饭点还不见开宴。 赵似实在顶不住,先找东西垫饱肚子再说。 “娘娘驾到!” 一声清脆声响彻庆寿左殿。 1.赵頵,宋英宗第四子,宋神宗同母弟。元祐三年七月去世,终年三十二岁,追赠太师、尚书令、荆徐二州牧、魏王,谥号端献。 2.赵颢,宋英宗次子,宋神宗同母弟。绍圣四年去世,赠尚书令兼中书令、扬荆冀三州牧、燕王,谥曰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