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读书人_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镇国诗!快去守仁学堂请许清宵来! (第4/6页)

    孙静安冷笑道。

    此言一说,陈正儒不由皱眉。

    “孙儒,这只是民间流传罢了,守仁虽有些傲气,但不至于这般,身为大儒,应懂得谣言止于智者。”

    陈正儒略显不悦。

    “是否谣言,还不一定。”

    “当然,或许也有一个可能。”

    “他知晓星云也会来参加,所以不敢争锋罢了。”

    孙静安则冷漠开口。

    说到此处,他直接离开,丝毫不给陈正儒面子。

    陈正儒没有理会,而众人也不多说,纷纷离开。

    数个时辰后。

    离阳宫的太平诗会,已经成为了大魏第一话题了。

    所有参加过的百姓,将太平诗会赞到极致。

    更是引来无数人向往。

    但有一些声音,也随之出现。

    是十国才子的声音。

    “昨日盛会,李兄诗词,明显不亚于赵安之,可大魏文宫为了颜面,偏袒赵安之,这第一有名无实。”

    “虽能理解大魏文宫之举,可这是诗会,应当以诗词为主,为其面子,故意打压李兄,当真是令人厌恶。”

    “我辈读书人,应当实事求是,为了这面子,大魏文宫有些不要脸了。”

    不大不小的声音在京都传开,十国才子并不满意大魏文宫的行为,毕竟他们更加认为李鹏的诗词,胜过赵安之。

    可却屈尊第二,令他们十分不服。

    只是这毕竟是第一日,十国才子也能理解,这番话与朋友之间发发牢sao也就没什么。

    但或许是因为没有注意旁人,引来一些大魏文人注意,当下发生许多争执。

    甚至更是有文人相互对骂,惹来一些关注,后来刑部出面,进行调解,也就将此事按下作罢。

    不可否认的是一点。

    十国才子很不服气。

    直至今日酉时。

    太平诗会第二日开始。

    如昨日一般,先是奏乐舞曲,而后出题作诗,每一个时辰都有相应安排,显得热闹无比。

    十国才子虽有不满,但在盛会之下,还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笑笑。

    戌时。

    所有诗词已经收集,以大魏文宫几位大儒为主,四大书院院长为辅,众人也在审阅诗词,而后进行排名划分。

    但今日,又遇到与昨日一模一样的情况。

    第一之争。

    大魏才子的诗词与唐国才子之诗,质量不相上下,如若究其比较,只能从字体来划分。

    但大魏才子的字体,略输一筹,一时之间众人有些沉默。

    按常理来说,自然是定大魏才子为第一。

    可若真要较真,那自然是唐国才子为第一。

    如若太平诗会是在异国举行,他们倒也不会如此纠结,会直接选择唐国。

    可这里是大魏。

    女帝刚刚登基,大魏需要做一些事情,来提升百姓自信,弘扬国威。

    所以参合政治因素,就只能选择大魏才子了。

    “先不急,排名后面的。”

    陈正儒开口,让众人先不要急着选出第一。

    ==========================================

    十分钟内,修改好!!!!!!!!!!!!!!!!!!!!!!!

    十分钟十分钟十分钟!!!!!!!!!!!!!!!!!!!!!!

    ==========================================

    “这许清宵当真是狂妄!我等来大魏参加太平诗会,他竟如此羞辱我等!”

    “不过是作了几首千古名诗罢了,竟这般狂妄?怪不得敢不尊大儒,这等人早晚得自食其果。”

    “太平诗会,宴请天下文人,我等乃是十国名流,不敢说才华横溢,但也读过几年圣人书,不曾想到许清宵这般看不起我等,当真是狂啊。”

    “只有叫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外号,万古狂生!可恨。”

    大魏京都内,一道道声音响起,是十国的大才,也不缺乏大魏读书人在其中。

    许清宵在桃花庵亲口说过,不会参加太平诗会。

    这本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经过有人添油加醋,一时之间,被曲解成许清宵瞧不起十国大才,从而引发一些争论。

    实际上如许清宵猜想的一般,十国大才不可能不知道是有人曲解他的意思。

    但并不妨碍他们找许清宵麻烦,人们更加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不过狂生也好,羞辱也好,如今许清宵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就如此,翌日。

    八月十五。

    太平诗会于今日开幕,不少学生才子,早已经去了离阳宫,等到时辰,便直接入内。

    大魏京都也彻底热闹起来了,无数人涌入京都内,每一条街道都站满了人,每一家酒楼都被订完了,甚至一间房住四五人,夸张到如此。

    京都的繁荣,显得无比喧闹,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彼此起伏的叫卖声更是层层而起。

    守仁学堂内。

    永平世子有些无奈地看向许清宵。

    “许兄,这太平诗会,乃是天下三大诗会之一,你当真不去吗?”

    “十国大才都去了,每一届的太平诗会,都无比重要,你现在可是代表我们大魏啊,若是你不去的话,只怕难以压住这十国大才。”

    这些日子,永平世子都在家准备太平诗会,属于闭关状态。

    如今诗会要开始了,永平世子也就出来活动活动,却得知许清宵竟然不参加太平诗会,这下子他坐不住了,直接来守仁学堂找许清宵。

    “慕兄,太平诗会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是盛会,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一场聚会罢了。”

    “如今大魏水车工程需要快速落实,愚兄不得不用心对待,此事利于百姓,不可耽误。”

    面对永平世子的劝阻,许清宵以水车工程为由,算是委婉拒绝了。

    “许兄,我知道水车工程很重要,但太平诗会对我等读书人来说也重要啊。”

    “再者,这次十国大才有备而来,陛下刚刚登基,大魏王朝也需要做些事情,如若这次太平诗会被十国才子压住,那大魏可就抬不起头了。”

    永平世子换个角度去劝说。

    可许清宵却有些无奈了。

    “慕兄,大魏才子极多,说实话愚兄虽然有些才华,可还真不敢说是大魏第一才子,你为何如此断定大魏会输呢?”

    许清宵这般说道,他现在真的很忙啊,哪里有时间去参加这个盛会?

    而且一参加就是七天,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许兄,大魏的确有许多才子,但这一次不同,我父王告诉我,这一届涉及很多事情,十国才子准备了许多,就是为了在太平诗会摘得头冠,据说这后面有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的影子,故此他们是奔着抢夺我大魏才气来的。”

    “如若真是如此,那咱们大魏以后可就抬不起头了,许兄,您不能不去啊。”

    慕南平说的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