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第4/6页)
孙静安冷笑道。 此言一说,陈正儒不由皱眉。 “孙儒,这只是民间流传罢了,守仁虽有些傲气,但不至于这般,身为大儒,应懂得谣言止于智者。” 陈正儒略显不悦。 “是否谣言,还不一定。” “当然,或许也有一个可能。” “他知晓星云也会来参加,所以不敢争锋罢了。” 孙静安则冷漠开口。 说到此处,他直接离开,丝毫不给陈正儒面子。 陈正儒没有理会,而众人也不多说,纷纷离开。 数个时辰后。 离阳宫的太平诗会,已经成为了大魏第一话题了。 所有参加过的百姓,将太平诗会赞到极致。 更是引来无数人向往。 但有一些声音,也随之出现。 是十国才子的声音。 “昨日盛会,李兄诗词,明显不亚于赵安之,可大魏文宫为了颜面,偏袒赵安之,这第一有名无实。” “虽能理解大魏文宫之举,可这是诗会,应当以诗词为主,为其面子,故意打压李兄,当真是令人厌恶。” “我辈读书人,应当实事求是,为了这面子,大魏文宫有些不要脸了。”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京都传开,十国才子并不满意大魏文宫的行为,毕竟他们更加认为李鹏的诗词,胜过赵安之。 可却屈尊第二,令他们十分不服。 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日,十国才子也能理解,这番话与朋友之间发发牢sao也就没什么。 但或许是因为没有注意旁人,引来一些大魏文人注意,当下发生许多争执。 甚至更是有文人相互对骂,惹来一些关注,后来刑部出面,进行调解,也就将此事按下作罢。 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十国才子很不服气。 直至今日酉时。 太平诗会第二日开始。 如昨日一般,先是奏乐舞曲,而后出题作诗,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应安排,显得热闹无比。 十国才子虽有不满,但在盛会之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 戌时。 所有诗词已经收集,以大魏文宫几位大儒为主,四大书院院长为辅,众人也在审阅诗词,而后进行排名划分。 但今日,又遇到与昨日一模一样的情况。 第一之争。 大魏才子的诗词与唐国才子之诗,质量不相上下,如若究其比较,只能从字体来划分。 但大魏才子的字体,略输一筹,一时之间众人有些沉默。 按常理来说,自然是定大魏才子为第一。 可若真要较真,那自然是唐国才子为第一。 如若太平诗会是在异国举行,他们倒也不会如此纠结,会直接选择唐国。 可这里是大魏。 女帝刚刚登基,大魏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升百姓自信,弘扬国威。 所以参合政治因素,就只能选择大魏才子了。 “先不急,排名后面的。” 陈正儒开口,让众人先不要急着选出第一。 ========================================== 十分钟内,修改好!!!!!!!!!!!!!!!!!!!!!!! 十分钟十分钟十分钟!!!!!!!!!!!!!!!!!!!!!! ========================================== “这许清宵当真是狂妄!我等来大魏参加太平诗会,他竟如此羞辱我等!” “不过是作了几首千古名诗罢了,竟这般狂妄?怪不得敢不尊大儒,这等人早晚得自食其果。” “太平诗会,宴请天下文人,我等乃是十国名流,不敢说才华横溢,但也读过几年圣人书,不曾想到许清宵这般看不起我等,当真是狂啊。” “只有叫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外号,万古狂生!可恨。” 大魏京都内,一道道声音响起,是十国的大才,也不缺乏大魏读书人在其中。 许清宵在桃花庵亲口说过,不会参加太平诗会。 这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经过有人添油加醋,一时之间,被曲解成许清宵瞧不起十国大才,从而引发一些争论。 实际上如许清宵猜想的一般,十国大才不可能不知道是有人曲解他的意思。 但并不妨碍他们找许清宵麻烦,人们更加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不过狂生也好,羞辱也好,如今许清宵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就如此,翌日。 八月十五。 太平诗会于今日开幕,不少学生才子,早已经去了离阳宫,等到时辰,便直接入内。 大魏京都也彻底热闹起来了,无数人涌入京都内,每一条街道都站满了人,每一家酒楼都被订完了,甚至一间房住四五人,夸张到如此。 京都的繁荣,显得无比喧闹,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彼此起伏的叫卖声更是层层而起。 守仁学堂内。 永平世子有些无奈地看向许清宵。 “许兄,这太平诗会,乃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你当真不去吗?” “十国大才都去了,每一届的太平诗会,都无比重要,你现在可是代表我们大魏啊,若是你不去的话,只怕难以压住这十国大才。” 这些日子,永平世子都在家准备太平诗会,属于闭关状态。 如今诗会要开始了,永平世子也就出来活动活动,却得知许清宵竟然不参加太平诗会,这下子他坐不住了,直接来守仁学堂找许清宵。 “慕兄,太平诗会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是盛会,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场聚会罢了。” “如今大魏水车工程需要快速落实,愚兄不得不用心对待,此事利于百姓,不可耽误。” 面对永平世子的劝阻,许清宵以水车工程为由,算是委婉拒绝了。 “许兄,我知道水车工程很重要,但太平诗会对我等读书人来说也重要啊。” “再者,这次十国大才有备而来,陛下刚刚登基,大魏王朝也需要做些事情,如若这次太平诗会被十国才子压住,那大魏可就抬不起头了。” 永平世子换个角度去劝说。 可许清宵却有些无奈了。 “慕兄,大魏才子极多,说实话愚兄虽然有些才华,可还真不敢说是大魏第一才子,你为何如此断定大魏会输呢?” 许清宵这般说道,他现在真的很忙啊,哪里有时间去参加这个盛会? 而且一参加就是七天,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许兄,大魏的确有许多才子,但这一次不同,我父王告诉我,这一届涉及很多事情,十国才子准备了许多,就是为了在太平诗会摘得头冠,据说这后面有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的影子,故此他们是奔着抢夺我大魏才气来的。” “如若真是如此,那咱们大魏以后可就抬不起头了,许兄,您不能不去啊。” 慕南平说的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