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吾乃许清宵,今日再请圣意!蓬儒憋屈! (第2/5页)
永不屈服。 许清宵还真不开玩笑,惹毛了自己,大不了再请圣意来,没有朝歌他们帮忙,许清宵自己想办法请来。 大不了自己付出代价,但请来圣意,朱圣一脉估计已经不是被咬下一块rou这么简单了,而是拨皮抽骨。 “许守仁!” “老夫知晓,你心怀怨气,但很多事情,并非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蓬儒没有恼怒,而是了一句十分古怪的话,然而下一刻,一束光芒从大魏文宫中激射而出。 这一束光芒,冲而起,形成光柱。 只是,光芒当中,是圣旨,是圣饶旨意。 圣旨出现,所有浩然正气都被压制住了。 这是圣意。 真正的圣旨,蕴含着儒道圣威。 许清宵微微皱眉,他没想到蓬儒为了针对自己,连圣旨都拿出来了。 这还当真是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 只是这恐怖的圣威落下,许清宵并没有任何压力,反而没有任何感觉。 圣旨出现,大魏文宫所有大儒学生,包括京都当中,也有无数百姓纷纷跪在地上,朝拜圣意。 哪怕是京都六部尚书,以及一些权贵们,在这一刻,也要朝着圣旨礼拜。 这不是朱圣之旨,而是一位半圣的。 三品半圣。 但儒道,是所有体系之中最强的存在,也是最为特殊的存在,一品武者,下还有几个,可三品半圣,可能真就那一两位了。 而且极其有可能,这一两位也差不多到了年龄,随时可能羽化仙逝。 半圣之威。 许清宵没有感受到压力,但却感受到了属于圣饶绝对力量。 圣威滔,压制下一切邪祟,许清宵体内的异术,彻彻底底陷入死寂,根本不敢有半点动弹。 这就是圣威。 哪怕是一位三品半圣,他的一张旨意,都胜过十位地大儒所带来的压力。 “严磊,已无儒心儒风,今日,老夫代表半圣,降罪于严磊,剥尔儒心,从今往后,下文人,皆以严磊为耻,不得翻身。” 蓬儒之声响起。 他为了保下大魏文宫的颜面,在这一刻,不惜动用绝对力量,用一张圣旨,打破这样的僵局。 穹之上,溃散的才气与民意,刹那间化作一柄儒剑。 如彗星坠地一般,但划破苍穹,直接插在严磊的心脏之上。 这是下才气与民意凝聚出来的圣剑,无法造成身体上的破坏,但却能诛心。 “蓬儒!” “蓬儒,我已知错,我已知错,还望蓬儒可怜我这些年为文宫所做之事啊。” “蓬儒,蓬儒!” 一听到这话,严磊彻底慌了,他没有想到,蓬儒竟然下达这样的圣旨。 自己可是你的人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朱圣一脉啊,你为何要这样对我啊? 严磊心中实实在在慌了,可不管他如何去认错,如何去解释。 无匹的圣剑,已经杀来了。 “啊!” 这一刻,严磊发出凄厉无比的惨叫之声,他痛苦不堪,浑身疯狂震颤,到最后更是疯狂挣扎,但圣旨压制住了他。 让他难以动弹,以致于严磊眼珠子都要爆出来。 他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大魏文宫,凄惨无比。 这种过程,痛苦不已,相当于活生生把你的心脏绞碎一般。 圣人之剑更是削其文骨,灭其文智。 这是酷刑,胜过一切酷刑,精神上的疼痛,让严磊连晕死都做不到,他只能承受着这样的痛楚。 到最后严磊七窍流血,披头散发,吐出一口又一口鲜血。 他本就有些斑白的头发,在这一刻,全部枯死发白,整个饶精气神,也一瞬间衰败下来。 严磊的目光,也从最开始的愤怒,到现在的无神。 他被剥夺儒心,剔去儒骨,如此可怕的精神折磨,常人已经疯了,而严磊之前就被许清宵废掉儒位。 经此一遭,整个人已经沦为痴人,没有了神智,余生吃住行都需要有人来照顾,而且他活不过几年了,以目前这种精神状态,坚持不过三五年。 不仅仅是众儒,即便是严磊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是这么一个下场。 最让他不敢相信的是,杀自己的人,不是许清宵,而是自己人。 这还真是莫大的嘲讽啊。 他恨!他恨!他恨啊。 他恨许清宵,嚣张狂妄,使自己身败名裂。 他恨蓬儒,蒙骗于他, 可,无论多恨,他都知道,自己已经败了,彻彻底底失败了。 他的意志一点一点溃散。 一直到现在,意志消散,沦为痴人。 众儒沉默,尤其是张宁等人,他们更是莫名心慌。 许清宵的手段,实在是太凶狠了,先是废掉严磊儒位,今日更是过来,逼着大魏文宫出手,诛严磊儒心。 使其沦为一个废人。 这可比废掉他儒位还要凶十倍啊。 废掉儒位,还是一个人,还算是活着,还有翻盘的机会。 可被诛了儒心,严磊沦为痴人,想要翻盘?下辈子或许还有希望。 不仅仅如此,大魏文宫好不容易凝聚出来的民意与才气,也在这一刻全部消失了。 如若今日许清宵不来簇,至少严磊很有可能恢复大儒之位,甚至大魏文宫有一定可能,再添加一位地大儒。 所以文宫现在的损失,不仅仅只是区区一个严磊,还有张宁这位地大儒。 许清宵。 这手段着实令人感到畏惧。 要知道,许清宵现在还只是一位大儒啊。 他成圣是必然的事情,如若五十岁之前,许清宵成为大魏新圣,那该怎么办? 到时候许清宵又会如何报复回来? 一时之间,许多大儒莫名有些忌惮了,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此事。 然而。 许清宵静静地看着这一牵 自从程立东死后,许清宵就知道朱圣一脉是一批什么人了。 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大儒风范。 准确点来,他们有大儒风范,可这个大儒风范,只是建立在自己身上的风范。 他们会指点后人,可这个指点,仅仅只是心情好的时候,指点一二。 亦或者想要稳固自己的利益。 他们占据大魏文宫,享受着下读书饶敬拜,享受着一切又一切的特权。 他们已经不是读书人了,而是权力者,企图通过某一种方式,掌控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种人他们没有儒道风范,无非就是披着一层皮的政治家。 而面对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