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扑天雕李应 (第1/2页)
看到史进和石秀损兵折将,却仍不肯退兵,朱武心中生气,却又无法干预。 此时,他真切地体会到,拥有更快速的通讯手段,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即使信鸽不可靠,也要先弄出来。” “免得知道事情,命令传不出去!” 下决心回到梁山泊便找人养信鸽,朱武这时候却只能带着军械,追赶上陈达后,向梁山泊急赶。 再说梁山泊中,史进和石秀兵败后,同样有了变化。祝家庄轻易击退梁山泊的兵马,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梁山泊不到千人,自以为看清梁山泊的虚实,更加大胆起来。不但找机会捉拿史进、石秀,甚至还派人大肆传言,鼓动周围的江湖人劫掠梁山泊的私盐。 在祝家庄的鼓动下,梁山泊刚建立不久的盐路,连连被人劫掠。王伦、宋万、杜迁、李忠这四位留守在山寨的头领,在接到各地传信后,不得不想对策。 “祝家庄欺人太甚,若是我们不回应,今后运出去的私盐,都要被人劫掠。” “当今之计,只有打下祝家庄,震慑周围的江湖人。” 恨恨说着,杜迁一反先前态度,支持攻打祝家庄。他和李忠都是梁山泊负责私盐的人,眼看盐路要断,如何能不生气。 尤其是李忠,他虽被史进说动,却对攻打祝家庄,其实并不上心。如今眼看自己负责的私盐受影响,同样极为生气。同样要求梁山泊,继续攻打祝家庄。 作为朱武外甥,又是朱武指定无论如何都要留在山寨的人。李忠的态度在梁山泊至关重要,王伦等排在他前面的头领,同样不得不重视。 再加上王伦和杜迁交好,更是负责梁山泊钱粮的人,眼看梁山泊私盐买卖遇危,王伦也不得不改变态度,解决祝家庄的事情。 很快,四人在商议后,便决定李忠继续留守山寨,王伦和宋万、杜迁,带领其余士卒,支援史进石秀。 史进和石秀被祝家庄击败,进退不得之际,见到王伦和宋万、杜迁带着士卒来援,大喜过望的同时,对王伦极为热情,明显少了芥蒂。 王伦见他们的模样,很快察觉到这一点。这些日子以来,王伦已渐渐接受自己处境,对梁山泊多了几分真心。眼看自己被朱武的人接纳,他心中也不由有些欢喜。献计道: “独龙冈有三座山冈,列着三个村坊。中间是祝家庄,西边是扈家庄,东边是李家庄。” “这三庄加起来,约有一两万人。而且结下誓愿,三庄相互救援。” “梁山泊如今还不到一千人,单凭这点人马,很难攻下三庄。” “不如找李家庄和扈家庄的人说和,看看能不能有转机。” 史进道:“祝家庄的人气盛,恐怕不愿讲和。” 王伦笑着说道:“尝试一下就是,至不济也能挑拨三个庄的关系。” 暗赞王伦诡计,史进、石秀等人,同意了他的提议。由王伦写了书信,送去李家庄和扈家庄。 扈家庄庄主是扈太公,他有个儿子唤飞天虎扈成,还有个女儿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武功十分了得。 扈家庄和祝家庄关系亲近,早在数年之前,扈太公就和祝家庄庄主祝朝奉,为扈三娘和祝彪定下亲事。故而在得知梁山泊有书信送来后,扈太公看都没看,就把来送信的杜迁等人,直接赶了出去。 李家庄庄主李应,能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藏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他在江湖上名声甚响,被人称为扑天雕,颇有几分颜面。 见到宋万带人送过来的书信,李应将自己心腹鬼脸儿杜兴唤来,商议道: “梁山泊和祝家庄相争,咱们要帮哪边?” 听他这么询问,杜兴已经明白,李应对帮助祝家庄,没有半点兴趣。否则凭三庄的誓愿,李应不用考量,就得帮助祝家庄。 知道李应心里面的忧虑,杜兴顺着他的意思,道: “祝家庄势大,它一庄的人口,就占了三庄一半。” “再和扈家庄联姻,李家庄就不得不听命祝家庄。” “如今梁山泊立寨,眼看就要兴旺,主人可交好梁山泊,用它牵制祝家庄。” 这话说到了李应心坎里,想着梁山泊的形势,李应道: “是啊!” “梁山泊占据地利,即使攻不下祝家庄,祝家庄也不可能攻下它。” “这样一个山寨,早晚要兴旺的。” “何必为些小事,和它结下仇怨?” “待我写封书信,为梁山泊和祝家庄说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