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_第十七章:这不是有手就行?(求月票啊,在不投月票就过期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这不是有手就行?(求月票啊,在不投月票就过期了) (第2/4页)

滴,从千米高空砸下来,一个人都没砸死,这就涉及到另外的力学问题了,此地就不多说了。”

    “庄周道友游览天下,曾经提出了季风的概念。而我研究季风之后却发现,季风可以把大海之上的水蒸气,给吹到大陆之上,季风也可以把某地的水蒸气,吹到几百里之外甚至是几千里之外的地方。”

    “然后我就发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这一条四百毫米等降水线,看上去全都是高山,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呢?”

    “当我进行实体考察,当我顺着空气中rou眼不可见的水汽跑上一趟的时候,我就对降雨的形成、大雪的形成,四百毫米等降水线的分布,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说到这里,熊岩就摇了摇头:“以往的时候,难道没有其他真人发现这一幕吗?不,其实是有的,但那些真人,不学数学,脑袋里也没有数学的思维,他们不懂的数学的重要性,更不懂的用数学来观察世界,用数学来统一世界!”

    啪啪啪

    用力的敲了敲桌子:“所以,早在很久以前,我就曾经说过,自我以后,天下间将分为两个时代,旧时代和新时代!”

    “在以前的旧时代里,人们凭着感觉做事,侥幸满足条件了才能成功,然后人们把这称之为幸运。”

    “在今后的新时代里,人们通过数学观察天地,观察满足事物前提的所有条件,用数学来理解世界,然后只要研究透彻了,在满足条件之后,实验多少次就成功多少次。”

    “旧时代的真人们,就算观察天地的时候,发现了这一幕,他也无法很好的将之描述出来,更无法将之清楚的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的语言,是有极限的,很多事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说到这里,熊岩向着底下的众人,发出了一个王之蔑视,左手插着腰,右手提着茶杯开始喝水。

    孤独咕嘟咕嘟

    灌了一会儿,熊岩接着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想家了,我想亲人了,我到底需要如何描述,才能让别人第一时间就知道,我到底有多想家,我到底有多想亲人?如何能让人感同身受,而不是干巴巴的看到一个:我想家了。”

    你想家了,到底有多想?

    我从这一行字之中,只能知道,你确实想家了,但我真的无法判断,你到底到了什么地步,比如睡不着觉、失眠?比如茶饭不思?比如,快要疯了?比如,已经疯了?

    对吧,外人根本无法从一句我想家了就判断出具体情况。

    “旧时代的人,使用语言,无法清楚的描述自己的感受、所见所闻,只能用玄之又玄的话语来描绘,什么道可道非恒道,还有道法自然,一个个的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但这却导致了一个结果:懂的都懂,不懂的怎么说都不懂!”

    “最直接的的后果就是,大量的旧时代神功秘籍,只有到了有缘人的手里,才能发挥出效果,在其他人的手里,看了一眼不懂,看了一遍还是不懂,看了十年,该不懂还是不懂。”

    “但是数学不一样!”

    “数学足够可观,数学不会因为你是先天高手,就对你网开一面,也不会因为你是真人,就对你失效,数学在目前已知的任何领域,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全都是有效的,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描述世界的语言。”

    “所以,当我用数学来描述万物,当我用数学来统一世界的时候,世界的奥秘就开始向我敞开。”

    吹了一段时间的牛皮之后,熊岩再次把话题转了回来:“在得知了这一现象之后,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会不会是高山把季风拦住了,导致水汽没法过去,然后高山的另一侧就只能是草原地形?如果我把山给移了会怎么样?”

    “神话传说中有愚公移山的故事,那我熊岩,能不能移山呢?然后我就进行了一次测试,我发现千米以下的高山,给我时间,让我准备准备,是可以做到移山的。可是考虑到秦岭、阴山、贺兰山都是连绵不断的山脉,考虑到最终的工程量,我放弃了这个想法,产生了新的想法。”

    “既然搬山是一个工程量巨大,以至于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目标,那么增强季风呢?”

    “众所周知,海洋之中,有着数不清的水蒸气,这些水汽在季风的作用下,吹到了大地上,如果我们也效仿季风,人工制造一道季风,将水蒸气从南方吹到北方会怎么样?”

    “会不会让南方的降水减少,让北方的降水增多?”

    “而如果我们从东方的大海出发,制造一道季风,把海洋上的水蒸气给吹到北方陆地上,比如从渤海等地开始,终点是燕云十六州的话,能否让缺水的北方,变得像南方一样,成为又一个江南呢?”

    说到这里,熊岩就摇了摇头:“当然,这只是最终的理想状态。实际上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很多困难,比如,这道人工季风的存在,会不会对季风过境之地,产生影响?这道季风,要作用在什么样的高度呢?在不同的地形之下,季风作用的区域会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呢?”

    “现在,老夫来初步预测一下未来的场景。”

    “未来的有一天,每一座城市,都多出了一个气象部门,专门负责利用数学公式,计算未来三天、未来十天甚至是未来一个月的具体天气。”

    “未来有一天,我们可以提前一个月通过数学,来预测出某地的大洪水,或者某地即将发生的超级干旱。”

    “然后我们的气象部门,立刻通报给钦天监,钦天监的修士,则是马上拿着专门的降雨法器,来到了当地城市,进行人为干预,最终做到,提前消灭大洪水,或者将超级大旱扼杀在襁褓之中。”

    “未来,我们的气象部门,通过手持法器,可以人为制造季风,将大海上空的水汽,吹到干旱的北地,将整个北地都改造成江南,让整个天下,都做到亩产四石。”

    “未来……”

    “与天斗,其乐无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