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朕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位 (第1/1页)
在思索建奴攻打宁远时,朱慈炫想起一件极其重要之事,但未来得及与参谋部沟通。 如今江北战役兵力不足,正好有一部分兵力可调。 他先问道:“孙卿,杨卿,你们说,建奴攻打宁远未果,接下来兵锋会移向何处?” 其实也就两个方向,不是蒙古察哈尔部,就是朝鲜。 “陛下,臣以为是朝鲜。”孙承宗老成。 杨嗣昌锐意十足:“陛下,臣以为是察哈尔部。” “为什么?” 孙承宗说粮食,杨嗣昌却说建奴关外之敌,唯有察哈尔林丹汗,不除难以安心。 这话朱慈炫和孙承宗都懂,但还没到揭开之时。 不过,因为宣大一线粮食不能出关,山海关关闭,山东粮食又被截,建奴此时缺粮严重,拿朝鲜开刀理所当然。 至少,朱慈炫是如此认为的。 因此,他要作出重新部署:“传旨给福王,明年晚些时候去朝鲜,并不得在朝鲜陆上停留,免得刺激建奴。” 原本,他是想让福王鸠占鹊巢,但若是建奴因此延迟进关,那就得不偿失。 重创建奴,令其至少五年缓不过来,朱慈炫方能腾出手来,实施移民战略。 “是,陛下。” 这事自然由高时明来办,之前也是他安排的,而且他明白个中原由,能安抚好福王。 朱慈炫随即对杨嗣昌道:“传朕旨意,调福王五百卫队,暂归袁可立指挥。” “是,陛下。” 杨嗣昌心喜,这可是全装备神臂弓的五百卫队,又因为派往朝鲜,可能会面对建奴,他们的精锐堪比乾清宫卫队。 ......又确认,“卢公公也未听到此消息,要不然定会让下官带消息进京。” 杨嗣昌笑笑,再问:“十八芝海盗可同心?” 说到这个,许心素人也放松下来,回道:“杨大人,十八芝大体可分为三股海盗,郑芝龙实力最强,李魁奇和刘香两股稍弱些。” “那十八芝里面,可有人对朝廷有归顺之意?” “这……”许心素有些迟疑,因为他真不知道。 朱慈炫笑道:“许卿,就按你对他们的了解,推测下有没有谁愿被朝廷招安,或者说可以分化的?对了,朕说得是真心被招安,而不是想拿朝廷名号,行攻伐之实。” 许心素听了,脸不禁一红,当初他就是这样想的,只是实力不如十八芝,谋划没得逞而已。 他想了许久,说出三个名字:“陛下,李国助、何斌、郭怀一三人或许可分化。” 李国助是李旦的儿子,何斌助郑成功复台,这两人朱慈是知道的,郭怀一他不知是谁。 “许大人,你联络得上他们吗?”王体乾顿时来劲,要是能策反海贼,江北战役必定能竟全功,他这份功劳可谓不小。 这些事本应由厂卫来做,杨嗣昌只是看了王体乾一眼,没有开口。 “王公公,下官与他们暗中有来往,要不然不会知道郑芝龙有杀我之心。”王体乾,许心素还是认识的。 有戏! 能给许心素通风报信,至少证明与郑芝龙不同心。 见王体乾看向自己,朱慈炫便点头道:“那就试试吧,但不可泄露我们的战略意图。等江北战役开始,再下指令给他们。” “是,陛下。”王体乾大喜。 杨嗣昌笑笑,继续问:“许大人,朝......廷目前缺少船只,不知你能否筹集一些?” 对杨嗣昌,朱慈炫越来越满意,自己想不到的,他都能查漏补缺,而且很有担当。 “杨大人,下官自有船只六十余艘,但若朝廷能给官职,筹个三百多艘也是可能的。”说到这,许心素还心虚地瞧一眼朱慈炫。 朱慈炫笑道:“许卿,朕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位。” “哈哈哈……”众臣放声大笑,许心素也尴尬地跟着笑了。 想了想,朱慈炫给许心素好处:“高伴伴,许卿擅海贸,让他管理皇家海贸商行,正三品。” 内臣现在朱慈炫给的品级也很高,从龙的六位内侍都是正一品,卢九德、刘元斌和刘若愚是正二品。内务府是从一品衙门,三品算是分管业务的高官。 高时明领旨,许心素顿时哭着跪拜道:“臣谢陛下隆恩,今生今世,臣这条命就是陛下的,您让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让臣死都可以。” 哪怕是祖坟冒青烟,他都不会想到,自己能做到三品高官。 可陛下就有如此大气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位,说给就给了个三品。 心里也暗下决心,此次一定要被陛下交待的事办好。廷目前缺少船只,不知你能否筹集一些?” 对杨嗣昌,朱慈炫越来越满意,自己想不到的,他都能查漏补缺,而且很有担当。 “杨大人,下官自有船只六十余艘,但若朝廷能给官职,筹个三百多艘也是可能的。”说到这,许心素还心虚地瞧一眼朱慈炫。 朱慈炫笑道:“许卿,朕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位。” “哈哈哈……”众臣放声大笑,许心素也尴尬地跟着笑了。 想了想,朱慈炫给许心素好处:“高伴伴,许卿擅海贸,让他管理皇家海贸商行,正三品。” 内臣现在朱慈炫给的品级也很高,从龙的六位内侍都是正一品,卢九德、刘元斌和刘若愚是正二品。内务府是从一品衙门,三品算是分管业务的高官。 高时明领旨,许心素顿时哭着跪拜道:“臣谢陛下隆恩,今生今世,臣这条命就是陛下的,您让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让臣死都可以。” 哪怕是祖坟冒青烟,他都不会想到,自己能做到三品高官。 可陛下就有如此大气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位,说给就给了个三品。 心里也暗下决心,此次一定要被陛下交待的事办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