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真龙代祖龙,天子代天帝 (第1/1页)
营帐之中。 秦皇抬起脑袋,思绪飘到了极远处。 “说到这九鼎,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上古时期,轩辕氏于涿鹿之战击败蚩尤氏后,见天下太平一统,乃铸造九鼎,定分天下为九州。” “九鼎引来了天界黄龙,轩辕黄帝便乘龙上天,得以飞升。” 秦皇看着年轻小将,平静说道:“轩辕黄帝所铸九鼎,可以引来黄龙;而大禹所铸九鼎,虽然已不能上引黄龙,但却可以承载真龙气运,这才是寡人寻鼎的真正目的。” 听罢这话,杨青帝如同找到杂乱线团的结点,觉者学习力随即展开,思绪飞转,带着他在脑海迷宫中不断穿梭。 很快,杨青帝便将最近经历的事情捋清楚了。 秦皇乃是远古时期烛龙的一缕残魂所化,为了恢复人皇昔日天帝之威,以及人皇封神如封臣之权,便决定进行伐天之战。 然而如今的秦皇徒有龙魂,却无法化为实质性的烛龙,于是他只能召集天下方士,前往东海求取不死丹药。 结合当时徐福与秦皇的对话来看,烛龙很可能是远古时期就存在的先天神祇,而烛龙与扶桑大帝东王公应该关系不错。 至少说,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昊天。 昊天是如今三皇中的天皇,也是执掌三界的天帝,秦皇就不必说了,而这东王公,应该是昊天此前的上一任天皇。 如此看来,杨青帝有充分理由猜想:或许东王公退位天皇并非出于自愿。 而秦皇欲行伐天之举后,天帝昊天也作出相应举动:降下五条真龙气运。 这里倒有杨青帝一个想不通的地方,神仙法力如此强大,何况昊天都已经是三界之主了,那为何不直接随便派个人把陛下杀了呢?这样岂不是更加简单省事? 难道大佬行事必须要有大佬的风范? 杨青帝唯一想到能解释的点,就是此前秦皇封禅泰山时所说的一句话。 “自颛顼氏绝地天通后,人不得复上,神不得乱下。” 简单来说,就是自“颛顼氏绝地天通”这一事件后,凡人不得前往天庭,神仙不得作乱人间。 这应该是三界默认的一个法则,无论你职位大小,都得服从,要不然神仙拥有那么大神通,随便作乱人间,三界还不得乱套了?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出现昊天直接下凡干掉秦皇这种事情的。 当然了,昊天乃是三界之主,直接的来不了还有间接的,明面上搞不定,咱还有阴招。 这个阴招便是——以真龙取代祖龙,以天子取代天帝。 由于觉者的存在,杨青帝很清楚此后人间的历史走向。 秦朝灭亡后,是刘邦得到了天下,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以“真龙天子”自称的皇帝。 如此说来,这一手落子最终还是昊天赢了,秦朝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皆是甘愿做“天之子”,人族再也不可能出现以前那种可以封神如封臣的天帝了。 至此,杨青帝虽然还未见证过远古时期人族天帝的事迹,但他有着绝对的理由去相信—— 很早很早之前,三界之中,人族才是最为强大的! 神仙? 呵,我人族天帝让你当神你才是神,我不认你,你又算是什么东西?! 昊天布下棋子之后,秦皇已然知晓此事,所以才会有他让徐福去归墟做的那些事。 联合东王公,求取不死药。 重塑登天梯,再化祖龙身。 如此,秦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伐天之举。 而秦皇此行前来泗水捞鼎,则是为了等徐福从归墟带回五条真龙气运下落的消息后,以九鼎承载真龙气运,遂将真龙气运悉数扼杀! 如此,真龙气运不会流落人间,也就不会出现刘邦这样身负气运的真龙天子了! 大秦,就不会灭亡! 而昊天这一手无解之棋,便可迎刃而解!! cao! 高啊,太高了!比他么的泰山还要高! 杨青帝头皮发麻。 在被秦皇与昊天这两个棋手落子惊艳到的同时,杨青帝又忍不住产生了一丝丝的窃喜。 秦皇虽然刻意地只告诉了他关于九鼎和气运的事,但秦皇怎么也想不到,杨青帝早就知道了徐福东去蓬莱的真实目的。 所有事情都能解释通了。 只是现在,杨青帝却又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 原本他以为秦皇便是世间最强之人,秦朝亦是世间最大之地。 可现在…… 秦皇之上还有昊天,昊天之前,上古时或许还有更加强大的神祇存在。 华夏九州外亦有中九州,中九州之外又有大九州。 天地是如此之大。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又有谁在此面前敢说自己不是沧海之一粟呢? 如果自己没有成为觉者,或许他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便是成为一代名将。 可是如今呢? 若是未来真有一天人族与天界要有一战,他还能独善其身吗? 秦朝又真的能延续下去吗? 他应该去做什么? 或者说,他又能做得了什么? 不止是杨青帝自己,就连终极智慧体——觉者,在人生意义这个哲学问题面前,似乎也找不到一个最为合适的答案。 “杨将军?” 秦皇的疑问声将杨青帝的思绪从浩渺宇宙中拉了回来。 杨青帝连忙行过揖礼,回道:“陛下恕罪!末将并非故意走神,只是在想……在想为何大禹也要铸鼎。” “你倒是有心,”秦皇背过双手,解释道:“其实铸鼎并非此二人所创,在更早之时,天地刚刚开辟,第一位人皇伏羲氏便铸鼎定分大九州,后来才是黄帝铸鼎分中九州,大禹只是效仿二人,铸九鼎以将中华神州再分小九州。” 杨青帝仔细听着,将这些信息悄悄记于心中。 他从小便识字读书,虽然不敢说自己满腹经纶,但诸子百家均有涉猎,可秦皇说的这些事情,他却在任何一本书中都未曾听闻。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些应该不是秦皇的记忆,而是烛龙经历的过去。 “陛下,小九州末将知道,可这中九州是什么呢?”杨青帝问道。 “中九州,即为海内五州,海外三州,以及大荒。” 秦皇略微停顿,接着道:“寡人虽一统九州,可这一整个华夏神州,在中九州中也不过只是一个小州罢了。” 杨青帝若有所思。 照这么说的话,按照后世的理解,小九州即是华夏,中九州即是地球。 那么问题来了。 大九州又是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