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纵横捭阖(欠更还完了,开始本章说数目加更) (第1/4页)
当大殿之内的约定传遍整个齐国之时,有志之士反应不一,但绝大多数的贵族却都觉得,此乃一举两得之举。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到底是效忠国君还是效忠田氏了,再也不用做选择题了,真好! 而田氏也立刻开始调兵遣将,做战争的准备,而孔子则是被国君叫来,讨论如何应对齐国军队。 “橘君的婚事,竟然一举化解了国内的局势,还使得田氏下定决心对我鲁国出兵,实在是荒谬!荒谬!”鲁侯很是不满的道。 原本孤吃着西瓜看着戏,就等着什么时候田氏代齐,然后好高举为齐侯报仇的名义进攻田氏呢,结果看了个寂寞! 就这? 看热闹看到自己身上了,你们好好的内斗不行吗?怎么就扯到我鲁国身上了? “对了,此事,丘你怎么看?” 闻言,孔子便说了一些已经得知的情报:“根据线人来报,此次齐国共出兵十万。田氏家兵一万,齐国原本有十万大军,有三万是田氏可以直接调动的,这三万人此次来了两万,中立的四万大军,此次来了三万,忠于国君的三万大军,此次来了两万,田氏又号召中小贵族,出兵两万,共计十万大军!” “十万?!!!” 听到这里数字,鲁侯坐立不安,直接就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反复走动,嘴里不断的念叨着十万这个数字:“怎么办?怎么办?鲁国的国人,都不知道有没有十万,齐国直接就出动了十万大军,丘,你有把握吗?” 孔子虽然心里觉得国君不是很优秀的样子,但却没有抱怨什么,而是老老实实的道:“把握还是有一些的,丘在玄门、大明时空之中,连百万闯贼都应对了,也不差这十万大军。只要国君愿意信任丘,丘就替国君抵挡田氏的进攻。” “从此刻起,你为鲁国代国相,说说你的想法,不会动用太多国人吧?”鲁侯担心的道。 听到这里,孔子就知道,国君胆小的毛病又犯了! 鲁国一共就只有百万人口,在当今的列国中,只能算二流国家,国人总数目肯定没有十万,国都附近有大约三万国人,属于振臂一呼,就能拉上战场的那种。他们素质较高,属于合格的士兵。 但是鲁侯已经说了,不要动用太多国人! 这些国人,还有公室,他要留着防守国都。所以,这个代国相,不是这么好做的! 孔子能怎么办,他只能点头或者摇头了。 点头,代国相就是他的,但肯定不能大规模征召国人。 摇头,他孔子就和这场战争无关了,然后就要眼睁睁的看着三恒或者其他的大贵族带领鲁国军队去送。 想了想,孔子觉得自己其实也没有选择,便点了点头:“君侯放心便是,此战丘只动用自己的三千弟子,至于国人,征召五千即可,不过这样的兵力,实在是太少太少,请国君授予丘便宜行事之权。” 听到这里,国君连连点头,然后开始主动解释了起来:“哎,不是孤不愿意多征召国人,而是三恒势大,不得不为之。” 三恒,是鲁国国内的三位传承久远、势力极大的三位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季氏,因为他们三家的祖宗都是鲁恒公的后人,所以加在一起,又称三恒。 三恒联手之下,把持鲁国国政,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也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而是很多很多代。 要是国都附近,国人少了,鲁侯连睡觉都不安稳! 大权臣的问题,不仅仅是齐国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当今这个时代,所有的诸侯,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具体方略呢?”鲁侯关心的道。 “得回去和弟子们讨论之后才清楚到底该怎么做。论兵法,我不如仲由,论政治,我不如赐、子夏,论经营,我不如赐。”孔子老老实实的道。 “去吧去吧。”鲁侯摆手道。 虽然鲁侯感觉孔子好像不是很靠谱的样子,但是他发现自己认识的人里面,已经没有比孔子更靠谱的了。 …… “事情就是这样,二三子怎么看?” 孔府之内,孔子招来十余位核心弟子,开始向他们问政。 “三恒真是毒瘤,都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和国君互相牵扯,鲁国要是亡了,他们就是真正的凶手!”子路不满的吼道。 孔子见状,睁大了眼睛瞪着子路,子路一看孔子生气的模样,便嘘了一声,接着道:“齐国此次来势汹汹,十万大军,没有任何水分。” “虽然这十万大军的综合战力,还比不上大明的边军。但是在列国之中,已经可以算是精兵了。” 说到这里,子路略一沉思,便解释了起来:“一支军队强大与否,要从各个角度来分析、看待。比如装备、士卒的个人素质、士卒的战斗欲望、战斗意志是否强烈、后勤粮饷、受伤、死亡之后的补贴等。” “但是,综合来说,组织度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比如戚家军,戚继光活着的时候他手里的那万余戚家军,那是真的强!” “而田氏此次的十万大军,其实也是有明显缺陷的。首先,他们内部人心不一,田氏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也做不到直接撤掉贵族的官儿。” 说到这里,子路忍不住叹了口气:“哎,差距太大了!真的太大了!” “在大明,我直接征召普通百姓,重新训练,都用不着这么麻烦,哪里像现在,军队之中,竟然不是谁有本事谁占据高位,而是谁爵位高,谁占据高位。” “齐国也是一样,军队之中的高层,绝大多数都是贵族出身。普通人就算再有本事,中层军官基本就到头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是很有优势的。我们此战,只动用诸位师弟,五千国人,至于剩下的,征召野人吧。” 越是对比,大明和列国之间巨大的差距,就让子路感觉浑身不适,一个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有本事谁上,一个却是贵族世袭,谁出身好谁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